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对牧户减畜行为的激励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5 04:35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自实施以来有效改善了草原生态和牧民生活。为探究补奖政策对牧户放养规模的影响,本研究对内蒙古自治区6个旗县、119户牧户进行实地调查,所得数据采用OLS回归与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究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对牧户减畜行为的激励效应。结果表明: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的实施对牧户整体产生显著激励作用,激励程度与补奖标准呈正相关,即补奖标准越高激励效应越强;激励效应在不同牧户间由于受牧户心理载畜率的影响差异很大,牧户心理载畜率与政策规定载畜率间的差异越大政策激励效应越低。
【文章来源】: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0,(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内蒙古自治区2010—2016年草原超载过牧率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牧户减畜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内蒙古260户牧户的调查[J]. 王海春,高博,祁晓慧,乔光华. 农业经济问题. 2017(12)
[2]基于减畜机会损失差异化的草原生态补奖标准分析[J]. 韦惠兰,祁应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05)
[3]牧民视角下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畜平衡及禁牧补奖标准研究——以锡林郭勒盟为例[J]. 祁晓慧,高博,王海春,周杰,乔光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5)
[4]草原生态补偿: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和依据[J]. 胡振通,孔德帅,靳乐山.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11)
[5]草原生态补偿政策与牧民的可能选择[J]. 靳乐山,胡振通. 改革. 2014(11)
[6]草畜平衡补偿政策的受偿主体差异性探析——不同规模牧户草畜平衡差异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J]. 李金亚,薛建良,尚旭东,李秉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11)
[7]北方草原牧户心理载畜率与草畜平衡模式转移研究[J]. 侯向阳,尹燕亭,运向军,李西良,丁勇. 中国草地学报. 2013(01)
[8]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实证研究[J]. 巩芳,长青,王芳,刘鑫.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12)
[9]从承包到“再集中”——中国北方草原环境保护政策分析[J]. 王晓毅. 中国农村观察. 2009(03)
[10]牧区草地退化问题的实证分析[J]. 张瑞荣,申向明. 农业经济问题. 2008(S1)
硕士论文
[1]借贷对牧户养殖收入的影响研究[D]. 郝悦.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17411
【文章来源】: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0,(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内蒙古自治区2010—2016年草原超载过牧率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牧户减畜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内蒙古260户牧户的调查[J]. 王海春,高博,祁晓慧,乔光华. 农业经济问题. 2017(12)
[2]基于减畜机会损失差异化的草原生态补奖标准分析[J]. 韦惠兰,祁应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05)
[3]牧民视角下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畜平衡及禁牧补奖标准研究——以锡林郭勒盟为例[J]. 祁晓慧,高博,王海春,周杰,乔光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5)
[4]草原生态补偿:草畜平衡奖励标准的差别化和依据[J]. 胡振通,孔德帅,靳乐山.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11)
[5]草原生态补偿政策与牧民的可能选择[J]. 靳乐山,胡振通. 改革. 2014(11)
[6]草畜平衡补偿政策的受偿主体差异性探析——不同规模牧户草畜平衡差异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J]. 李金亚,薛建良,尚旭东,李秉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11)
[7]北方草原牧户心理载畜率与草畜平衡模式转移研究[J]. 侯向阳,尹燕亭,运向军,李西良,丁勇. 中国草地学报. 2013(01)
[8]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实证研究[J]. 巩芳,长青,王芳,刘鑫.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12)
[9]从承包到“再集中”——中国北方草原环境保护政策分析[J]. 王晓毅. 中国农村观察. 2009(03)
[10]牧区草地退化问题的实证分析[J]. 张瑞荣,申向明. 农业经济问题. 2008(S1)
硕士论文
[1]借贷对牧户养殖收入的影响研究[D]. 郝悦.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17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517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