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高度重视粮农收益下降问题
发布时间:2021-06-09 21:44
当前我国种粮经济效益不容乐观,粮食生产利润逐年减少。其主要原因是粮食价格下降、人工成本和土租金成本上升过快。而深层次原因是国家取消了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降低了水稻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引发粮食实际销售价格的较大幅度降低;全社会平均工资快速增长、农村劳动力快速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发了农业的劳动力工资价格大幅上涨;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国家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刺激了土地租金价格快速上涨。因此,针对种粮效益过低情况,要增加粮食收入补贴,小幅上调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调整粮食种植结构,促进粮食产量和农民收益稳定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文章来源】:农村经济.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2000~2018年三种主粮每亩利润及成本利润率
粮食生产经营利润与产值、总成本的变动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分析三种主粮的收益成本变动原因,以2000年为基期,编制增长指数(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2000年~2018年,三种主粮亩平均产值与成本几乎都增加2倍,但2000年~2014年期间,尤其是2013年~2014年,产值增幅明显大于成本增幅。2014年~2016年产值增长出现负值,不仅没有增长,反而下降;2017年略有上升,2018年又下降。产值下降的原因不是粮食产量下降(产量是增加的),而是粮食价格的下降。从具体成本看,三种主粮的平均各项成本变化幅度是不一样的(见图3)。2000年~2018年,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土地租金成本,18年来增长了4.79倍,高于总成本的1.72倍;其次,增幅第二的是人工成本,18年来增长了3.32倍,高于总成本的0.28倍;增长比较慢的是物质与服务成本,18年来仅增长了2.46倍,低于总成本0.61倍。
从具体成本看,三种主粮的平均各项成本变化幅度是不一样的(见图3)。2000年~2018年,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土地租金成本,18年来增长了4.79倍,高于总成本的1.72倍;其次,增幅第二的是人工成本,18年来增长了3.32倍,高于总成本的0.28倍;增长比较慢的是物质与服务成本,18年来仅增长了2.46倍,低于总成本0.61倍。3.投入、产出要素数量变动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研究——兼论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形成机制[J]. 陈颂东. 创新. 2018(03)
[2]中国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吗?[J]. 李首涵,何秀荣,杨树果. 中国农村经济. 2015(05)
[3]试论比较效益与粮食安全[J]. 张秀琴. 中国农业会计. 2014(08)
[4]近些年粮食生产的效益与补贴分析[J]. 崔晓黎.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9(05)
[5]山西省粮食生产效益分析[J]. 周敏. 农村经营管理. 2008(09)
[6]种粮不赚钱与粮食安全问题的浅析[J]. 闵锐,王雅鹏. 粮食问题研究. 2007(03)
[7]主要粮食作物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分析[J]. 郑少锋. 农业技术经济. 2002(02)
[8]粮食生产效益下降的原因及增收对策[J]. 李景岭. 山东农业科学. 2001(05)
[9]论粮食产业支持保护的类型及政策选择[J]. 邓大才.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0(02)
[10]论提高农业(粮食)的比较效益[J]. 余天心. 财税与会计. 1995(05)
本文编号:3221364
【文章来源】:农村经济.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2000~2018年三种主粮每亩利润及成本利润率
粮食生产经营利润与产值、总成本的变动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分析三种主粮的收益成本变动原因,以2000年为基期,编制增长指数(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2000年~2018年,三种主粮亩平均产值与成本几乎都增加2倍,但2000年~2014年期间,尤其是2013年~2014年,产值增幅明显大于成本增幅。2014年~2016年产值增长出现负值,不仅没有增长,反而下降;2017年略有上升,2018年又下降。产值下降的原因不是粮食产量下降(产量是增加的),而是粮食价格的下降。从具体成本看,三种主粮的平均各项成本变化幅度是不一样的(见图3)。2000年~2018年,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土地租金成本,18年来增长了4.79倍,高于总成本的1.72倍;其次,增幅第二的是人工成本,18年来增长了3.32倍,高于总成本的0.28倍;增长比较慢的是物质与服务成本,18年来仅增长了2.46倍,低于总成本0.61倍。
从具体成本看,三种主粮的平均各项成本变化幅度是不一样的(见图3)。2000年~2018年,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土地租金成本,18年来增长了4.79倍,高于总成本的1.72倍;其次,增幅第二的是人工成本,18年来增长了3.32倍,高于总成本的0.28倍;增长比较慢的是物质与服务成本,18年来仅增长了2.46倍,低于总成本0.61倍。3.投入、产出要素数量变动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研究——兼论中国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形成机制[J]. 陈颂东. 创新. 2018(03)
[2]中国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吗?[J]. 李首涵,何秀荣,杨树果. 中国农村经济. 2015(05)
[3]试论比较效益与粮食安全[J]. 张秀琴. 中国农业会计. 2014(08)
[4]近些年粮食生产的效益与补贴分析[J]. 崔晓黎.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9(05)
[5]山西省粮食生产效益分析[J]. 周敏. 农村经营管理. 2008(09)
[6]种粮不赚钱与粮食安全问题的浅析[J]. 闵锐,王雅鹏. 粮食问题研究. 2007(03)
[7]主要粮食作物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分析[J]. 郑少锋. 农业技术经济. 2002(02)
[8]粮食生产效益下降的原因及增收对策[J]. 李景岭. 山东农业科学. 2001(05)
[9]论粮食产业支持保护的类型及政策选择[J]. 邓大才.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0(02)
[10]论提高农业(粮食)的比较效益[J]. 余天心. 财税与会计. 1995(05)
本文编号:3221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221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