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关系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江西的抽样调查

发布时间:2021-01-30 16:57
  以农民合作社为中介组织的“农户+农民合作社+超市”模式,是我国“农超对接”最佳模式之一,能够有效解决小农生产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缓解农产品流通中季节性和局部性的生产者“卖难”和消费者“买贵”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增加流通效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保障农产品安全等问题。然而当前的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关系不稳定,渠道成员利益受损,严重损害了“农超对接”的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构建“农超对接”的“SSCP范式”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江西省农民合作社的抽样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关系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探寻影响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关系稳定性关键因素,为破解该问题寻找突破口。使用生存分析法,分析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关系稳定性情况;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关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启示。研究结果表明:主营水产的农民合作社以及经营综合生鲜农产品的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关系稳定性更强。示范社、政府领办的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关系稳定性更强。超市对产品的要求、政策实施效果、农民合作社能力以及区域经济水平是影响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关系稳...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关系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江西的抽样调查


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行为机理理论模型(SSCP范式)

农民合作社,生存时间,退出风险,总体风险


分别得到图3.2 的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总体生存函数估计图和图 3.3 的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总体风险函数的估计图。从图 3.2 可以看出:第一,农民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存续时间普遍较短,关系稳定性较低,中位数生存时间为 3 年,有 56%的农民合作社在 3 年内退出“农超对接”;第二,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关系在建立伊始面临着较高的退出风险(或者说是较低生存率),而随着生存时间的推移,农民合作社退出“农超对接”的风险显著降低。从数据分析来看,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1—4 年的生存概率从 91%降低

总体风险,农民合作社,门槛值,风险


存时间的“门槛值”,即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对接关系存,其“农超对接”关系破裂的风险就显著降低。图 3.2 “农超对接”总体生存函数估计Estimation of the Overall Survival Function of "Agriculture-Supermarke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异化抑或创新?——对中国农民合作社特殊性的理论思考[J]. 徐旭初,吴彬.  中国农村经济. 2017(12)
[2]合作社社员素质对“农超对接”流通效率的影响[J]. 封玫,徐磊,郭锦墉.  企业经济. 2017(12)
[3]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的流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江西省的抽样调查数据[J]. 郭锦墉,黄强,徐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4]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对接关系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郭锦墉,徐磊.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7(10)
[5]皖北地区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关系稳定性研究[J]. 丁和平,邓琪.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6]企业家精神、合作社能力与“农超对接”——基于无形资源竞争观[J]. 郭锦墉,徐磊,梅晨.  华东经济管理. 2017(05)
[7]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的抽样调查[J]. 郭锦墉,徐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8]农民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研究:述评与展望[J]. 郭锦墉,徐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6(05)
[9]复合治理“挤出效应”对农产品营销渠道绩效的影响——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为例[J]. 黄梦思,孙剑.  中国农村经济. 2016(04)
[10]“农超对接”模式下参与主体收益分配分析——以“农户+合作社+超市”模式为例[J]. 史文倩,张红丽.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3)

博士论文
[1]不完全契约理论视角下的农户信用行为研究[D]. 周慧光.西北大学 2016
[2]基于演化博弈的“农超对接”供应链稳定性与协调研究[D]. 解东川.电子科技大学 2015
[3]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吴彬.浙江大学 2014
[4]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D]. 杨青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5]农民专业合作社契约选择与运营绩效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 刘洁.华中农业大学 2011
[6]我国“农超对接”理论与实证研究[D]. 李莹.沈阳农业大学 2011
[7]中国农业水利设施的产权安排与投融资机制研究[D]. 陈辞.西南财经大学 2011
[8]农户人际关系网络结构、渠道行为与契约型农产品交易关系稳定性[D]. 徐健.东北财经大学 2010
[9]农产品营销中农户合作行为实证研究[D]. 郭锦墉.华中农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农超对接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研究[D]. 周悦.山东财经大学 2016
[2]以超市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稳定机制研究[D]. 常冉.河北经贸大学 2014
[3]“农超对接”供应链稳定机制研究[D]. 赵嵘嵘.江西农业大学 2013
[4]农产品供应链构成及稳定性研究[D]. 柴磊.西南交通大学 2008
[5]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及其稳定机制研究[D]. 尹洪英.西安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09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009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0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