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4 02:34
土地资源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载体和劳动对象,是城市开发建设活动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对土地资源载负能力的研究,是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衡量其区域内国土资源能够进行开发利用的程度,并评判土地资源健康发展的状态,为后续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和对策。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西安的土地资源开发建设活动不断发力,使土地资源的载负压力不断增强。本文以西安市为研究区,梳理了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相关概念、理论和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参考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对土地资源承载力概念的理解;以耕地协调性、建设用地协调性、生态用地协调性三个角度构建西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结合西安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等级划分;以熵值模型、模糊数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为测算模型,并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制图功能,对西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差异和各驱动因素的贡献程度进行探测;分析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特征的差异性和驱动因素间贡献程度的时空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来看,西安市土地资源载负压力适中,土地资源承载力与相关要素之间协调程度不强,造成土地资源的载负能力整体不高,处于中度承载力水平,...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地理探测器原理
判断两
图2.3两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交互作用的类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研究[J]. 杨瑾,左坤,崔斌,雷花.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2]基于承压施压耦合曲线的城市土地承载力评价——以浙江省32个城市为例[J]. 靳亚亚,靳相木,李陈. 地理研究. 2018(06)
[3]中国旅游业绿色增长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田磊,张宗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1)
[4]基于生态文明的半干旱区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J]. 双文元. 中国农学通报. 2017(25)
[5]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J]. 杨亮洁,杨永春. 生态学报. 2017(20)
[6]基于SEP模型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J]. 黄宇驰,苏敬华,吕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S1)
[7]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以宁国市为例[J]. 温亮,游珍,林裕梅,王秀芬,陈金辉.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3)
[8]面向空间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J]. 贾克敬,张辉,徐小黎,祁帆.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3)
[9]基于修正层次分析法模型的海岛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评价:以舟山市为例[J]. 张红,张毅,张洋,周鹏. 中国软科学. 2017(01)
[10]山西省土地高效利用评价研究[J]. 杜娟,王闰平.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1)
博士论文
[1]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研究[D]. 孙茜.河南理工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靖安县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 丁丹青.江西农业大学 2017
[2]河口流域生态环境管理与预报评价系统的构建与实现[D]. 张小伟.中国海洋大学 2014
[3]基于AHP-熵值法的税源风险评估研究[D]. 陈海峰.厦门大学 2014
[4]两型社会视角下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D]. 谢强莲.湖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49656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地理探测器原理
判断两
图2.3两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交互作用的类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研究[J]. 杨瑾,左坤,崔斌,雷花.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2]基于承压施压耦合曲线的城市土地承载力评价——以浙江省32个城市为例[J]. 靳亚亚,靳相木,李陈. 地理研究. 2018(06)
[3]中国旅游业绿色增长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田磊,张宗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1)
[4]基于生态文明的半干旱区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J]. 双文元. 中国农学通报. 2017(25)
[5]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J]. 杨亮洁,杨永春. 生态学报. 2017(20)
[6]基于SEP模型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J]. 黄宇驰,苏敬华,吕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S1)
[7]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以宁国市为例[J]. 温亮,游珍,林裕梅,王秀芬,陈金辉.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3)
[8]面向空间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J]. 贾克敬,张辉,徐小黎,祁帆.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3)
[9]基于修正层次分析法模型的海岛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评价:以舟山市为例[J]. 张红,张毅,张洋,周鹏. 中国软科学. 2017(01)
[10]山西省土地高效利用评价研究[J]. 杜娟,王闰平.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1)
博士论文
[1]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研究[D]. 孙茜.河南理工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靖安县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 丁丹青.江西农业大学 2017
[2]河口流域生态环境管理与预报评价系统的构建与实现[D]. 张小伟.中国海洋大学 2014
[3]基于AHP-熵值法的税源风险评估研究[D]. 陈海峰.厦门大学 2014
[4]两型社会视角下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D]. 谢强莲.湖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49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549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