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生猪养殖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30 16:46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出现了生产效率低、组织化程度低以及劳动力流失等一系列问题。2012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次以官方的形式出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自提出以来,国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力度不断加大。同时,生猪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中也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我国肉类消费品的主要来源,而且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效率的一个重要渠道。生猪养殖业的转型方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有巧妙的契合之处,本文在国内外研究以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高平市生猪养殖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为研究对象,针对所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高平市生猪养殖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首先养殖规模、员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技术培训、科技投入、政府补额、金融贷款和生猪价格对生猪养殖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其次为进一步促进高平市生猪养殖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支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时还要加强政府监管力度,稳定市场价...
【文章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1.6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规模经济理论
2.2.2 分工理论
2.2.3 交易费用理论
2.2.4 制度变迁理论
3 高平市生猪养殖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3.1 高平市农业发展现状
3.1.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步上升
3.1.2 粮食产量稳步增加
3.1.3 畜牧业产值稳步增加
3.2 高平市生猪养殖业发展现状
3.2.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3.2.2 产业链条日趋完善
3.3 高平市生猪养殖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3.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体发展良好
3.3.2 生猪养殖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初具规模
4 高平市生猪养殖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4.1.1 生产因素
4.1.2 人才因素
4.1.3 科技因素
4.1.4 政策因素
4.1.5 市场因素
4.2 定量影响因素分析
4.2.1 样本的基本情况
4.2.2 模型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5.2.2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员素质
5.2.3 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科技含量
5.2.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主体发展信心
5.2.5 加政府监管,稳定市场价格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关系研究[J]. 姜长云.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2)
[2]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J]. 刘超良. 农民科技培训. 2018(02)
[3]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王舜,孙黎明,曾江辉.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03)
[4]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及其效益实证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 付晓亮.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5)
[5]新常态下加快推进临沂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J]. 孟凡洁. 理论学习. 2017(05)
[6]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绩效评价[J]. 蒋例利,王定祥.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7]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问题:成因、对策及案例检验——基于延边州30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情况调查[J]. 刘建华,金香兰,宋永美. 吉林金融研究. 2017(03)
[8]农业现代化视域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J]. 王岳含. 农业经济. 2016(08)
[9]构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框架和运行机制研究[J]. 姜岩,窦艳芬,裴育希.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07)
[10]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朱月华,喻玉明,邹海明.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
硕士论文
[1]内江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现状与对策研究[D]. 王俊杰.四川农业大学 2016
[2]农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 兰静.四川农业大学 2016
[3]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研究[D]. 陈梅.福建农林大学 2016
[4]大庆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问题研究[D]. 罗京浩.东北农业大学 2015
[5]广西家庭农场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 商洋.广西大学 2015
[6]成都市家庭农场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 孙鹏.四川农业大学 2015
[7]郫县生猪规模化养殖的经济效益及影响因素研究[D]. 宇益.武汉轻工大学 2016
[8]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影响因素分析[D]. 倪龙吟.江西农业大学 2013
[9]新津县生猪规模化养殖的经济效益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丹.四川农业大学 2013
[10]生猪养殖规模及效益分析[D]. 王奎.西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47968
【文章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1.6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规模经济理论
2.2.2 分工理论
2.2.3 交易费用理论
2.2.4 制度变迁理论
3 高平市生猪养殖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3.1 高平市农业发展现状
3.1.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步上升
3.1.2 粮食产量稳步增加
3.1.3 畜牧业产值稳步增加
3.2 高平市生猪养殖业发展现状
3.2.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3.2.2 产业链条日趋完善
3.3 高平市生猪养殖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3.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体发展良好
3.3.2 生猪养殖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初具规模
4 高平市生猪养殖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4.1.1 生产因素
4.1.2 人才因素
4.1.3 科技因素
4.1.4 政策因素
4.1.5 市场因素
4.2 定量影响因素分析
4.2.1 样本的基本情况
4.2.2 模型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5.2.2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员素质
5.2.3 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科技含量
5.2.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主体发展信心
5.2.5 加政府监管,稳定市场价格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关系研究[J]. 姜长云.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2)
[2]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J]. 刘超良. 农民科技培训. 2018(02)
[3]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王舜,孙黎明,曾江辉.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03)
[4]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及其效益实证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 付晓亮.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5)
[5]新常态下加快推进临沂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J]. 孟凡洁. 理论学习. 2017(05)
[6]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绩效评价[J]. 蒋例利,王定祥.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7]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问题:成因、对策及案例检验——基于延边州30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情况调查[J]. 刘建华,金香兰,宋永美. 吉林金融研究. 2017(03)
[8]农业现代化视域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J]. 王岳含. 农业经济. 2016(08)
[9]构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框架和运行机制研究[J]. 姜岩,窦艳芬,裴育希.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07)
[10]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朱月华,喻玉明,邹海明.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
硕士论文
[1]内江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现状与对策研究[D]. 王俊杰.四川农业大学 2016
[2]农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 兰静.四川农业大学 2016
[3]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研究[D]. 陈梅.福建农林大学 2016
[4]大庆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问题研究[D]. 罗京浩.东北农业大学 2015
[5]广西家庭农场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 商洋.广西大学 2015
[6]成都市家庭农场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 孙鹏.四川农业大学 2015
[7]郫县生猪规模化养殖的经济效益及影响因素研究[D]. 宇益.武汉轻工大学 2016
[8]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影响因素分析[D]. 倪龙吟.江西农业大学 2013
[9]新津县生猪规模化养殖的经济效益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丹.四川农业大学 2013
[10]生猪养殖规模及效益分析[D]. 王奎.西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47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47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