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0 08:58
基于农业信贷供给、金融精准扶贫、农业保险、固定资产投资等角度分析金融发展影响乡村振兴的内在机制,构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应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和政策检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增加对农村企业、农户的信贷资金投放和扩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会显著促进乡村振兴,而且农村企业贷款、农户贷款和固定资产投资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具有规模递增效应,但农业保险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果较弱。今后要强化对农村企业的信贷支持、大力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持续加大涉农投资力度是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效率和水平的主要路径。
【文章来源】:经济与管理评论.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农业信贷供给子系统
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定的国家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而实施金融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立足精准扶贫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形式。根据金融精准扶贫构建的因果反馈如图2所示:政府通过建立财政扶贫担保机构和风险补偿机构将显著增强金融机构扶贫的主动性,进一步扩大涉农贷款规模。金融机构通过扩大农户贷款规模、扶贫产品创新将为农户生产和经营、生态保护、易地扶贫搬迁等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真正做到金融精准扶贫,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促进农民生活富裕。另外,乡村金融网点的发展可以提升农村居民的金融可得性,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也有利于金融扶贫的推进。(三)农业保险子系统
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是产业兴旺的重要保障。根据农业保险构建的因果反馈如图3所示:由于农业保险具有风险防范、倍数效应、市场工具等多种功能,因此政府通过加强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力度可以降低保险成本,进而增加保险服务供给以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保险需求,促进产业兴旺。同时,保险公司可通过高保障产品创新(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价格类和收入类创新、功能扩展创新(保险+期货)、服务模式创新来推进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增加农业保险险种,提升农业保险风险管理水平,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四)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子系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路径研究[J]. 张洁妍,陈玉梅. 学习与探索. 2018(12)
[2]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农村金融困境与创新选择[J]. 何广文,刘甜. 学术界. 2018(10)
[3]新时代乡村振兴与金融结构优化研究[J]. 肖汉平. 开发性金融研究. 2018(04)
[4]深刻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解读[J]. 王立胜,陈健,张彩云.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8(04)
[5]从金融功能看融资、普惠和服务“三农”[J]. 王国刚. 中国农村经济. 2018(03)
[6]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J]. 王曙光,王丹莉. 中国金融. 2018(04)
[7]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结构的视角[J]. 王松奇,郭江山. 金融评论. 2012(06)
[8]利率市场化影响农业信贷配置效率研究——基于信贷配给视角[J]. 许承明,张建军. 金融研究. 2012(10)
[9]农村中小企业金融市场的信贷配给问题及治理研究[J]. 蔡四平,顾海峰. 财贸经济. 2011(04)
本文编号:2947374
【文章来源】:经济与管理评论.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农业信贷供给子系统
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定的国家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而实施金融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立足精准扶贫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形式。根据金融精准扶贫构建的因果反馈如图2所示:政府通过建立财政扶贫担保机构和风险补偿机构将显著增强金融机构扶贫的主动性,进一步扩大涉农贷款规模。金融机构通过扩大农户贷款规模、扶贫产品创新将为农户生产和经营、生态保护、易地扶贫搬迁等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真正做到金融精准扶贫,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促进农民生活富裕。另外,乡村金融网点的发展可以提升农村居民的金融可得性,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也有利于金融扶贫的推进。(三)农业保险子系统
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是产业兴旺的重要保障。根据农业保险构建的因果反馈如图3所示:由于农业保险具有风险防范、倍数效应、市场工具等多种功能,因此政府通过加强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力度可以降低保险成本,进而增加保险服务供给以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保险需求,促进产业兴旺。同时,保险公司可通过高保障产品创新(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价格类和收入类创新、功能扩展创新(保险+期货)、服务模式创新来推进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增加农业保险险种,提升农业保险风险管理水平,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四)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子系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路径研究[J]. 张洁妍,陈玉梅. 学习与探索. 2018(12)
[2]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农村金融困境与创新选择[J]. 何广文,刘甜. 学术界. 2018(10)
[3]新时代乡村振兴与金融结构优化研究[J]. 肖汉平. 开发性金融研究. 2018(04)
[4]深刻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解读[J]. 王立胜,陈健,张彩云.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8(04)
[5]从金融功能看融资、普惠和服务“三农”[J]. 王国刚. 中国农村经济. 2018(03)
[6]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J]. 王曙光,王丹莉. 中国金融. 2018(04)
[7]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结构的视角[J]. 王松奇,郭江山. 金融评论. 2012(06)
[8]利率市场化影响农业信贷配置效率研究——基于信贷配给视角[J]. 许承明,张建军. 金融研究. 2012(10)
[9]农村中小企业金融市场的信贷配给问题及治理研究[J]. 蔡四平,顾海峰. 财贸经济. 2011(04)
本文编号:2947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47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