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老区土地改革研究 ——以陕甘宁边区佳县为个案
发布时间:2021-08-30 06:31
中国近代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则是土地所有权。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中共中央五四指示、《中国土地法大纲》精神指导下,在老解放区领导群众开展了以实现“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土地改革,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封建、半封建剥削制度,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属于中共领导下的老解放区,其北部毗邻国统区,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驻地之一。佳县地少人多,土地集中现象比较明显,租额较高,无地、少地农民生活负担沉重。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初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采取发行土地公债征购地主长余土地,由无地少地农民承购的和平土改政策。在兼顾地主和农民利益、继续保持与中小地主统战关系的同时,适当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和平土改期间地主和农民的心态是复杂的。地主对待土地公债政策的态度分为三种:出于本能的消极对抗态度,发自内心积极支持的态度,表面积极支持、实际以求损失最小的利己态度。承购土地后贫雇农的心态有四种:第一种是积极承购,对中共和平土改政策充满感激;第二种是没有承购到好地的部分贫雇农对承购政策仍不满意;第三种是...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陕甘宁边区土地改革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资料
五、创新之处与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第一章 土改前佳县的社会经济关系
第一节 佳县的历史与自然环境
一、“铁葭州”及其历史沿革
二、地形、气候与主要农作物
第二节 土地关系
一、土地占有情况
二、租佃形式及地租率
三、土地使用
第三节 减租清算与土地关系的变化
一、地主对付减租减息的“花样”
二、查租清算
三、减租后农民生活的变化
第二章 解放战争初期的和平土改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和平土改政策
一、和平土改政策的提出
二、推行和平土改的原因
三、佳县和平土改的部署
第二节 和平土改的一般步骤
一、宣传动员
二、调查登记、订成分
三、献地与征购
四、留地与承购
第三节 各阶层的态度与反应
一、征购、献地与地主的多重考量
二、承购后贫雇民的复杂心态
第四节 地权关系的变化
一、地权关系向着有利于贫雇农的方向变化
二、地主占有较多、较好土地的状况依然存在
第五节 和平土改政策的错位与调适
一、经济改革与政治革命的张力
二、和平土改政策的调适
三、对和平土改政策的评价
第三章 土改过激化
第一节 土改新政策
一、西北局义合会议与佳县土地会议
二、土改工作领导机构及其成员构成
第二节 启发群众阶级觉悟
一、帮助群众“挖穷根”
二、群众自发找穷根
第三节 “群众要怎么办就怎么办”
一、划分阶级的办法
二、斗地富、刨底财
三、过激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第四节 义合会议后土改成效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土改整党
第一节 中共佳县党组织的建立与党员发展
一、组织创建与早期活动
二、1940年代党员发展概况
第二节 干部思想作风与组织纪律问题
一、强迫命令、脱离群众的工作方式
二、分配中的自私行为
三、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风
四、组织观念与纪律意识不强
第三节 整党审干:干部教育与群众动员
一、“关门整党”:土地会议后之反右整风
二、“开门整党”:杨家沟十二月会议后之纠“左”整顿
三、党员及群众反映
第五章 复查纠偏
第一节 纠偏政策的出台与部署
一、习仲勋与陕甘宁边区土改纠偏
二、年关会议部署纠偏工作
第二节 各阶层对土改纠偏的态度
一、暗流涌动的地主和富农
二、“翻了个空身”的贫雇农
三、心绪复杂的中农
四、里外为难的土改干部
第三节 成分纠偏
一、阶级划分办法
二、新标准下之成分复查与纠偏
第四节 全面纠偏
一、整顿贫农团、农会
二、对错斗中农的退赔
三、对错斗工商户的补偿
四、对扫地出门地主、富农及错斗致死者的安置
第六章 土地登记与土改结束
第一节 土地的调剂与抽补
一、老区土地调剂抽补办法
二、土地占有关系的再变化
第二节 财物的处理
一、分配斗争果实
二、土地附着物及窑洞的处理
第三节 确定地权
一、确定土地登记、评产评级办法
二、土地登记、评产评级之实际运作
三、土地登记、评产评级之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372257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陕甘宁边区土地改革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资料
五、创新之处与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第一章 土改前佳县的社会经济关系
第一节 佳县的历史与自然环境
一、“铁葭州”及其历史沿革
二、地形、气候与主要农作物
第二节 土地关系
一、土地占有情况
二、租佃形式及地租率
三、土地使用
第三节 减租清算与土地关系的变化
一、地主对付减租减息的“花样”
二、查租清算
三、减租后农民生活的变化
第二章 解放战争初期的和平土改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和平土改政策
一、和平土改政策的提出
二、推行和平土改的原因
三、佳县和平土改的部署
第二节 和平土改的一般步骤
一、宣传动员
二、调查登记、订成分
三、献地与征购
四、留地与承购
第三节 各阶层的态度与反应
一、征购、献地与地主的多重考量
二、承购后贫雇民的复杂心态
第四节 地权关系的变化
一、地权关系向着有利于贫雇农的方向变化
二、地主占有较多、较好土地的状况依然存在
第五节 和平土改政策的错位与调适
一、经济改革与政治革命的张力
二、和平土改政策的调适
三、对和平土改政策的评价
第三章 土改过激化
第一节 土改新政策
一、西北局义合会议与佳县土地会议
二、土改工作领导机构及其成员构成
第二节 启发群众阶级觉悟
一、帮助群众“挖穷根”
二、群众自发找穷根
第三节 “群众要怎么办就怎么办”
一、划分阶级的办法
二、斗地富、刨底财
三、过激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第四节 义合会议后土改成效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土改整党
第一节 中共佳县党组织的建立与党员发展
一、组织创建与早期活动
二、1940年代党员发展概况
第二节 干部思想作风与组织纪律问题
一、强迫命令、脱离群众的工作方式
二、分配中的自私行为
三、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风
四、组织观念与纪律意识不强
第三节 整党审干:干部教育与群众动员
一、“关门整党”:土地会议后之反右整风
二、“开门整党”:杨家沟十二月会议后之纠“左”整顿
三、党员及群众反映
第五章 复查纠偏
第一节 纠偏政策的出台与部署
一、习仲勋与陕甘宁边区土改纠偏
二、年关会议部署纠偏工作
第二节 各阶层对土改纠偏的态度
一、暗流涌动的地主和富农
二、“翻了个空身”的贫雇农
三、心绪复杂的中农
四、里外为难的土改干部
第三节 成分纠偏
一、阶级划分办法
二、新标准下之成分复查与纠偏
第四节 全面纠偏
一、整顿贫农团、农会
二、对错斗中农的退赔
三、对错斗工商户的补偿
四、对扫地出门地主、富农及错斗致死者的安置
第六章 土地登记与土改结束
第一节 土地的调剂与抽补
一、老区土地调剂抽补办法
二、土地占有关系的再变化
第二节 财物的处理
一、分配斗争果实
二、土地附着物及窑洞的处理
第三节 确定地权
一、确定土地登记、评产评级办法
二、土地登记、评产评级之实际运作
三、土地登记、评产评级之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372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372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