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链视角的中国马铃薯主粮化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6 20:17
本文以产业链为视角,研究中国马铃薯主粮化发展问题。目前,马铃薯是我国膳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备营养全面、经济效益高、耐旱、耐贫瘠、水分利用率高等优势条件,在我国已逐渐发展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头号非谷物食品和第四大主粮作物。近年来,我国开始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对马铃薯进行主粮化产品的产业性开发。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经济的持续迅猛发展,农业也更加表现出产业化、专业化和集中化的发展态势,因而更凸显出了农业产业链的关键作用。基于产业链视角对中国马铃薯主粮化问题进行研究,能够有效保障马铃薯主粮产品的经济效益,同时不断提高马铃薯主粮产品的竞争力,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及相关农产品产业链条发展,进而推进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进程。本文首先基于产业链中的生产环节、加工环节以及销售环节对中国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情况进行探讨,马铃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加工产品产量逐年增多以及消费中食用占比居高不下等因素都为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背景。其后,重点研究了中国马铃薯产业链中生产环节的马铃薯产量、单产和播种面积对马铃薯主粮化的动态发展影响以及中国马铃薯产业链中加工...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984-2014年中国马铃薯生产情况
图 3.2 2004-2014 年中国马铃薯整体生产情况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区域分布,我国国内对于马铃薯的种植已经基本形成了区域化布局的模式。不同,具体生产情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故而根据气温降水等区别为四个区域,分别为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西南一二季混作区和用区域优势形成了现有产品分开错季上市,产品互为补充的供给模式了良好的发展状态。北方一作区包括的地域主要为除了辽东半岛的东山西北部的华北地区、内蒙古地区以及陕西北部的西北地区、甘肃青二季混作区包括的地域主要为云南、贵州、四川一带;南方冬季作区江西、海南等地;中原二作区包括的地域主要有辽宁、河北、山东个生产区域都有各自的特点:北方一作区利用其先天的自然条件是我薯区域也是主要的用于加工业的马铃薯的原料产地;西南一二季作区
对的式较出其的图 3.3注各个主要产生产区域大较为简单,其大主要产先进国家相中国主要注:数据来源于中产区的播种大多数都在脱毒马铃薯产区的马铃薯相比仍有一要产区马铃薯中国国家统计局中面积和单产在干旱半干旱薯的普及率薯单产量基定的距离。薯产量占比中国统计年鉴产进行了统旱的山区地率也并未实现基本相当,各比情况统计。图 3.3地区。该地现很好。故各区域均为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J]. 杨雅伦,郭燕枝,孙君茂.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01)
[2]中国马铃薯贸易与营销策略分析[J]. 刘洋,易晓峰,罗其友,高明杰,张萌.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2)
[3]中国马铃薯主食产业化发展与展望[J]. 陈萌山,王小虎. 农业经济问题. 2015(12)
[4]北大荒马铃薯集团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 吕清晨,李明安,马力,杨庆东,于滨,张喜忠. 中国马铃薯. 2015(05)
[5]循环农业产业链主体协同发展绩效与空间异质性[J]. 颜廷武,李鹏,张俊飚. 经济地理. 2015(07)
[6]世界马铃薯消费特点与趋势[J]. 刘洋. 中国农业信息. 2015(12)
[7]马铃薯研究领域未来发展新方向分析[J]. 何英彬,高明杰,罗其友,李建平,张晴,周振亚,刘洋.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8)
[8]基于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J]. 丁家云,周正平.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5(03)
[9]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意义、瓶颈与政策建议[J]. 卢肖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10]中国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前景[J]. 罗其友,刘洋,高明杰,易晓峰. 农业展望. 2015(03)
博士论文
[1]开放环境下中国农业产业链演进研究[D]. 冯晗.浙江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马铃薯主粮化的供求调适研究[D]. 蒋晨晨.山东农业大学 2016
[2]基于贸易流向的全球农业生产网络分工地位研究[D]. 王凯.浙江大学 2015
[3]消费者偏好视角下买方抗衡势力形成机理及效应的研究[D]. 苏慧清.东北大学 2013
[4]产业链管理视角下甘肃制种产业链整合实证研究[D]. 翟慧卿.兰州交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97226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984-2014年中国马铃薯生产情况
图 3.2 2004-2014 年中国马铃薯整体生产情况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区域分布,我国国内对于马铃薯的种植已经基本形成了区域化布局的模式。不同,具体生产情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故而根据气温降水等区别为四个区域,分别为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西南一二季混作区和用区域优势形成了现有产品分开错季上市,产品互为补充的供给模式了良好的发展状态。北方一作区包括的地域主要为除了辽东半岛的东山西北部的华北地区、内蒙古地区以及陕西北部的西北地区、甘肃青二季混作区包括的地域主要为云南、贵州、四川一带;南方冬季作区江西、海南等地;中原二作区包括的地域主要有辽宁、河北、山东个生产区域都有各自的特点:北方一作区利用其先天的自然条件是我薯区域也是主要的用于加工业的马铃薯的原料产地;西南一二季作区
对的式较出其的图 3.3注各个主要产生产区域大较为简单,其大主要产先进国家相中国主要注:数据来源于中产区的播种大多数都在脱毒马铃薯产区的马铃薯相比仍有一要产区马铃薯中国国家统计局中面积和单产在干旱半干旱薯的普及率薯单产量基定的距离。薯产量占比中国统计年鉴产进行了统旱的山区地率也并未实现基本相当,各比情况统计。图 3.3地区。该地现很好。故各区域均为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J]. 杨雅伦,郭燕枝,孙君茂.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01)
[2]中国马铃薯贸易与营销策略分析[J]. 刘洋,易晓峰,罗其友,高明杰,张萌.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2)
[3]中国马铃薯主食产业化发展与展望[J]. 陈萌山,王小虎. 农业经济问题. 2015(12)
[4]北大荒马铃薯集团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 吕清晨,李明安,马力,杨庆东,于滨,张喜忠. 中国马铃薯. 2015(05)
[5]循环农业产业链主体协同发展绩效与空间异质性[J]. 颜廷武,李鹏,张俊飚. 经济地理. 2015(07)
[6]世界马铃薯消费特点与趋势[J]. 刘洋. 中国农业信息. 2015(12)
[7]马铃薯研究领域未来发展新方向分析[J]. 何英彬,高明杰,罗其友,李建平,张晴,周振亚,刘洋.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8)
[8]基于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J]. 丁家云,周正平.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5(03)
[9]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意义、瓶颈与政策建议[J]. 卢肖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10]中国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前景[J]. 罗其友,刘洋,高明杰,易晓峰. 农业展望. 2015(03)
博士论文
[1]开放环境下中国农业产业链演进研究[D]. 冯晗.浙江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马铃薯主粮化的供求调适研究[D]. 蒋晨晨.山东农业大学 2016
[2]基于贸易流向的全球农业生产网络分工地位研究[D]. 王凯.浙江大学 2015
[3]消费者偏好视角下买方抗衡势力形成机理及效应的研究[D]. 苏慧清.东北大学 2013
[4]产业链管理视角下甘肃制种产业链整合实证研究[D]. 翟慧卿.兰州交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97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397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