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脆弱性评价 ——以福建雄江黄楮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02 04:0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希冀,由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方式的差异,社会群体或组织容易暴露在风险冲击下出现脆弱性。脆弱性作为焦点问题,始终出现在全球环境与发展中。生态环境的脆弱和贫困往往具有地理上的耦合性,造成某一群体生计呈现脆弱。除了自然环境,社会人文风险同样影响着生计脆弱性。随着生计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类生态学家关注,研究者期望通过对生计脆弱性的研究,从经济因素和社会关系角度解释在生计过程导致的贫困成因比自然灾害更加具有威胁性。本文研究对象为自然保护区农户,自然保护区与传统的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区不同。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区往往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地理环境封闭以及资源匮乏等因素,使得当地农户抗干扰能力较弱,可利用资源少而生计活动单一,因而导致贫困。自然保护区是有代表性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天然集中分布的自然生态系统,当地农户的生计条件并不一定环境恶劣或资源短缺。自然保护区政策的施行使得农户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保护区建立对于生计脆弱性的影响不得而知。因此,本文在自然保护区农户生活环境发生巨大波动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外农户生计脆弱性研究,将指标体系从传统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区进...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脆弱性评价 ——以福建雄江黄楮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图1-1?DFID可生计析架??

劳动能力,自然保护区,农户,状况


黄楮林自然保护区农户家庭总人口平均为6人。其中,成年劳动力比例占??58.69%;半劳动力比例占28.12%,14岁以下和60岁以上(非劳动力)比例占??13.19%。家庭整体劳动力良好(图4-2)。??;-?-^;J?v?^?,??58.70%??非劳动力_全劳动力■半劳动力??图4-2黄楮林自然保护区农户劳动能力状况??Fig.4-2Labor?ability?of?farmers?in?Huangchulin?Nature?Reserve??39??

房屋建筑,自然保护区,家庭,砖木结构


(2)房屋建筑状况??房屋建筑状况测量指标为建筑结构、建筑面积和建筑年限。??从图4-5可知,黄楮林自然保护区内家庭砖混建筑结构的家庭为115户,占??94.26%;砖木结构和泥土结构住房分别是5户和2户,分别占到4.10%和1.64%。??1.64%,?^4.10%??厂??'纖??;.??:-?\''irv??94.26%??*泥土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图4-5黄楮林自然保护区家庭建筑结构??Fig.4-5?Housing?structure?in?Huangchulin?Nature?Reserve??⑥该数据引自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部第99号发布的《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4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农户生计对生态退化的脆弱性评价——以石羊河中下游为例[J]. 赵雪雁,刘春芳,王学良,薛冰.  生态学报. 2016(13)
[2]不同地貌背景下民族村农户生计脆弱性及其影响因子[J]. 韩文文,刘小鹏,裴银宝,安琼,李永红.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4)
[3]农村贫困地区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外出状况与家庭经济发展——基于河北省燕山-太行山、黑龙港流域的调查[J]. 王金营,魏慧静.  人口学刊. 2015(05)
[4]中国农村多维贫困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J]. 刘艳华,徐勇.  地理学报. 2015(06)
[5]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生计状况分析——以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赵海兰.  未来与发展. 2015(05)
[6]可持续生计目标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以河北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王家寨社区为例[J]. 王瑾,张玉钧,石玲.  生态学报. 2014(09)
[7]城市道路沿线居民生计的风险与应对策略[J]. 王晨,余庆年,施国庆.  城市问题. 2014(02)
[8]社会生态系统及脆弱性驱动机制分析[J]. 余中元,李波,张新时.  生态学报. 2014(07)
[9]浅谈自然保护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及其发展问题[J]. 吴良云,骆志杰.  国土绿化. 2013(11)
[10]社区共管下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民生计改善研究——以云南纳版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糯有上寨为例[J]. 周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博士论文
[1]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D]. 罗辉.云南大学 2015
[2]基于层次—熵权法的地质公园综合评价[D]. 曾凡伟.成都理工大学 2014
[3]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D]. 崔德华.山东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浙江省山区农户生计脆弱性研究[D]. 池文芳.浙江农林大学 2015
[2]福建省雄江黄楮林自然保护区公共管理研究[D]. 袁宁博.福建师范大学 2015
[3]石羊河流域农户的生计脆弱性评价[D]. 郭芳.西北师范大学 2015
[4]能力视角下的生计资本分析框架拓展[D]. 田发财.兰州大学 2015
[5]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D]. 陈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6]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研究[D]. 王艳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3
[7]岷江上游藏区农户生计脆弱性研究[D]. 赵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1
[8]农户生计多样性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关系研究[D]. 渠甲源.西南大学 2009
[9]SES框架下地区脆弱性研究[D]. 徐瑱.兰州大学 2009
[10]风险冲击、脆弱性与农户贫困关系研究[D]. 黄伟.华中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52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52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1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