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跨域治理下的扶贫协作何以优化?——基于粤桂扶贫协作的图景变迁

发布时间:2021-11-10 08:32
  跨域治理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理论,扶贫协作亦是精准扶贫领域的重大课题,如何在跨域中达成到扶贫共赢的研究屡见不鲜。我国的省域扶贫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最初的扶贫效果呈现的是边际效率递减效应,扶贫绩效出现明显的偏差。跨域扶贫协作是东西协作、对口帮扶之后的概念升华,其致力于省域互助共赢和区域协调发展。把攻坚扶贫与跨域治理有机整合起来,探究精准扶贫与区域共荣的治理机制是值得探讨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基于已有文献关于跨域治理和扶贫协作的研究,依循国外学者关于SFIC模型的研究,进行适当修正,提出"初始条件—政策牵引—催化领导—协作过程—监督问责"的分析框架,尝试调适纠偏、重建协作机制。同时,文章以粤桂扶贫协作为案例,通过梳理其跨越"政策—组织—工具"时序的图景变迁,描绘了跨域扶贫协作实践的"中国真实场景",再现了跨域扶贫协作过程。以此,希冀为未来的跨域扶贫协作理论探索和实践进程抛砖引玉。 

【文章来源】:兰州学刊. 2020,(03)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跨域治理下的扶贫协作何以优化?——基于粤桂扶贫协作的图景变迁


基于SFIC框架修正模型

来源,文件,作者,资料


“本位”政策倾斜。随着扶贫协作工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协作框架和协议更加全面,把区域发展和扶贫结合起来,协作领域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不再是广东单方面扶持广西,而同时充分发挥广西的资源优势,助力广东的发展。新时期,扶贫政策优势体现在三个新的方面:一是《粤桂扶贫协作优惠政策》的发布,是广西为了吸引广东省人、才、物的投资优势,而提出针对广东省在企业所得税、制造业企业项目补助、设立金融机构补助、物流企业投资奖励等13个方面的优惠政策,这无疑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二是粤桂工商联扶贫协作行动对接会的开展折射出充分发挥各级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汇聚多方合力、共同参与扶贫”的“大扶贫”工作机制;三是《粤桂扶贫协作和区域合作工作清单(省级层面)》的颁发,从政策法规层面为扶贫协作提供了保障机制。(三)催化领导—纵向主导向多元参与的授权中央政府主导时期,负责部门主要有中央政府和国家扶贫办参与,纵向自上而下的领导方式,必然带有官僚主义的特征。尽管对口帮扶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但是并没有具体的要求,刚性约束不足。由于信息不对称,一些援助计划“失灵”。广东省之前援助广西的扶贫开发项目多为一些交通沿线的村庄,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占用了一些基础设施更差、自然环境恶劣的贫困山村的扶贫资源,也偏离了“精准扶贫”的目标。“双向协作”阶段,粤桂两省加强对话,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商后就选择了投入重点,在与援助地的沟通基础上,以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为重点,带动受援地薄弱图2粤桂扶贫协作图景变迁资料来源:作者整理文件自制。161

来源,作者,资料,工商联


发展的领域。同时,广西也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环境优势为广东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广西也多次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广东的企业进行投资,引进优秀人才等措施。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广西的扶贫主体在不断扩大,工商联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定期开展扶贫行动对接会,探索省域层面工商联结对帮扶模式。其中“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是一个有意义的探索,积极发挥民营企业生力军作用,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协作,致力于打造成为跨省扶贫协作的新模式①。(四)协作过程—信念基础向制度建立的进阶粤桂扶贫协作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最初的扶贫,协作的过程比较僵化,多为“命令—执行”式的工作机制,而非协调性的过程。首先,“十二五”规划期间,两省高层领导进行会面磋商,达成协议,到正式签订文件。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初步建立了信任机制,形成两省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定期互访,对具体协作事宜进行洽谈。其次,初步建立对接机制,除了扶贫办等专门单位进行对接,还包括财务处、发改委、教育、商务等协作领域的组织进行对接,共同推进专项工作。再次,共同编纂粤桂扶贫协作规划和具体工作执行计划,并做好定期总结。注重对扶贫工作的绩效考核。最后,通过前期的工作,会形成初步的成果,这些成果推进了长效机制的建立。建立粤桂扶贫协作联席图3粤桂扶贫协作组织升级一览资料来源:作者自制。261①广东省工商联:《粤桂工商联举行扶贫协作行动对接活动》,2018年6月21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方脱贫攻坚的典型模式与经验启示——基于闽粤桂黔的经验总结[J]. 王峥,邹知言,郭蕾.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7(02)
[2]精准扶贫政策清单治理的价值之维与执行逻辑[J]. 陈浩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3]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历史演变和扶贫实践研究反思[J]. 申秋.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7(01)
[4]两广扶贫协作 经济深度融合[J]. 田建川,徐海涛.  小康. 2016(28)
[5]精准扶贫主体行为逻辑与作用机制研究[J]. 庄天慧,陈光燕,蓝红星.  广西民族研究. 2015(06)
[6]地方政府跨域治理的ISGPO模型[J]. 朱春奎,申剑敏.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7]跨行政区划政府协同扶贫攻坚初探[J]. 杨文军.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4(02)
[8]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地区对口帮扶效应研究[J]. 席建国.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9)
[9]政府跨域治理的缘起、系统属性和协同评价[J]. 曹堂哲.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05)
[10]集中连片特困区跨域公共事务治理模式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J]. 蒋辉.  甘肃社会科学. 2012(05)

博士论文
[1]跨域治理视角下的长三角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 申剑敏.复旦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86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486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6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