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30 03:50
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地矛盾关系日益突出的时代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成为当前土地利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其主要驱动力的揭示,不仅有利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关关系,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调整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地方性土地利用规划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坐落于闽浙交界处的福鼎市作为研究区域,在了解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等区域概况的基础上,利用2009-2015年福鼎市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通过采用相关的数学模型、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对福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进行分析研究,并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地利用变化方面,福鼎市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并且存在明显的区位差异。(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全市总体呈现出农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的趋势,并且建设用地变化速度为4.39%,明显高于农用地以及未利用地的变化速度。(2)全市土地利用正处于发展期,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由2009年的227.24上升至2015年的228.88...
【文章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福鼎市地理区位及行政区域图??
平原区则主要是由低山、丘陵、丘间盆谷和平原组成;东南沿海半岛、岛屿花岗??岩丘陵区则是由低山、丘陵、盆谷、平原和滩涂海洋组成,丘陵占绝对优势,平??原面积较少,如图2-2所示。??^?^?■高:1131??低:-7??■■■■=■■^^■^■==3?r?米??0?3.5?7?14?21??图2-2福鼎市地形图??2.1.3气候条件??福鼎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北的低纬度地带,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夏长冬短,春秋均分,四季分明。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3.61°C-18.9°C,极端最高气温38.9°C,最低气温-4.3°C。210°C的年??活动积温:低海拔地区5260°C?5600°C;高海拔地区3900°C-5300°C。无霜期27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300-220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为170天,年平均蒸发量??1326.6毫米,相对湿度79%。??11??
2.1.4水文状况??福鼎市水系发达、水力资源丰富,从北到南、由西至东构成纵横交错的水网,??并且具有面积数量相当可观的滩涂资源,如图2-3所示。其中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流共有9条,水北溪、赤溪、溪头溪、百步溪、照澜溪等5条溪??流主河道总长158.5公里,流域面积达978.3平方公里。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2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1.2万千瓦。??纖+??^^?B■内陆滩涂??^?^?塊水酣??■■水痄水面??BH沟粜??河浼水面??"5?;?,4?21千米?_麵涂??图2-3福鼎市水文状况图??2.2社会经济概况??2.2.1人口状况??截止到2015年底,福鼎市全市户籍总人口为59.43万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389.36人,其中城镇总人口为19.41万人,乡村总人口为40.02万人。??出生率为19.24%,死亡率为4.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46%。??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96—2012年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吴大放,姚漪颖,刘艳艳,刘毅华,陈绮娴,陈浩龙. 广东农业科学. 2015(06)
[2]中国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动态评价[J]. 张锐,刘友兆,丑建立.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2)
[3]不同尺度下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以常州市新北区为例[J]. 张云鹏,孙燕,王小丽,蔡玉萍. 水土保持研究. 2012(06)
[4]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 吴明发,欧名豪,廖荣浩. 水土保持研究. 2012(01)
[5]浮梁县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谢菲,舒晓波,廖富强,莫晓宇.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2)
[6]哈尔滨市城市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分析[J]. 李静,张平宇,郭蒙,关利民,刘学伟.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10(06)
[7]土地变化驱动力研究的尺度问题[J]. 严祥,蔡运龙,陈睿山,李昊. 地理科学进展. 2010(11)
[8]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及预测研究——以北京丰台区为例[J]. 赵西君,宋金平,王倩. 水土保持研究. 2008(05)
[9]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土地利用问题[J]. 周素华. 国外建材科技. 2008(04)
[10]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前景展望[J]. 邵景安,李阳兵,魏朝富,谢德体. 地球科学进展. 2007(08)
硕士论文
[1]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 尚晋波.东北财经大学 2016
[2]双鸭山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模拟研究[D]. 张博.东北农业大学 2016
[3]绵竹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 何益伟.四川农业大学 2015
[4]珠江三角洲典型城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 黄梅.中南大学 2014
[5]小城镇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 曾铁瑛.重庆大学 2011
[6]咸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分析及驱动力研究[D]. 杨李娜.西北大学 2009
[7]浮梁县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 柳炳友.江西师范大学 2009
[8]资兴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 游小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9]云南纵向岭谷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影响[D]. 姜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6
[10]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D]. 彭文甫.四川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71997
【文章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福鼎市地理区位及行政区域图??
平原区则主要是由低山、丘陵、丘间盆谷和平原组成;东南沿海半岛、岛屿花岗??岩丘陵区则是由低山、丘陵、盆谷、平原和滩涂海洋组成,丘陵占绝对优势,平??原面积较少,如图2-2所示。??^?^?■高:1131??低:-7??■■■■=■■^^■^■==3?r?米??0?3.5?7?14?21??图2-2福鼎市地形图??2.1.3气候条件??福鼎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北的低纬度地带,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夏长冬短,春秋均分,四季分明。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3.61°C-18.9°C,极端最高气温38.9°C,最低气温-4.3°C。210°C的年??活动积温:低海拔地区5260°C?5600°C;高海拔地区3900°C-5300°C。无霜期27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300-220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为170天,年平均蒸发量??1326.6毫米,相对湿度79%。??11??
2.1.4水文状况??福鼎市水系发达、水力资源丰富,从北到南、由西至东构成纵横交错的水网,??并且具有面积数量相当可观的滩涂资源,如图2-3所示。其中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流共有9条,水北溪、赤溪、溪头溪、百步溪、照澜溪等5条溪??流主河道总长158.5公里,流域面积达978.3平方公里。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2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1.2万千瓦。??纖+??^^?B■内陆滩涂??^?^?塊水酣??■■水痄水面??BH沟粜??河浼水面??"5?;?,4?21千米?_麵涂??图2-3福鼎市水文状况图??2.2社会经济概况??2.2.1人口状况??截止到2015年底,福鼎市全市户籍总人口为59.43万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389.36人,其中城镇总人口为19.41万人,乡村总人口为40.02万人。??出生率为19.24%,死亡率为4.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46%。??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96—2012年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吴大放,姚漪颖,刘艳艳,刘毅华,陈绮娴,陈浩龙. 广东农业科学. 2015(06)
[2]中国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动态评价[J]. 张锐,刘友兆,丑建立.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2)
[3]不同尺度下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以常州市新北区为例[J]. 张云鹏,孙燕,王小丽,蔡玉萍. 水土保持研究. 2012(06)
[4]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 吴明发,欧名豪,廖荣浩. 水土保持研究. 2012(01)
[5]浮梁县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谢菲,舒晓波,廖富强,莫晓宇.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2)
[6]哈尔滨市城市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分析[J]. 李静,张平宇,郭蒙,关利民,刘学伟.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10(06)
[7]土地变化驱动力研究的尺度问题[J]. 严祥,蔡运龙,陈睿山,李昊. 地理科学进展. 2010(11)
[8]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及预测研究——以北京丰台区为例[J]. 赵西君,宋金平,王倩. 水土保持研究. 2008(05)
[9]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土地利用问题[J]. 周素华. 国外建材科技. 2008(04)
[10]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前景展望[J]. 邵景安,李阳兵,魏朝富,谢德体. 地球科学进展. 2007(08)
硕士论文
[1]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 尚晋波.东北财经大学 2016
[2]双鸭山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模拟研究[D]. 张博.东北农业大学 2016
[3]绵竹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 何益伟.四川农业大学 2015
[4]珠江三角洲典型城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 黄梅.中南大学 2014
[5]小城镇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 曾铁瑛.重庆大学 2011
[6]咸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分析及驱动力研究[D]. 杨李娜.西北大学 2009
[7]浮梁县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 柳炳友.江西师范大学 2009
[8]资兴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 游小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9]云南纵向岭谷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影响[D]. 姜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6
[10]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D]. 彭文甫.四川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71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371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