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贵州省贫困县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21-01-25 22:15
  基于土地开发力度、投入力度、经济产出、生态产出四维角度,构建贵州省贫困县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贫困县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土地集约利用类型的空间区划,运用系统聚类法进行空间区划合理性验证及对比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土地集约利用度及各准则与贫困水平之间的相关程度,利用障碍度模型找出贫困县在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主要改进因子。结果表明:贵州省大部分贫困县的土地集约利用度都较低,亟需提高土地利用率;研究区内的主要土地集约利用类型为生态产出较高、土地集约利用度较低的类型;研究区内贫困县的土地集约利用度和土地集约类型表现出明显的集聚性,且土地集约利用度与贫困水平之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提升经济产出应作为贫困县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重点改进方向。 

【文章来源】: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4(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贵州省贫困县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构建


贵州省贫困县土地集约利用度空间分布

贵州省,结论


贵州省各贫困片区前5大障碍因子分布

贫困县,贵州省,土地


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对现在已利用的土地投入合理劳动、资本和技术,充分挖掘土地潜力,以获得土地最高报酬的行为[41]。结合该观点及前人的研究[22],确立评价体系的准则层为开发水平、投入水平、经济产出、生态产出。结合专家的意见,对原指标进行修改,运用地均固定资产投资等10项指标来权衡贫困县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由于生态用地的分类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因此综合生态用地概念及其类型的相关研究,结合国内学者已经提出的一些分类方法[43],根据贵州省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以及《生态十年环境遥感监测土地覆盖分类系统(2013年版)》,将生态用地分为林地、草地、湿地和其他土地。表1 贵州省贫困县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准则层 指标层 指标计算 指标单位 指标性质 开发水平A1 建设用地率B1 建设用地与土地总面积之比 % 正向指标 垦殖率B2 耕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 % 正向指标 人口密度B3 常住人口与土地总面积之比 hm-2 正向指标 投入水平A2 地均固定资产投资B4 固定资产投资与土地总面积之比 万元/hm2 正向指标 地均从业人员B5 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与土地总面积之比 hm-2 正向指标 单位耕地面积农机动力B6 农机总动力与耕地面积之比 kW/hm2 正向指标 经济产出A3 地均国内生产总值(GDP)B7 GDP与土地总面积之比 万元/hm2 正向指标 地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B8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与土地总面积之比 万元/hm2 正向指标 地均公共财政收入B9 公共财政收入与土地总面积之比 万元/hm2 正向指标 生态产出A4 生态用地率B10 生态用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 % 正向指标


本文编号:2999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99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f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