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均衡: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完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0 21:28
切实保护耕地是土地制度改革的一条底线。现行耕地保护制度在制度目标、管理模式、用地指标配置、城乡关系和管理手段上仍然存在偏颇。未来的耕地保护制度应朝向更为均衡的目标进行完善:确立山水林田湖"全要素"保护理念,统筹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的管理目标;建立、健全法治化的纵横耕地补偿机制,激发各主体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增加耕地后备资源;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尽快建立真正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缓解建设占用耕地的压力;摒弃运动式的政策治理模式,将耕地保护政策法律化。
【文章来源】:学术界.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制度目标:从耕地保护到“全要素”保护
二、管理模式:从行政审批到利益激励
三、指标配置:从刚性、无偿分配到弹性、有偿调节
四、城乡关系:从二元区隔到统一市场
五、管理手段:从政策治理到土地法治
六、结语:迈向均衡的耕地保护制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的思考[J]. 王艳松,桑玲玲,章远钰. 中国土地. 2019(12)
[2]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J]. 吴宇哲,许智钇. 资源科学. 2019(01)
[3]面向新时代的耕地保护矛盾与创新应对[J]. 漆信贤,张志宏,黄贤金. 中国土地科学. 2018(08)
[4]“耕地保护”的法际融合与制度互动——以税法与环境法的协同规制为中心[J]. 吴志良,丰月.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5]生态建设与耕地保护如何统筹协调[J]. 赵光强,罗晓琳. 资源导刊. 2018(07)
[6]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框架下德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做法与启示[J]. 易小燕,陈章全,陈世雄,尹昌斌,尤飞,袁梦.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01)
[7]土地的生态价值和意义——从生态文明建设看土地保护与利用[J]. 晓叶. 中国土地. 2017(07)
[8]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以立法文本和问卷调查为基础的分析[J]. 李凤章. 政法论丛. 2017(03)
[9]供给侧改革逻辑的思考[J]. 杨春学,杨新铭.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6(04)
[10]中国耕地保护基金的设立及其实现路径[J]. 周小平,李金展,柴铎. 中国行政管理. 2015(09)
博士论文
[1]基于数量质量并重的区域耕地保护督察研究[D]. 余述琼.中国农业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312158
【文章来源】:学术界.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制度目标:从耕地保护到“全要素”保护
二、管理模式:从行政审批到利益激励
三、指标配置:从刚性、无偿分配到弹性、有偿调节
四、城乡关系:从二元区隔到统一市场
五、管理手段:从政策治理到土地法治
六、结语:迈向均衡的耕地保护制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的思考[J]. 王艳松,桑玲玲,章远钰. 中国土地. 2019(12)
[2]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J]. 吴宇哲,许智钇. 资源科学. 2019(01)
[3]面向新时代的耕地保护矛盾与创新应对[J]. 漆信贤,张志宏,黄贤金. 中国土地科学. 2018(08)
[4]“耕地保护”的法际融合与制度互动——以税法与环境法的协同规制为中心[J]. 吴志良,丰月.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5]生态建设与耕地保护如何统筹协调[J]. 赵光强,罗晓琳. 资源导刊. 2018(07)
[6]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框架下德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做法与启示[J]. 易小燕,陈章全,陈世雄,尹昌斌,尤飞,袁梦.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01)
[7]土地的生态价值和意义——从生态文明建设看土地保护与利用[J]. 晓叶. 中国土地. 2017(07)
[8]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以立法文本和问卷调查为基础的分析[J]. 李凤章. 政法论丛. 2017(03)
[9]供给侧改革逻辑的思考[J]. 杨春学,杨新铭.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6(04)
[10]中国耕地保护基金的设立及其实现路径[J]. 周小平,李金展,柴铎. 中国行政管理. 2015(09)
博士论文
[1]基于数量质量并重的区域耕地保护督察研究[D]. 余述琼.中国农业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312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312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