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域尺度的东北地区农地集约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1 15:11
[目的]农地集约利用是提高农地利用效率、缓解人地供求矛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研究农地集约利用时空演变及驱动力,有利于提高东北地区农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实现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在构建农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利用GIS10.2空间分析软件对2001—2016年东北地区下辖40个市市农地集约利用水平作时空格局演变分析。并采用SPSS22.0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其农地集约利用驱动力。[结果]黑龙江省集约利用水平最高的为佳木斯市,最低的为伊春市;吉林省集约利用水平最高为白城市,最低为延边市;辽宁省集约利用水平最高为盘锦市,最低为葫芦岛市;内蒙古集约利用水平最高为通辽市,最低为赤峰市。农地集约利用度在空间上由不均匀分布趋向于均匀分布。[结论](1)2001—2016年东北地区农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较低,除长春、松原、白城、盘锦、通辽、沈阳等几个市利用集约度为中度水平外,其余各市均处于粗放利用阶段;(2)东北地区集约度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以"通辽—松原—长春—沈阳—四平"较高利用区为核心,且沿通辽和沈阳至佳木斯沿线,构成了显著的东北地区农地集约利用高值区...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41(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2016年市级尺度东北地区农地利用集约度
吉林和辽宁省地势相对较平坦,农业基础好,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其中又以长春、松原、白城、盘锦境内平原居多,且土壤肥沃,化肥农药使用量相对较低,农产品产量高。松原市有“粮仓、林海、肉库、鱼乡”之美誉; 白城人均耕地、草原、宜林地、水面、芦苇面积都居吉林省首位,农业均比较发达; 盘锦是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中心城市,其经济均比较发达,经济发展能促进农地利用集约度。外加这些地区的路网密度均较高,交通便利,其农地集约利用水平相比于其他地区较高。2.2 东北地区农地集约利用时空格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南省农用地土壤污染预警机制研究[J]. 化勇鹏,钟崇林,朱远航. 科技创新导报. 2018(14)
[2]晋中市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地域差异分析[J]. 张娟,闫洋洋,洪坚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18(05)
[3]山东省农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时空格局[J]. 牛善栋,吕晓,史洋洋.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2)
[4]基于不同承租主体的流转后农地集约利用效益[J]. 何旺. 浙江农业科学. 2017(11)
[5]安徽省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研究[J]. 张成松,丁晓云.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13)
[6]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效益研究——以商丘市为例[J]. 任远辉,郭雯,陈伟强,马月红. 中国农学通报. 2016(26)
[7]基于标准差变换的农用地产能核算可实现产量校正与建模分析[J]. 尹晋磊,黄宗维. 安徽农业科学. 2016(20)
[8]“新常态”下农用地流转影响因子实证研究——以长沙市望城区为例[J]. 李帅,喻瑶.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6(08)
[9]河南典型县域农用地产能及潜力研究[J]. 宋富强,王令超,宋艳华,杨建波,王国强. 河南科学. 2014(12)
[10]广东省县域农用地经济密度空间差异分析[J]. 王枫,李灿,汤惠君. 广东农业科学. 2014(10)
硕士论文
[1]基于可拓物元模型的山西省农用地流转市场发育度研究[D]. 左淑惠.山西财经大学 2018
[2]县域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 杨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3]侯马市农用地集约利用及其空间分异研究[D]. 张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本文编号:3029300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41(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2016年市级尺度东北地区农地利用集约度
吉林和辽宁省地势相对较平坦,农业基础好,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其中又以长春、松原、白城、盘锦境内平原居多,且土壤肥沃,化肥农药使用量相对较低,农产品产量高。松原市有“粮仓、林海、肉库、鱼乡”之美誉; 白城人均耕地、草原、宜林地、水面、芦苇面积都居吉林省首位,农业均比较发达; 盘锦是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中心城市,其经济均比较发达,经济发展能促进农地利用集约度。外加这些地区的路网密度均较高,交通便利,其农地集约利用水平相比于其他地区较高。2.2 东北地区农地集约利用时空格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南省农用地土壤污染预警机制研究[J]. 化勇鹏,钟崇林,朱远航. 科技创新导报. 2018(14)
[2]晋中市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地域差异分析[J]. 张娟,闫洋洋,洪坚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18(05)
[3]山东省农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时空格局[J]. 牛善栋,吕晓,史洋洋.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2)
[4]基于不同承租主体的流转后农地集约利用效益[J]. 何旺. 浙江农业科学. 2017(11)
[5]安徽省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研究[J]. 张成松,丁晓云.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13)
[6]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效益研究——以商丘市为例[J]. 任远辉,郭雯,陈伟强,马月红. 中国农学通报. 2016(26)
[7]基于标准差变换的农用地产能核算可实现产量校正与建模分析[J]. 尹晋磊,黄宗维. 安徽农业科学. 2016(20)
[8]“新常态”下农用地流转影响因子实证研究——以长沙市望城区为例[J]. 李帅,喻瑶.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6(08)
[9]河南典型县域农用地产能及潜力研究[J]. 宋富强,王令超,宋艳华,杨建波,王国强. 河南科学. 2014(12)
[10]广东省县域农用地经济密度空间差异分析[J]. 王枫,李灿,汤惠君. 广东农业科学. 2014(10)
硕士论文
[1]基于可拓物元模型的山西省农用地流转市场发育度研究[D]. 左淑惠.山西财经大学 2018
[2]县域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 杨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3]侯马市农用地集约利用及其空间分异研究[D]. 张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本文编号:3029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029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