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黑龙江水稻产区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8 00:59
  黑龙江耕地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对全国粮食安全战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对粮食生产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要求,即克服一切困难抓好粮食稳定生产,确保粮食的耕地面积不低于16.5亿亩,要求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优势,进一步完善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将永久基本农田的面积控制在15.46亿亩以上。通过各种技术开发稳产增产潜力以确保农民种粮基本收益,将稳定粮食生产作为重要的政策举措。由于长时间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黑龙江水稻耕地质量下降,因此对黑龙江水稻耕地质量进行调查与评价,从而确定黑龙江水稻耕地在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黑龙江水稻耕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相应依据。本研究根据黑龙江水稻耕地质量调查数据形成水稻耕地质量评价体系,体系内容包括气候条件、剖面性状、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管理等重要相关数据,以下是本文研究结果:(1)构建合理的水稻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相关内容确定权重,通过土壤理化性状、立地条件、土壤管理、气候条件、土壤养分状和剖面性状等指标,将黑龙江省水稻耕地质量等级划分为十级...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黑龙江水稻产区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黑龙江水稻产区耕地质量评价耕地质量技术路线图

水稻种植面积变化,黑龙江省,情况


黑龙江省境内有四大水系为松花江、黑龙江、绥芬河、乌苏里江;有三大湖泊为兴凯湖、五大连池、镜泊湖,有大小河流域 1918 条,泡、沼、库、塘星罗棋布。无论地下水是地表水,水质均为优良,有利于灌溉用水。2.1.5 植被分布黑龙江省植物种类繁多,其中种子植物占全国总种数的 7.2%。全省植物分别属三个区系:包含小兴安岭南部、三江平原及东部山地的长白植物区系、包括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北部的大兴安岭植物区系、松嫩平原的蒙古植物区系[86-87]。有森林、草甸草原及森林草甸 3 种主要植被类型,隐域性草甸及沼泽也少量存在。植被在黑龙江省的分布在南北显现鲜明的纬度地带分布规律,伊勒呼里山脉以北的大兴安岭北部属于寒温带针叶林,以南的小兴安岭及东部山地属于温带针阔混交林[88]。在中温带区域内,从西部半干旱地区到东部湿润地区逐步出现的半湿润半干旱的草甸草原带、森林草甸带、以及最东部的湿润的针阔混交林带(东部山地)。2.2 水稻生产概况黑龙江省的粳稻生产位于全国领先地位,全省各地都覆盖了水稻的种植区域,一、二、三、四积温带都有种植区,已经形成了稻谷的集中产区。

分布图,产区,黑龙江,水稻


黑龙江水稻产区耕地质量等级分布与特征面积比例的 3.87%;五等地的耕地面积为 20.02 万 hm2,占黑龙江农垦总局水稻产区总耕地面积比例的 10.35%;六等地的耕地面积为 54.45 万 hm2,占黑龙江农垦总局水稻产区总耕地面积比例的 28.15%;七等地的耕地面积为 67.88 万 hm2,占黑龙江农垦总局水稻产区总耕地面积比例的 35.10%,占总耕地面积的占比最大;八等地的耕地面积为 29.41 万 hm2,占黑龙江农垦总局水稻产区总耕地面积比例的 15.21%;九等地的耕地面积为 12.55 万 hm2,占黑龙江农垦总局水稻产区总耕地面积比例的 6.49%;十等地的耕地面积为 1.37 万 hm2,占黑龙江农垦总局水稻产区总耕地面积的比例是 0.71%,占总耕地面积比例比三等地略高,见表 4-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历程及展望[J]. 宋琳琳.  黑河学刊. 2018(04)
[2]2017年黑龙江省水稻市场分析报告[J]. 代滢芸.  黑龙江粮食. 2018(05)
[3]土地管理算好“大账”[J]. 黄晓芳.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8(04)
[4]新时期提升我国耕地保护实效的思考[J]. 陈美球,刘桃菊.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01)
[5]听部长们详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J].   国土资源. 2017(02)
[6]保护耕地增强粮食安全的资源保障基础[J].   黑龙江粮食. 2017(01)
[7]浅析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策略[J]. 李兴国.  农技服务. 2017(02)
[8]东北三省入侵植物的区系特征分析[J]. 李亚倩,崔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01)
[9]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对粮食主产区影响效应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J]. 吴玲,刘腾谣.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08)
[10]中国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J]. 赵凌,赵春芳,周丽慧,王才林.  江苏农业科学. 2015(10)

博士论文
[1]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研究[D]. 蒲杰.西南政法大学 2017
[2]江汉平原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能力时空耦合研究[D]. 曹隽隽.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气候变化、品种更新和管理措施对我国水稻生育期及产量影响的研究[D]. 刘蕾蕾.南京农业大学 2012
[4]基于模型与GIS的水稻生产力预测预警技术研究[D]. 叶宏宝.南京农业大学 2008
[5]不同地力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精确施氮参数影响的研究[D]. 刘艳阳.扬州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基于耕地质量评价的克山县土地生产潜力研究[D]. 王烨.东北农业大学 2017
[2]建设水平视角下的土地整治对耕地质量的影响评价研究[D]. 李爽.江西财经大学 2017
[3]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估问题研究[D]. 邢丹凤.郑州大学 2017
[4]水稻穗粒数QTLGN1.2的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D]. 陈达.扬州大学 2017
[5]黑龙江省稻米物流运作模式选择研究[D]. 董雪萌.东北农业大学 2016
[6]黑龙江省村庄植物景观调查与应用研究[D]. 钱挽鹏.东北林业大学 2016
[7]广州市水稻种植现状与发展对策[D]. 钟泳茹.华南农业大学 2016
[8]湖南省耕地保护的公共政策研究[D]. 刘双.湖南大学 2014
[9]黑龙江省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D]. 陈晶.东北农业大学 2013
[10]黑龙江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 马雪倩.东北农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04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104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6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