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6 00:11
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消除贫困、追求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的历史。反贫困是人类社会自始以来的共同任务。匮乏或短缺是贫困的外显,也是贫困的基本特征。从扶贫实践来看,贫困人口的脱贫首先表现为收入上的脱贫。收入贫困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力贫困与权利贫困的综合反映。财政扶贫则是利用财政资金开展扶贫的所有扶贫行为的总称。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积极介入扶贫行动,不仅是履行公共财政职能的要求,而且是增加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公正的要求,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以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作为论题,结合财政扶贫实践现状,遵循“理论构建——实证分析——对策探索”的基本思路开展研究。首先,阐释了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然后,系统分析了我国贫困地区农村收入分配现状,并在梳理我国扶贫政策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财政扶贫实践情况;接下来,以广西54个贫困县为例,对财政扶贫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定量评价了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效率,并深入剖析了相关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进一步改善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效率的相关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财政扶贫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财政扶贫具...
【文章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014 ̄2016年贫困地区各阶层农村居民的收入比较??数据来源:根据表2提供的数据绘制得到
我国东部地区有11个省(直辖市),中部地区有8个省,西部地区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2。从地区分布来看,2016年超过一半的农村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如图2-2所示。《中国农村贫困监测(2017)》显示,2016年东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为49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为1.4%,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重??为11.3%。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为1594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为4.9%,贫困人口??92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省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省份;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省份。??43??
图2-2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地区分布??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农村贫困监测(2017)》提供的相关数据整理、绘制得到。??表2-2、图2-3进一步反映了?2016年全国4335万农村贫困人口的分省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不同省份的贫困人口规模、贫困发生率差异十分明显,区域的不均衡表现??突出。从贫困人口规模来看,农村贫困人口大省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和中部的河南、湖南。其中,贵州农村贫困人口最多,超过了?400万,也??是唯一超过400万贫困人口的省份。云南贫困人口?373万人、河南贫困人口?371万人,??分别排第二和第三。贫困人口最少的省份为东部地区的福建,仅有23万人。从贫困??发生率来看,2016年西藏的农村贫困发生率为13.2%,在全国排第一;其次是新疆,??农村贫困发生率为12.8%;第三则是甘肃,农村贫困发生率为12.6%。农村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还有贵州和云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脱贫锦标赛:地方贫困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J]. 王刚,白浩然. 公共管理学报. 2018(01)
[2]流动性视角下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反思[J]. 王谦,文军.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从参与式扶贫到协同式扶贫:中国扶贫的演进逻辑——兼论协同式精准扶贫的实现机制[J]. 刘俊生,何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12)
[4]中国贫困治理三十年:价值、行动与困境——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 周冬梅. 青海社会科学. 2017(06)
[5]易地移民搬迁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来自陕南山区的证据[J]. 李聪. 经济经纬. 2018(01)
[6]马克思贫困理论及当代中国贫困治理[J]. 司慧颖. 重庆社会科学. 2017(11)
[7]东部发达地区贫困治理机制创新与实践启示——基于江苏省泗阳县的调查[J]. 谢玉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8]“五个一批”精准扶贫思想视阈下多维贫困治理研究[J]. 黄承伟,王猛.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9]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反贫困治理体系的创新维度[J]. 左停,金菁,李卓.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10]公共转移支付对再分配及贫困的影响研究[J]. 解垩. 经济研究. 2017(09)
博士论文
[1]政府间转移支付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D]. 迟诚.山东大学 2016
[2]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绩效研究[D]. 曾勇.华东师范大学 2017
[3]中国房价波动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 张传勇.华东师范大学 2012
[4]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研究[D]. 吴国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
本文编号:3267114
【文章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014 ̄2016年贫困地区各阶层农村居民的收入比较??数据来源:根据表2提供的数据绘制得到
我国东部地区有11个省(直辖市),中部地区有8个省,西部地区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2。从地区分布来看,2016年超过一半的农村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如图2-2所示。《中国农村贫困监测(2017)》显示,2016年东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为49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为1.4%,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重??为11.3%。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为1594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为4.9%,贫困人口??92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省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省份;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省份。??43??
图2-2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地区分布??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农村贫困监测(2017)》提供的相关数据整理、绘制得到。??表2-2、图2-3进一步反映了?2016年全国4335万农村贫困人口的分省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不同省份的贫困人口规模、贫困发生率差异十分明显,区域的不均衡表现??突出。从贫困人口规模来看,农村贫困人口大省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和中部的河南、湖南。其中,贵州农村贫困人口最多,超过了?400万,也??是唯一超过400万贫困人口的省份。云南贫困人口?373万人、河南贫困人口?371万人,??分别排第二和第三。贫困人口最少的省份为东部地区的福建,仅有23万人。从贫困??发生率来看,2016年西藏的农村贫困发生率为13.2%,在全国排第一;其次是新疆,??农村贫困发生率为12.8%;第三则是甘肃,农村贫困发生率为12.6%。农村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还有贵州和云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脱贫锦标赛:地方贫困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J]. 王刚,白浩然. 公共管理学报. 2018(01)
[2]流动性视角下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反思[J]. 王谦,文军.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从参与式扶贫到协同式扶贫:中国扶贫的演进逻辑——兼论协同式精准扶贫的实现机制[J]. 刘俊生,何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12)
[4]中国贫困治理三十年:价值、行动与困境——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 周冬梅. 青海社会科学. 2017(06)
[5]易地移民搬迁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来自陕南山区的证据[J]. 李聪. 经济经纬. 2018(01)
[6]马克思贫困理论及当代中国贫困治理[J]. 司慧颖. 重庆社会科学. 2017(11)
[7]东部发达地区贫困治理机制创新与实践启示——基于江苏省泗阳县的调查[J]. 谢玉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8]“五个一批”精准扶贫思想视阈下多维贫困治理研究[J]. 黄承伟,王猛.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9]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反贫困治理体系的创新维度[J]. 左停,金菁,李卓.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10]公共转移支付对再分配及贫困的影响研究[J]. 解垩. 经济研究. 2017(09)
博士论文
[1]政府间转移支付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D]. 迟诚.山东大学 2016
[2]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绩效研究[D]. 曾勇.华东师范大学 2017
[3]中国房价波动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 张传勇.华东师范大学 2012
[4]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研究[D]. 吴国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
本文编号:3267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267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