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0 03:33
消除贫困不仅是当今三大攻坚任务之一,而且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攻坚期,亟待冲破数量多、难度大、时间紧的难题。因而,如何解决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实现不同区域的“造血”性脱贫,亟需进行探索。论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的发展历程和扶贫方式,总结扶贫工作经验和教训。在深入河北省X县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X县精准扶贫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如贫困人口逐渐递减,但基于新形势又出现了“被动贫困”的现象;农村劳动力外移,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管理过程形式主义造成工作重心的偏移;自身发展不足又没有干劲,躺在贫困的摇篮里不想“断奶”。针对上述问题,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精准扶贫工作对策建议:新时代扶贫应不断优化识别机制;吸引人才,发展特色产业;杜绝形式主义,加强扶贫工作管理;同时增强脱贫稳定性等。并根据后扶贫时代即将到来,构建脱贫不返贫机制。从依靠国家力量强力支持,依靠社会力量协同发展和依靠个人力量根本转...
【文章来源】: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精准扶贫研究现状
(二)国外反贫困研究现状
(三)研究成果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精准扶贫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论述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反贫困论述
二、建国以来扶贫工作的发展历程和扶贫方式
(一)政府救济反贫困阶段
(二)改革带动反贫困阶段
(三)组织协作反贫困阶段
(四)统筹战略反贫困阶段
(五)全面攻坚反贫困阶段
三、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和发展
(一)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
(二)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精准扶贫思想的发展要求
第三章 河北省X县精准扶贫调研状况
一、精准扶贫实践调研情况
(一)X县自然地理情况
(二)X县调研实况
(三)X县精准扶贫所取得的成绩
二、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被动贫困”与“争当贫困户”
(二)产业扶贫发展困难
(三)材料工作繁重
(四)精准脱贫稳定性差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精准识别方法不科学
(二)贫困村主要劳动力外移
(三)精准管理过程的形式化
(四)返贫多因性制约
第四章 新时代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改进精准识别工作机制
(一)改革认定标准
(二)规范识别程序
(三)引入第三方力量
(四)强化组织监督
二、吸引人才回流,发展特色产业
(一)吸引人才回流
(二)实施生态扶贫战略
(三)实施光伏扶贫战略
三、完善扶贫管理工作
(一)深化精准扶贫工作领域扶贫作风建设
(二)应用电子政务推动扶贫互动平台搭建
(三)建立制度化的扶贫信息反馈沟通机制
(四)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中的内部监督
四、增强脱贫稳定性,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一)建立返贫风险评估体系
(二)强化精准帮扶度
(三)推行扶贫惠民险
(四)实施教育扶贫战略
第五章 构建后扶贫时代不返贫模式
一、依靠国家力量强力支持
(一)完善基础设施补短板
(二)支持产业发展强根基
(三)健全医疗保障壮实力
二、依靠社会力量协同发展
(一)企业带动
(二)社会助力
(三)明星示范
三、依靠个人力量根本转变
(一)加强知识技能学习
(二)促进思想观念转变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馆陶县美丽乡村建设调查[J]. 翟玉童,高腾,赵泽旭,廉志辉.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22)
[2]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总结[J]. 黄承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3]精准扶贫视阈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 赵亚文. 法制与社会. 2017(25)
[4]精准扶贫与驻村帮扶[J]. 王晓毅.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6(03)
[5]教育扶贫:从“扶教育之贫”到“依靠教育扶贫”[J]. 刘军豪,许锋华.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6(02)
[6]精准扶贫内涵及其与精准脱贫的辩证关系探析[J]. 庄天慧,杨帆,曾维忠.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6(03)
[7]精准扶贫:中国扶贫开发模式的内生变革与治理突破[J]. 莫光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02)
[8]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研究[J]. 林忠伟.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6(01)
[9]落实精准扶贫战略的可行途径[J]. 陆汉文. 国家治理. 2015(38)
[1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精准扶贫实践的难点与对策——基于安徽省安庆市精准扶贫的调查[J]. 胡建国.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4)
博士论文
[1]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研究[D]. 胡柳.武汉大学 2016
[2]农村电商扶贫的作用机理及脱贫促进机制研究[D]. 林广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6
[3]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绩效研究[D]. 曾勇.华东师范大学 2017
[4]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研究[D]. 孙璐.中国农业大学 2015
[5]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朱霞梅.复旦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瞄准机制研究[D]. 王俊.吉首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48896
【文章来源】: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精准扶贫研究现状
(二)国外反贫困研究现状
(三)研究成果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精准扶贫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论述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反贫困论述
二、建国以来扶贫工作的发展历程和扶贫方式
(一)政府救济反贫困阶段
(二)改革带动反贫困阶段
(三)组织协作反贫困阶段
(四)统筹战略反贫困阶段
(五)全面攻坚反贫困阶段
三、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和发展
(一)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
(二)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精准扶贫思想的发展要求
第三章 河北省X县精准扶贫调研状况
一、精准扶贫实践调研情况
(一)X县自然地理情况
(二)X县调研实况
(三)X县精准扶贫所取得的成绩
二、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被动贫困”与“争当贫困户”
(二)产业扶贫发展困难
(三)材料工作繁重
(四)精准脱贫稳定性差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精准识别方法不科学
(二)贫困村主要劳动力外移
(三)精准管理过程的形式化
(四)返贫多因性制约
第四章 新时代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改进精准识别工作机制
(一)改革认定标准
(二)规范识别程序
(三)引入第三方力量
(四)强化组织监督
二、吸引人才回流,发展特色产业
(一)吸引人才回流
(二)实施生态扶贫战略
(三)实施光伏扶贫战略
三、完善扶贫管理工作
(一)深化精准扶贫工作领域扶贫作风建设
(二)应用电子政务推动扶贫互动平台搭建
(三)建立制度化的扶贫信息反馈沟通机制
(四)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中的内部监督
四、增强脱贫稳定性,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一)建立返贫风险评估体系
(二)强化精准帮扶度
(三)推行扶贫惠民险
(四)实施教育扶贫战略
第五章 构建后扶贫时代不返贫模式
一、依靠国家力量强力支持
(一)完善基础设施补短板
(二)支持产业发展强根基
(三)健全医疗保障壮实力
二、依靠社会力量协同发展
(一)企业带动
(二)社会助力
(三)明星示范
三、依靠个人力量根本转变
(一)加强知识技能学习
(二)促进思想观念转变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馆陶县美丽乡村建设调查[J]. 翟玉童,高腾,赵泽旭,廉志辉.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22)
[2]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总结[J]. 黄承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3]精准扶贫视阈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 赵亚文. 法制与社会. 2017(25)
[4]精准扶贫与驻村帮扶[J]. 王晓毅.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6(03)
[5]教育扶贫:从“扶教育之贫”到“依靠教育扶贫”[J]. 刘军豪,许锋华.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6(02)
[6]精准扶贫内涵及其与精准脱贫的辩证关系探析[J]. 庄天慧,杨帆,曾维忠.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6(03)
[7]精准扶贫:中国扶贫开发模式的内生变革与治理突破[J]. 莫光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02)
[8]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创新研究[J]. 林忠伟.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6(01)
[9]落实精准扶贫战略的可行途径[J]. 陆汉文. 国家治理. 2015(38)
[1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精准扶贫实践的难点与对策——基于安徽省安庆市精准扶贫的调查[J]. 胡建国.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4)
博士论文
[1]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研究[D]. 胡柳.武汉大学 2016
[2]农村电商扶贫的作用机理及脱贫促进机制研究[D]. 林广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6
[3]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绩效研究[D]. 曾勇.华东师范大学 2017
[4]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研究[D]. 孙璐.中国农业大学 2015
[5]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朱霞梅.复旦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瞄准机制研究[D]. 王俊.吉首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48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148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