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收入群体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0 07:34
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处于社会的最底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低收入群体是我国低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增加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成为实现共同富裕之路上的一个突出的问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总抓手”。对于中国农村的低收入群体,精准扶贫不能仅仅从数字或指标的层面上来理解,它需要运用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三种机制,发挥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内生动力,这才是“精准扶贫”的要旨所在。本文在分析已有调查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基本国情,从分析农村低收入群体生活状况入手,分析了造成农村低收入群体贫困的原因,提出了从立法、精准扶贫,提高农村低收入群体劳动素质等制度安排,使农村低收入群体摆脱贫困,走上共同富裕之路,进而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的奋斗目标。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解决的主要问题
1.4 创新点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农村低收入群体
1.2 精准扶贫
1.2.1 精准扶贫的概念
1.2.2 精准扶贫的内容
1.2.3 精准扶贫思想的评价
第2章 农村低收入群体现状
2.1 收入仅能满足基本消费,消费结构有待升级
2.2 居住质量较差,耐用物品拥有量少
2.3 教育设施落后,受教育程度低
2.4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公共服务水平落后
2.5 社会保障还存在短板
2.5.1 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养老保险现状
2.5.2 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社会医疗保险现状
2.5.3 农村低收入群体的低保现状
第3章 农村低收入群体贫困的原因分析
3.1 农村低收入群体地区要素禀赋匮乏
3.1.1 自然环境恶劣
3.1.2 农村低收入群体劳动力过剩且素质偏低
3.2 低收入群体创收渠道狭窄
3.3 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措施落实不到位
3.4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3.4.1 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窄
3.4.2 社会保障资源的分配不均
3.4.3 管理体制不健全
3.4.4 法律制度不完善
第4章 农村低收入群体精准扶贫的对策
4.1 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推进农村低收入群体快速发展
4.2 加快对其技术、技能的培训,实施人才和科技扶贫
4.3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劳动力素质
4.3.1 精准扶贫到农村贫困地区的每一个学校
4.3.2 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施策
4.4 深化农村改革,全力推进就业扶贫
4.4.1 因地制宜,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4.4.2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4.4.3 深化变革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拓展农业功能
4.4.4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4.5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221966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解决的主要问题
1.4 创新点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农村低收入群体
1.2 精准扶贫
1.2.1 精准扶贫的概念
1.2.2 精准扶贫的内容
1.2.3 精准扶贫思想的评价
第2章 农村低收入群体现状
2.1 收入仅能满足基本消费,消费结构有待升级
2.2 居住质量较差,耐用物品拥有量少
2.3 教育设施落后,受教育程度低
2.4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公共服务水平落后
2.5 社会保障还存在短板
2.5.1 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养老保险现状
2.5.2 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社会医疗保险现状
2.5.3 农村低收入群体的低保现状
第3章 农村低收入群体贫困的原因分析
3.1 农村低收入群体地区要素禀赋匮乏
3.1.1 自然环境恶劣
3.1.2 农村低收入群体劳动力过剩且素质偏低
3.2 低收入群体创收渠道狭窄
3.3 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措施落实不到位
3.4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3.4.1 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窄
3.4.2 社会保障资源的分配不均
3.4.3 管理体制不健全
3.4.4 法律制度不完善
第4章 农村低收入群体精准扶贫的对策
4.1 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推进农村低收入群体快速发展
4.2 加快对其技术、技能的培训,实施人才和科技扶贫
4.3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劳动力素质
4.3.1 精准扶贫到农村贫困地区的每一个学校
4.3.2 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施策
4.4 深化农村改革,全力推进就业扶贫
4.4.1 因地制宜,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4.4.2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4.4.3 深化变革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拓展农业功能
4.4.4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4.5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221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221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