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忻州市繁峙县精准扶贫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6 06:48
  贫困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制约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贫困问题也十分凸出,其中最凸出的就是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贫困形势依然严峻。2013年,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随着其内涵的不断发展及实践应用的加深,有效贯彻实施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忻州市繁峙县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地处我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的燕山—太行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展滞后,致贫原因多样,扶贫难度较大,贫困问题在短期内仍是繁峙县需要重视和突出解决的问题,阻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同时也是繁峙县巩固脱贫成效的重要保障。研究基于精准扶贫的理论内涵及相关延伸,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地走访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燕山—太行山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忻州市繁峙县的贫困现状及精准扶贫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繁峙县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研究政府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贫困户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参与性。深入分析繁峙县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优...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一、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贫困的内涵
    (二)精准扶贫的内涵
        1.扶持对象精准
        2.项目安排精准
        3.资金使用精准
        4.措施到户精准
        5.因村派人精准
        6.脱贫成效精准
    (三)相关理论
        1.发展理论
        2.地方治理理论
        3.共同富裕理论
        4.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二、忻州市繁峙县精准扶贫实施现状分析
    (一)繁峙县贫困概况
    (二)繁峙县精准扶贫实践
        1.精准扶贫对象识别
        2.产业扶贫工程实施
        3.扶贫项目落实
        4.扶贫主体参与
        5.领导干部帮扶
    (三)精准扶贫案例分析
        1.作头村立足特色种植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
        2.雁头村依托农副产品加工实现绿色脱贫发展
        3.东峪村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和手工业
三、忻州市繁峙县精准扶贫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精准扶贫政策不精确
        1.贫困户识别不精准
        2.扶贫政策不精准
    (二)产业扶贫效果不显著
    (三)项目扶贫缺乏统筹规划
    (四)扶贫主体单一
    (五)干部帮扶作用不明显
    (六)贫困户自主脱贫意识淡薄
四、忻州市繁峙县精准扶贫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贫困户识别机制不健全
    (二)贫困户增收机制不完善
    (三)脱贫户退出机制不健全
    (四)贫困帮扶模式缺乏持续性
    (五)贫困户自身动力缺乏
五、忻州市繁峙县精准脱贫的完善对策
    (一)完善精准识别机制
        1.界定贫困认定标准
        2.制定精准扶贫政策
    (二)夯实产业扶贫实效
        1.稳固发展第一产业牢固产业扶贫根基
        2.积极推进第二产业增强产业扶贫动力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产业扶贫步伐
    (三)统筹协调部门合作
    (四)建设多元化扶贫参与体系
    (五)加强帮扶干部的带头作用
        1.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机制
        2.创新帮扶干部的考核评价机制
        3.选调高素质的帮扶干部
        4.加强帮扶干部的培训力度
        5.加强帮扶干部的责任意识
    (六)提高村民自主脱贫意识
        1.完善村民脱贫参与机制
        2.加强自主脱贫观念教育
        3.重视脱贫榜样带头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20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020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e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