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河南省乡村内核系统与外缘系统发展协调度及空间格局——基于18个省辖市数据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11 04:13
  [目的]目前基于乡村发展视角,对乡村内核与外缘系统间的发展协调性的研究较少,研究乡村内核与外缘系统发展协调性,对快速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构建的河南省乡村内核与外缘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协调度模型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乡村内核与外缘系统发展协调度进行计算,并利用ArcGIS10.1空间分析软件基于市域尺度对其协调度空间格局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1)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乡村内核与外缘系统发展协调度等级均处于Ⅳ级(轻度失调)至Ⅶ级(初级协调)之间;47.06%的省辖市处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41.18%的省辖市处于勉强协调阶段;11.76%的省辖市处于濒临失调阶段;只有郑州市处于轻度失调阶段;(2)目前河南省形成了以"安阳—新乡—濮阳"为中心的北部较高协调度核心区和以"洛阳—平顶山—许昌—漯河"为中心的中部较高协调度核心区,区划现象及极化带动效应比较明显。[结论]仅依靠区域的极化带动作用对于河南省市域乡村内核与外缘协调发展是不够的,提高两者协调度要从当地政府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控入手。地方政府要积极加快小城镇建设,走集约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41(05)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河南省乡村内核系统与外缘系统发展协调度及空间格局——基于18个省辖市数据分析


我国乡村内核与外缘地域系统结构

乡村,外缘,河南省,内核


根据式(1)至 (5)计算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结果见表3; 根据式(6)至 (9)计算得到的乡村内核与外缘系统的发展协调度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乡村内核系统与外缘系统发展协调度等级均处于Ⅳ~Ⅶ级之间。处于第Ⅳ等级的省辖市为郑州市,其协调度值为0.30,为轻度失调; 处于第V等级的省辖市有商丘和驻马店等两市,其协调度值分别为0.46和0.45,为濒临失调; 处于第Ⅵ等级的省辖市有开封、鹤壁、焦作、三门峡、南阳、信阳和周口等7市,协调度值介于0.55~0.57,相差不大,为勉强协调; 处于第Ⅶ等级的省辖市有洛阳、平顶山、安阳、新乡、濮阳、许昌、漯河、济源等8市,协调度最低的为濮阳和济源,协调度值为0.60,协调度最高的为洛阳,协调度值为0.68,均处于初级协调阶段。综上,河南省有47.06%的省辖市乡村内核与外缘系统发展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阶段; 有41.18%的省辖市处于勉强协调阶段; 有11.76%的省辖市处于濒临失调阶段; 处于轻度失调阶段的只有郑州市,且乡村内核与外缘系统发展协调度最高的为洛阳市,最低的为郑州市。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 2016年郑州市乡村外缘系统工业化和城镇化指标发展值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均是最高的,如2016年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Y1)为3 215.4亿元,第二产业产值比重(Y2)为98.07%,工业总资产贡献率(Y3)为68.10%,在18个省辖市中均位居第一; 反应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4)、城镇化率(Y5)、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Y7)也在18个省辖市中居于首位,且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Y6)为1.86万人,数量最少,因此,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其城镇和工业化发展水平很高。但郑州市乡村内核系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类发展指标发展水平并不高。2016年郑州市农林牧渔总产值(X2)为285.16亿元,在18个省辖市中排名第十三位; 象征一、三产业融合的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比重(X3)为1.58%,排名倒数第三位; 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X6)2.247 3万张,排名第六; 农村居民最低保障人数(X7)7.5万人,高于开封、洛阳、安阳、鹤壁、许昌等市; 且其资源环境类指标及利于乡村发展的政策性指标均不像其工业化和城镇发展水平一样,在河南省省辖市中均处于中等水平。郑州市较高的乡村外缘系统发展水平与较低的乡村内缘发展水平导致乡村内核与外缘系统发展处于轻度失调阶段,不利于乡村发展与振兴。而洛阳及其他省辖市虽然城镇和工业化发展水平虽然不是最高的,但与其乡村内核系统发展协调性较高,有助于推动其乡村发展。4.2 内核与外缘系统协调度空间格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功能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振兴与评估[J]. 陈秧分,黄修杰,王丽娟.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6)
[2]中国乡村振兴及其地域空间重构——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振兴乡村的案例、经验及未来[J]. 王景新,支晓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河南鄢陵为例[J]. 刘晓静,赵永峰.  经贸实践. 2017(21)
[4]论乡村重构[J]. 龙花楼,屠爽爽.  地理学报. 2017(04)
[5]中国村镇建设和农村发展的机理与模式研究[J]. 屠爽爽,龙花楼,李婷婷,戈大专.  经济地理. 2015(12)
[6]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空心村”综合治理的思考[J]. 杨静.  经济研究参考. 2015(63)
[7]河南旅游业建设与城镇化推进协调互动发展研究[J]. 孙冬玲.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1)
[8]农业大市“三化”协调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研究——以河南南阳为例[J]. 李丹.  科技信息. 2014(09)
[9]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 刘彦随,刘玉,翟荣新.  地理学报. 2009(10)
[10]中国区域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J]. 张富刚,刘彦随.  地理学报. 2008(02)



本文编号:3223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223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c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