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1-07-23 05:03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于我国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意义深远,实现乡村振兴必然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所以研究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对于我国乡村的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这一问题与我国的“三农”问题密切相关,与有长期历史原因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有着实质性的联系。所以本文的路径分析中也对城乡二元结构进行了分析。20世纪50年代,应对我国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的变化,我国实行了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对农业、农民和农村实行了不同的政策安排,来补贴工业:对工业与农业产品价格实行“剪刀差”,城市户籍与农村户籍分开的户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从那时起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便形成了。改革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农村生产力落后的主要原因。1978年改革后,市场经济使小农经济的弊端更加凸显。市场经济导致了小农经济的凋敝,但不能说加快市场经济就能解决“三农”问题,而是要通过市场化来推动两者要素禀赋、资源的平衡。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来分析,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发展农村生产力,达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1.2.2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与国外经验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
    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思想
    2.3 国外经验借鉴
        2.3.1 美国特色小镇
        2.3.2 日本新农协
        2.3.3 韩国新农村运动
3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其总要求
    3.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3.2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3.2.1 产业兴旺
        3.2.2 生态宜居
        3.2.3 乡风文明
        3.2.4 治理有效
        3.2.5 生活富裕
4 我国乡村振兴的现实问题
    4.1 乡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
        4.1.1 乡村二三产业陷入低谷
        4.1.2 农业结构性矛盾
        4.1.3 农村土地制度不健全
        4.1.4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滞后
    4.2 乡村基层发展的现实问题
        4.2.1 乡村经济发展不足与村民自治之间的不协调
        4.2.2 “乡政”与“村治”之间的不平衡
    4.3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实问题
        4.3.1 乡村文化传统的失序
        4.3.2 村庄“空心化”
    4.4 乡村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
        4.4.1 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平衡
        4.4.2 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距明显
        4.4.3 乡村公共需求的利益表达途径不顺畅
    4.5 乡村生态环境发展的现实问题
        4.5.1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4.5.2 农村资源整合欠缺
5 我国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5.1 乡村经济振兴
        5.1.1 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5.1.2 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5.1.3 建立新型农村土地政策体系
        5.1.4 改进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5.2 乡村政治振兴
        5.2.1 完善农村民主自治管理机制
        5.2.2 完善村民自治的相关法律
        5.2.3 培养民主思想意识
    5.3 乡村文化振兴
        5.3.1 继承并创新乡村传统文化
        5.3.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结合
    5.4 乡村社会振兴
        5.4.1 加快城镇一体化建设
        5.4.2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5.4.3 健全乡村公共需求利益表达机制
    5.5 乡村生态环境振兴
        5.5.1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
        5.5.2 创新绿色生态农业
        5.5.3 科学整合并发挥优势资源
        5.5.4 改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 刘佳萍.  探求. 2018(01)
[2]新时代·主要矛盾·乡村振兴[J]. 朱敏.  新经济导刊. 2017(11)
[3]乡村振兴战略是对重农业轻乡村的矫正[J]. 刘守英.  农村工作通讯. 2017(21)
[4]分层精准施策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J]. 傅国华,李春,郑凯.  新东方. 2017(05)
[5]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建议[J]. 金荧雅.  才智. 2017(29)
[6]“三权分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模式的创新[J]. 顾钰民,汪艳.  学习与实践. 2017(10)
[7]农村文化共同体的建构与农村现代化的推进[J]. 梁红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8]强势文化引领农村现代化——农村传统伦理与新型社区伦理的整合[J]. 钟发霞.  农业经济. 2017(06)
[9]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启示[J]. 孙月红,高洁.  人民论坛. 2017(13)
[10]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内涵拓展和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 程兆东,王振.  农业与技术. 2017(07)

硕士论文
[1]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及其实践[D]. 杭航.西安理工大学 2017
[2]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宿钟文.中央民族大学 2016
[3]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中国化进程研究[D]. 梁爽.沈阳理工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98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298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f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