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F-2影像的江苏耕地破碎地区景观格局空间粒度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25 01:47
本研究选用国产高分二号卫星(GF-2)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不同类型耕地遥感识别的基础上,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探索研究区水稻地、大豆地、蔬菜地、休闲耕地和大棚种植地这5类耕地景观的景观格局指数空间粒度效应。结果表明,5类耕地景观的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对粒度变化不敏感;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随着粒度增大,变化幅度较小;平均斑块面积和平均最近距离随着粒度的增大呈现不同程度增加的趋势;边缘密度、面积加权邻近指数和聚集度指数随着粒度的增大呈现不同程度下降的趋势。大豆地和休闲耕地的边缘密度以及聚集度指数随着粒度增大降幅最明显,水稻地的平均最近距离随着粒度增加增幅最明显。
【文章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2020,36(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位置图
研究区景观提取结果图
图3显示,随着粒度的增大,研究区各类耕地景观的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基本保持不变,表明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没有明显的粒度效应。图4显示,随着粒度的增大,5类耕地景观的边缘密度均呈下降趋势。粒度为1~10 m时,5类耕地景观边缘密度的变化率相差不大,降幅均在10.00%以内。粒度为10~100 m时,各类耕地景观边缘密度的降幅逐渐增大,不同耕地景观的变化率差距增大,大豆地和休闲耕地的降幅更为明显。粒度为30 m时,5类耕地边缘密度的降幅均超过25.00%,其中大豆地的降幅为38.26%,休闲耕地的降幅为31.96%。当粒度达到50 m时,大豆地的降幅达到52.22%,休闲耕地的降幅为47.30%。当粒度达到100 m时,大豆地的降幅为87.70%,休闲耕地的降幅为80.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面向对象的设施蔬菜高分遥感影像提取[J]. 赵建鹏,杨秀峰,李国洪,李旭青,金永涛,刘世盟. 江苏农业学报. 2019(04)
[2]1980-2015年云南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分析[J]. 陈正发,史东梅,何伟,夏建荣,金慧芳,娄义宝.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5)
[3]南方丘陵区耕地质量与景观格局指数相关性分析[J]. 韩逸,郭熙,江叶枫,饶磊,孙凯,余慧敏. 江苏农业学报. 2018(05)
[4]和林格尔县耕地景观时空变化分析[J]. 梁洁,靳春燕,诺敏,赵姗姗,许洋.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5]高精度遥感影像下农牧交错带小流域景观特征的粒度效应[J]. 张庆印,樊军. 生态学报. 2013(24)
[6]基于景观指数的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研究——以扬州市里下河区域为例[J]. 李鑫,欧名豪,马贤磊. 自然资源学报. 2011(10)
[7]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东北三省作物分布信息提取[J]. 郝卫平,梅旭荣,蔡学良,杜建涛,刘勤. 农业工程学报. 2011(01)
[8]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及粒度变化对城市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J]. 朱明,濮励杰,李建龙. 生态学报. 2008(06)
[9]上海市城市土地利用景观的空间尺度效应[J]. 徐丽华,岳文泽,曹宇. 应用生态学报. 2007(12)
[10]大尺度景观结构指数的因子分析[J]. 王新明,王长耀,占玉林,牛铮.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01)
本文编号:2998316
【文章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2020,36(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位置图
研究区景观提取结果图
图3显示,随着粒度的增大,研究区各类耕地景观的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基本保持不变,表明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没有明显的粒度效应。图4显示,随着粒度的增大,5类耕地景观的边缘密度均呈下降趋势。粒度为1~10 m时,5类耕地景观边缘密度的变化率相差不大,降幅均在10.00%以内。粒度为10~100 m时,各类耕地景观边缘密度的降幅逐渐增大,不同耕地景观的变化率差距增大,大豆地和休闲耕地的降幅更为明显。粒度为30 m时,5类耕地边缘密度的降幅均超过25.00%,其中大豆地的降幅为38.26%,休闲耕地的降幅为31.96%。当粒度达到50 m时,大豆地的降幅达到52.22%,休闲耕地的降幅为47.30%。当粒度达到100 m时,大豆地的降幅为87.70%,休闲耕地的降幅为80.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面向对象的设施蔬菜高分遥感影像提取[J]. 赵建鹏,杨秀峰,李国洪,李旭青,金永涛,刘世盟. 江苏农业学报. 2019(04)
[2]1980-2015年云南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分析[J]. 陈正发,史东梅,何伟,夏建荣,金慧芳,娄义宝.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5)
[3]南方丘陵区耕地质量与景观格局指数相关性分析[J]. 韩逸,郭熙,江叶枫,饶磊,孙凯,余慧敏. 江苏农业学报. 2018(05)
[4]和林格尔县耕地景观时空变化分析[J]. 梁洁,靳春燕,诺敏,赵姗姗,许洋.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5]高精度遥感影像下农牧交错带小流域景观特征的粒度效应[J]. 张庆印,樊军. 生态学报. 2013(24)
[6]基于景观指数的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研究——以扬州市里下河区域为例[J]. 李鑫,欧名豪,马贤磊. 自然资源学报. 2011(10)
[7]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东北三省作物分布信息提取[J]. 郝卫平,梅旭荣,蔡学良,杜建涛,刘勤. 农业工程学报. 2011(01)
[8]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及粒度变化对城市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J]. 朱明,濮励杰,李建龙. 生态学报. 2008(06)
[9]上海市城市土地利用景观的空间尺度效应[J]. 徐丽华,岳文泽,曹宇. 应用生态学报. 2007(12)
[10]大尺度景观结构指数的因子分析[J]. 王新明,王长耀,占玉林,牛铮.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01)
本文编号:2998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98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