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恰幅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类型与生态环境资源关系
发布时间:2021-05-11 14:28
乌恰幅位于新疆南部,地处干旱大陆性气候区,为典型的山地-绿洲-荒漠系统。对乌恰幅划分了9个一级类型和18个二级类型的土地利用现状,并根据土壤系统分类学,划分了14种土壤类型,主要分布于山地区、山前冲洪积扇区、河流阶地区和工矿区等处,且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特征。对工矿区土壤类型定义为扰动人为新成土,其原生土壤在自然因素的风化作用和人为因素的促进下,形成系列酸性次生矿物。金属矿区的土壤主要受Pb、Zn、Sr等的重金属污染,导致土壤退化;非金属矿区煤系地层中富含高有机质、钾和硫等营养成分,对于土壤生境具有正向效应的改良作用。
【文章来源】: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20,40(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乌恰幅土地土壤调查方法和生态环境资源特征
1.1 调查评价方法
1.2 土壤类型划分与参比体系
1.3 生态环境资源特征
(1)自然地理特征。
(2)地形地貌特征。
(3)植被。
(4)水文特征。
(5)水文地质概况。
(6)主要矿产开发状况。
(7)人类经济活动。
2 乌恰幅土地利用现状
3 土壤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
3.1 土壤分布规律
3.2 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及特征
(1)山地区。
(2)山前冲洪积扇区。
(3)河流阶地区。
(4)工矿区。
4 讨 论
4.1 山前冲积扇成土特征
4.2 荒漠绿洲土壤特征
4.3 工矿区土壤及矿山生态环境
(1)金属矿区。
(2)非金属矿区。
5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西某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和健康风险特征[J]. 金晓丹,马华菊,廖俊鸿,吴昊,王启明,曹红军,陈秋颖,高何凤,狄瑜.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8(01)
[2]“丝绸之路经济带”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全球变化响应的空间认知[J]. 李新武,张丽,郭华东,傅文学,鹿琳琳,邱玉宝,王心源,贾根锁.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05)
[3]Geostatistical analysis of variations in soil salinity in a typical irrigation area in Xinjiang, northwest China[J]. Mamattursun Eziz,Mihrigul Anwar,XinGuo Li. 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6(02)
[4]干旱荒漠区勘查植物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及关键科学问题[J]. 宋慈安,宋玮,雷良奇,杨仲平,陈三明.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4(04)
[5]中国沙漠、戈壁生态地理区划研究[J]. 申元村,王秀红,丛日春,卢琦.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01)
[6]干旱区典型绿洲热场分布规律研究——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J]. 张兆永,海米提·依米提.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02)
[7]干旱区绿洲土壤盐渍化程度遥感定量评价[J]. 张飞,塔西甫拉提·特依拜,丁建丽,王宏卫,田源. 生态环境学报. 2009(05)
[8]西北干旱区典型绿洲盐渍土现状及特征分析[J]. 王雪梅,柴仲平,塔西甫拉提·特依拜,胡江玲,龚爱谨. 水土保持研究. 2009(02)
[9]不同尺度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参比[J]. 陈志诚,龚子同,张甘霖,赵文君. 土壤. 2004(06)
[10]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J]. 刘杰,朱义年,罗亚平,张徽林.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4(04)
本文编号:3181569
【文章来源】: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20,40(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乌恰幅土地土壤调查方法和生态环境资源特征
1.1 调查评价方法
1.2 土壤类型划分与参比体系
1.3 生态环境资源特征
(1)自然地理特征。
(2)地形地貌特征。
(3)植被。
(4)水文特征。
(5)水文地质概况。
(6)主要矿产开发状况。
(7)人类经济活动。
2 乌恰幅土地利用现状
3 土壤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
3.1 土壤分布规律
3.2 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及特征
(1)山地区。
(2)山前冲洪积扇区。
(3)河流阶地区。
(4)工矿区。
4 讨 论
4.1 山前冲积扇成土特征
4.2 荒漠绿洲土壤特征
4.3 工矿区土壤及矿山生态环境
(1)金属矿区。
(2)非金属矿区。
5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西某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和健康风险特征[J]. 金晓丹,马华菊,廖俊鸿,吴昊,王启明,曹红军,陈秋颖,高何凤,狄瑜.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8(01)
[2]“丝绸之路经济带”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全球变化响应的空间认知[J]. 李新武,张丽,郭华东,傅文学,鹿琳琳,邱玉宝,王心源,贾根锁.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05)
[3]Geostatistical analysis of variations in soil salinity in a typical irrigation area in Xinjiang, northwest China[J]. Mamattursun Eziz,Mihrigul Anwar,XinGuo Li. 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6(02)
[4]干旱荒漠区勘查植物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及关键科学问题[J]. 宋慈安,宋玮,雷良奇,杨仲平,陈三明.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4(04)
[5]中国沙漠、戈壁生态地理区划研究[J]. 申元村,王秀红,丛日春,卢琦.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01)
[6]干旱区典型绿洲热场分布规律研究——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J]. 张兆永,海米提·依米提.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02)
[7]干旱区绿洲土壤盐渍化程度遥感定量评价[J]. 张飞,塔西甫拉提·特依拜,丁建丽,王宏卫,田源. 生态环境学报. 2009(05)
[8]西北干旱区典型绿洲盐渍土现状及特征分析[J]. 王雪梅,柴仲平,塔西甫拉提·特依拜,胡江玲,龚爱谨. 水土保持研究. 2009(02)
[9]不同尺度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参比[J]. 陈志诚,龚子同,张甘霖,赵文君. 土壤. 2004(06)
[10]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J]. 刘杰,朱义年,罗亚平,张徽林.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4(04)
本文编号:3181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181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