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乡村振兴进程中脱贫攻坚的成效利用与经验传递

发布时间:2021-12-10 00:33
  脱贫攻坚旨在促进贫困乡村全面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解构制约乡村发展的多重障碍。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要系统总结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支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厘清"贫与非贫""农与非农"的治理边界,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将国家统一部署与地方实际相结合。从实施方略、要素支撑和组织领导制度三个方面,巩固、扩大和提升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向农村地区积极推广脱贫攻坚中积累的经验,建立消除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统筹推进包括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加快补齐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短板,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7(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与学术回顾
二、利用脱贫攻坚经验促进乡村振兴应把握的重点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二)处理好可持续脱贫与农村均衡发展的关系
    (三)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三、乡村振兴中利用脱贫经验与成效的领域与策略
    (一)推动脱贫攻坚在实施方略上的成效利用及经验传递
        1.以产业扶贫的经验成效助推产业振兴
            (1)持续扶持种植养殖业发展。
            (2)壮大与提升手工业、加工业及光伏产业。
            (3)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服务业。
        2.以生态扶贫和贫困村村容村貌整治的成功实践推进生态振兴
            (1)借鉴生态扶贫经验促进生态振兴。
            (2)学习贫困村环境整治做法推进生态振兴。
        3.以智志双扶的脱贫经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1)坚持智志双扶推动精神文化振兴。
            (2)利用文化扶贫精髓推动文化振兴。
        4.以党建促脱贫的成功实践推进组织振兴
        5.以加强贫困地区民生建设的经验成效助推农村民生建设
            (1)持续加强教育扶持。
            (2)提升农村医疗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3)推进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建设。
            (4)继续坚持社会保障兜底的政策。
            (5)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二)推动要素支撑方面成效利用与经验传递
        1.多方面保障资金投入
        2.建立多渠道的人才支撑体系
        3.完善科技支撑的配套政策
    (三)推动组织领导制度方面成效利用与经验传递
        1.持续加强党的领导与责任落实
        2.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3.完善多种力量参与的帮扶机制
        4.坚持严格的监督管理与考核制度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俗·遗产·旅游: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J]. 徐新建,孙九霞,李菲.  西北民族研究. 2020(02)
[2]2020年后的贫困及反贫困:回顾、展望与建议[J]. 杨力超,Robert Walker.  贵州社会科学. 2020(02)
[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逻辑、现状和对策[J]. 刘焕,秦鹏.  中国行政管理. 2020(01)
[4]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逻辑关系、内涵与重点内容[J]. 汪三贵,冯紫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5]中国扶贫现状与演进以及2020年后的扶贫愿景和战略重点[J]. 陈志钢,毕洁颖,吴国宝,何晓军,王子妹一.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1)
[6]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发展战略的阶段性演变及其理论总结[J]. 黄少安.  经济研究. 2018(12)
[7]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及有机衔接路径研究[J]. 庄天慧,孙锦杨,杨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12)
[8]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创新和实现路径[J]. 张海鹏,郜亮亮,闫坤.  中国农村经济. 2018(11)
[9]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根本遵循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J]. 韩俊.  管理世界. 2018(08)
[10]乡村振兴战略下对精准扶贫的再思考[J]. 徐虹,王彩彩.  农村经济. 2018(03)



本文编号:3531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531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0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