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角下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8 08:47
作为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并存属性的贫困问题,全世界人民对其的关注和研究从未停止过。像美国、英国这样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发达国家也深受贫困问题的侵扰。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经济收入持稳定持续增长的态势,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同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也同样存在着贫困问题,且贫困问题多集中在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是习近平同志为有效治理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其思想的核心内容着重在于“精准”。因此,该研究将以精准扶贫的成果理念和机制来研究中国农村的现实贫困问题,从而为构建中国农村精准化的贫困治理对策提供思路。该研究首先对于国内外学者关于贫困的研究思想做了一个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分析贫困成因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通过前往多个农村地区的调查研究,整理分析调查报告以及结合文献著作等方式,梳理总结了当下中国农村治理的总体现状和所获成效,在此过程中也看到了一些治理不当和治理不彻底的情况。该研究将通过这些治理过程中存在的贫困对象识别存在偏差,扶贫脱困数据仍存在失真现象,贫困治理的经济基础薄弱以及贫困农户返贫现象严重的治理不当和治理不彻底的情况进行该问题的成因及表现分析。最后以精准扶贫的扶贫理论为支撑...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发展趋势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理论源流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贫困治理的理论
二、列宁关于贫困治理的理论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村贫困治理的思想
(一)毛泽东关于农村贫困治理的思想
(二)邓小平关于农村贫困治理的思想
(三)江泽民关于农村贫困治理的思想
(四)胡锦涛关于农村贫困治理的思想
(五)习近平关于农村贫困治理的思想
第三章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现状
(一)总体现状
(二)治理成效
二、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贫困对象识别存在偏差
(二)扶贫脱困数据仍存在失真现象
(三)贫困治理经济基础薄弱
(四)贫困农户返贫现象严重
第四章 中国农村精准化贫困治理的对策
一、夯实贫困对象精准识别的基础性工作
(一)综合考虑多方因素,科学设计贫困标准
(二)畅通贫困户识别进出口,实行动态管理
(三)建强贫困村党组织,规范识别操作流程
二、加强基层农村扶贫事权的精准管理工作
(一)压实扶贫干部责任,精确管理扶贫事务
(二)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加强腐败作风管治
(三)整合各类扶贫资金,确保资金使用精准
三、增强贫困治理的经济基础,强化精准帮扶工作
(一)大力实施基层农村的人才和科技扶贫
(二)全力推进基层农村的产业和就业扶贫
(三)深入实施精准扶教,开展扶贫扶志行动
四、完善扶贫后期精准跟进工作机制
(一)健全基层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二)多方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扶贫
(三)深入开展全社会扶贫志愿服务活动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贫困村识别的基层政府治理理性解构——以中原M县为例[J]. 原贺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2]贫困文化论与非均衡治理——对“等、靠、要”扶贫现象的成因解释[J]. 李壮,陈书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3]政府-社会组织-贫困对象治理格局下农村贫困治理实践——基于湘西州H村苗绣合作社项目的个案分析[J]. 李卉,沈茜. 贵州社会科学. 2019(04)
[4]习近平贫困治理重要论述探略[J]. 张赛玉.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5]精准扶贫与脱贫问题研究[J]. 汪恭礼. 当代农村财经. 2017(03)
[6]我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历史演进与路径探索[J]. 刘涛.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06)
[7]马克思贫困治理理论研究[J]. 曾令元.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6(06)
[8]论中国农村贫困的转型及其对精准扶贫的挑战[J]. 邢成举,赵晓峰. 学习与实践. 2016(07)
[9]我国减贫实践探索及其理论创新:1978~2016年[J]. 张琦,冯丹萌. 改革. 2016(04)
[10]“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习近平精准扶贫系列论述探析[J]. 汪三贵,刘未.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6(01)
博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视阈下的农村老年贫困精准治理研究[D]. 张赛玉.福建师范大学 2017
[2]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及当代中国贫困治理实践研究[D]. 仇荀.吉林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我国农村反贫困问题及对策研究[D]. 何源源.太原理工大学 2017
[2]社会转型加快期西部农村地区的贫困治理研究[D]. 许营.重庆理工大学 2014
[3]农村低收入群体贫困治理问题研究[D]. 陈元元.厦门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64292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发展趋势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理论源流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贫困治理的理论
二、列宁关于贫困治理的理论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村贫困治理的思想
(一)毛泽东关于农村贫困治理的思想
(二)邓小平关于农村贫困治理的思想
(三)江泽民关于农村贫困治理的思想
(四)胡锦涛关于农村贫困治理的思想
(五)习近平关于农村贫困治理的思想
第三章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现状
(一)总体现状
(二)治理成效
二、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贫困对象识别存在偏差
(二)扶贫脱困数据仍存在失真现象
(三)贫困治理经济基础薄弱
(四)贫困农户返贫现象严重
第四章 中国农村精准化贫困治理的对策
一、夯实贫困对象精准识别的基础性工作
(一)综合考虑多方因素,科学设计贫困标准
(二)畅通贫困户识别进出口,实行动态管理
(三)建强贫困村党组织,规范识别操作流程
二、加强基层农村扶贫事权的精准管理工作
(一)压实扶贫干部责任,精确管理扶贫事务
(二)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加强腐败作风管治
(三)整合各类扶贫资金,确保资金使用精准
三、增强贫困治理的经济基础,强化精准帮扶工作
(一)大力实施基层农村的人才和科技扶贫
(二)全力推进基层农村的产业和就业扶贫
(三)深入实施精准扶教,开展扶贫扶志行动
四、完善扶贫后期精准跟进工作机制
(一)健全基层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二)多方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扶贫
(三)深入开展全社会扶贫志愿服务活动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贫困村识别的基层政府治理理性解构——以中原M县为例[J]. 原贺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2]贫困文化论与非均衡治理——对“等、靠、要”扶贫现象的成因解释[J]. 李壮,陈书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3]政府-社会组织-贫困对象治理格局下农村贫困治理实践——基于湘西州H村苗绣合作社项目的个案分析[J]. 李卉,沈茜. 贵州社会科学. 2019(04)
[4]习近平贫困治理重要论述探略[J]. 张赛玉.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5]精准扶贫与脱贫问题研究[J]. 汪恭礼. 当代农村财经. 2017(03)
[6]我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历史演进与路径探索[J]. 刘涛.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06)
[7]马克思贫困治理理论研究[J]. 曾令元.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6(06)
[8]论中国农村贫困的转型及其对精准扶贫的挑战[J]. 邢成举,赵晓峰. 学习与实践. 2016(07)
[9]我国减贫实践探索及其理论创新:1978~2016年[J]. 张琦,冯丹萌. 改革. 2016(04)
[10]“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习近平精准扶贫系列论述探析[J]. 汪三贵,刘未.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6(01)
博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视阈下的农村老年贫困精准治理研究[D]. 张赛玉.福建师范大学 2017
[2]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及当代中国贫困治理实践研究[D]. 仇荀.吉林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我国农村反贫困问题及对策研究[D]. 何源源.太原理工大学 2017
[2]社会转型加快期西部农村地区的贫困治理研究[D]. 许营.重庆理工大学 2014
[3]农村低收入群体贫困治理问题研究[D]. 陈元元.厦门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64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64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