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助、创新环境与涉农企业创新效率
发布时间:2021-03-24 02:25
本文基于中国涉农企业2009—2017年的混合截面数据,在使用SSBM-两阶段网络DEA模型测算中国涉农企业创新效率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政府补助对涉农企业创新效率及其分解指标(知识研发效率和科技成果商业化效率)的影响,并探究创新环境这一情景变量对政府补助与科技成果商业化效率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①政府补助能显著促进涉农企业创新效率提高,且政府补助对涉农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提高涉农企业创新活动第一阶段的知识研发效率实现;政府补助未能促进涉农企业创新活动第二阶段科技成果商业化效率的提高。②创新环境正向调节政府补助对涉农企业知识研发效率与科技成果商业化效率的影响,即创新政策优化有助于政府补助发挥其对涉农企业知识研发效率及科技成果商业化效率的促进作用。
【文章来源】:技术经济. 2020,3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理论框架图
图2中,两阶段网络DEA模型将涉农企业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划分为知识研发阶段以及科技成果商业化阶段。在知识研发阶段,涉农企业主要依靠R&D投入(图中Xi)产生诸如专利、新材料等中间产出(图中Zi),而科技成果商业化阶段的主要目的则是将知识研发阶段的中间产出转化为具有经济效益的产品,当然这一阶段中投入指标不仅包括Xi+1,即这一阶段的人力物力投入,还包括Zi,即知识研发阶段的中间产出作为投入指标作用于科技成果商业化阶段,从而实现最终产出Yi。其中,知识研发的投入指标(Xi)包括涉农企业科技总经费、人员中用于研发的部分,即研发人员投入及研发经费投入,这一阶段的产出变量(Zi)包括专利、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及新品种;科技成果商业化阶段的投入指标一部分来自知识研发阶段产出的再投入(Zi),另一部分则是涉农企业科技总经费、人员中的转化部分(Xi+1),这一阶段的产出指标则以涉农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以及技术服务收入表征。同时考虑到效率存在“截尾值”[26]以及径向距离[27]的问题,本文最终选择SSBM‐两阶段网络DEA模型测算涉农企业创新效率(TE)及其分解指标[知识研发效率(RDEFF)以及科技成果商业化效率(BUSEFF),效率测算软件为MAXDEA7.6。(2)主检验变量。本文的主检验变量为政府补助(Govit),以涉农企业科技总经费中政府补助的比例表征。
本文编号:3096875
【文章来源】:技术经济. 2020,3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理论框架图
图2中,两阶段网络DEA模型将涉农企业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划分为知识研发阶段以及科技成果商业化阶段。在知识研发阶段,涉农企业主要依靠R&D投入(图中Xi)产生诸如专利、新材料等中间产出(图中Zi),而科技成果商业化阶段的主要目的则是将知识研发阶段的中间产出转化为具有经济效益的产品,当然这一阶段中投入指标不仅包括Xi+1,即这一阶段的人力物力投入,还包括Zi,即知识研发阶段的中间产出作为投入指标作用于科技成果商业化阶段,从而实现最终产出Yi。其中,知识研发的投入指标(Xi)包括涉农企业科技总经费、人员中用于研发的部分,即研发人员投入及研发经费投入,这一阶段的产出变量(Zi)包括专利、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及新品种;科技成果商业化阶段的投入指标一部分来自知识研发阶段产出的再投入(Zi),另一部分则是涉农企业科技总经费、人员中的转化部分(Xi+1),这一阶段的产出指标则以涉农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以及技术服务收入表征。同时考虑到效率存在“截尾值”[26]以及径向距离[27]的问题,本文最终选择SSBM‐两阶段网络DEA模型测算涉农企业创新效率(TE)及其分解指标[知识研发效率(RDEFF)以及科技成果商业化效率(BUSEFF),效率测算软件为MAXDEA7.6。(2)主检验变量。本文的主检验变量为政府补助(Govit),以涉农企业科技总经费中政府补助的比例表征。
本文编号:3096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096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