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现阶段农村地区财政扶贫的精准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7 18:27
  得益于几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我国贫困人口数量显著降低,绝对贫困和普遍贫困逐渐消失。现阶段贫困人口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贫困主要发生于农村,二是贫困人口分布分散化,三是致贫原因多样化。面对贫困新形势,传统大规模开发式的扶贫模式减贫效果有限,201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精准扶贫”方略,促使扶贫方式向“精准滴灌”转变。精准性是当前扶贫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四点研究假设,在控制其他农户特征的情况下,一是贫困农户获得的政府补助金额更大;二是村庄经济水平更高的农户获得的政府补助更少;三是社会资本更多的农户获得的政府补助更多;四是精准扶贫方略实施后,农村地区扶贫的精准性增强。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所提供的2014年和2016年两轮微观调查数据进行经验检验发现:(1)贫困家庭得到了更多的政府补助,总体上我国农村地区的扶贫工作较为精准;(2)区域扶贫模式和社会资本对实施精准扶贫产生了负面影响;(3)精准扶贫方略的实施对扶贫精准性的提升在统计上不够稳健,精准扶贫政策尚需进一步改进。为提高扶贫的精准性,本文提供的政策指引在于:摆脱传统区域扶贫模式的惯性影响,实现扶贫瞄准家庭;强化精准...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现阶段农村地区财政扶贫的精准性研究


013-201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及贫困发生率

农户,政府补助,贫困农户,村庄经济


图 4-1 农户贫困状态与获得的政府补助金额 不同社会资本和村庄经济水平下农户所得的政府补助差异如理论部分 3.6 所述,财政扶贫过程可能会受到区域经济水平的影响,来自不展程度地区的农户,被识别为贫困农户的几率会有所不同。在此,为粗略地考辑在数据上是否成立,本文将全部农户按照是否获得政府补助分为两组,统计村庄经济发展(村人均年收入)的平均水平得到图 4-2。如图 4-2 所示,调查范围内没有获得政府补助的农户,所在村庄平均的人均年 6315 元,明显高于获得政府补助的农户(约 4635 元)。也就是说,来自相对对贫穷地区的农户,在被判定为贫困户的事件上出现系统性的差别,地区经济的高低关系到农户被识别为贫困农户还是非贫困农户。具体地讲,来自经济发低的地区的农户更容易被识别为贫困状态,这与理论部分所提研究假设 2 相符在对图 4-2 的简单比较分析中,未对农户其他特征尤其是农户本身收入和财富控制,因此更为严谨的结论需通过计量经济学检验而得出。

农户,政府补助,村庄经济,贫困农户


图 4-2 农户是否获得政府补助与村庄经济水平同理,农户社会资本越高,在贫困识别的环节中更容易被识别为贫困农户,获得卡”的资格。因而本文继续对农户按照是否获得政府补助分为两组考察,统计资本(春节期间来往的亲朋数量)的平均水平得到图 4-3。图 4-3 显示,获得补助的农户,其社会资本的平均水平为 9.577 人,高于未获助农户(9.005 人)。这与理论部分的研究假设 3 相符。同样,第 5 章进行的学检验将给出更为科学的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走向收入平衡增长:中国转移支付系统“精准扶贫”了吗?[J]. 卢盛峰,陈思霞,时良彦.  经济研究. 2018(11)
[2]农村低保户瞄准中的偏误和精英俘获——基于社区瞄准机制的分析[J]. 韩华为.  经济学动态. 2018(02)
[3]基于动态贫困理论视角的精准扶贫机制创新[J]. 赵锐,眭睦,吴比.  农村经济. 2018(01)
[4]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农村低保政策的瞄准效果分析[J]. 朱梦冰,李实.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9)
[5]谁是贫困户? 精准扶贫中精准识别的国家逻辑与乡土困境[J]. 李博,左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6]财政精准减贫:内在逻辑与保障架构[J]. 刘明慧,侯雅楠.  财政研究. 2017(07)
[7]精准扶贫战略落实与综合减贫体系构建思考[J]. 欧阳煌.  财政研究. 2017(07)
[8]社会资本与农户脱贫——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经验研究[J]. 周玉龙,孙久文.  经济学动态. 2017(04)
[9]中国多维贫困的动态测算、结构分解与精准扶贫[J]. 张全红,李博,周强.  财经研究. 2017(04)
[10]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视角下中国农村家庭致贫机理研究[J]. 侯亚景,周云波.  当代经济科学. 2017(02)



本文编号:33668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3668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2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