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8 23:42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实现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是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流平原等地区,而高原丘陵地区机械化程度水平则相对较低,同时还存在区域差异化、地区发展失衡的现状。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中依然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机械化设备投入差异化、专业技术人才缺失等,如何进一步提高隆回县农业机械化的程度及水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为此,本文选择隆回县作为研究目标,审视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发展方向等,一是对农业机械化在具体地区的技术推广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二是可进一步总结隆回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经验、不断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搜集农业机械化相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对象及目标进行实地访查,得到更加翔实的材料。然...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步入黄金时期
1.2.2 农业机械化是隆回县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1.2.3 农业机械化是农村经济发展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1.2.4 涉农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扶持“三农”政策的有效途径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隆回县农业机械发展历程及现状
2.1 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2.1.1 萌芽发展阶段
2.1.2 徘徊停滞阶段
2.1.3 自主发展阶段
2.1.4 政策扶持发展阶段
2.2 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2.2.1 农机化系统机构及人员
2.2.2 农机化服务组织及人员
2.2.3 农业机械拥有量
2.2.4 农机化作业情况
2.2.5 农机化管理服务与经营效益情况
2.2.6 农业生产燃油消耗情况
第三章 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小农经营
3.1.1 地块零碎
3.1.2 农机装备结构不尽合理
3.1.3 机械化认识不足
3.2 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3.2.1 农机化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3.2.2 农机补贴缺口大
3.3 农机服务一体化建设有待加强
3.3.1 对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认识不足
3.3.2 农机库房建设用地难以解决
3.3.3 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仍显不够
3.3.4 管理机制亟待规范完善
3.3.5 合作社人才普遍匮乏
第四章 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有利因素
4.1.1 政府高度重视已成为隆回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障
4.1.2 农机合作组织的不断壮大已成为隆回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途径
4.1.3 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种粮效益依然低下等因素,成为倒逼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动力
4.1.4 经济条件的显著变化奠定了隆回农业机械化的经济基础
4.1.5 社会的支持与认同奠定了隆回农机化发展的基础
4.2 不利因素
4.2.1 自然环境限制了大中型机械的使用
4.2.2 耕地碎片化制约了农业机械的使用
4.2.3 劳动力因素
4.2.4 农机产品种类不全,适应面窄
4.2.5 农机推广及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期待强化
第五章 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启示-以安徽为例
5.1 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5.1.1 农业机械化装备总量持续增长
5.1.2 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5.1.3 农业机械化发展形成区域化的新格局
5.1.4 农机化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
5.2 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5.2.1 调整了农机装备结构
5.2.2 加强了农机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5.2.3 进一步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5.2.4 健全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体系
第六章 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6.1 确立长期发展目标
6.2 把握基本原则
6.2.1 坚持因地制宜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6.2.2 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协调发展相结合
6.2.3 坚持技术创新与完善机制相结合
6.2.4 坚持市场引导与政府扶持相结合
6.3 明确发展重点
6.3.1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6.3.2 做强优势大宗作物生产机械化
6.3.3 加强农业生产机械化政策扶持
6.3.4 发展特色农业机械产业
6.3.5 完善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模式
6.4 落实具体措施
6.4.1 完善农业机械化法规体系
6.4.2 加大农业劳动者的培训力度
6.4.3 完善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
6.4.4 合理区域布局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思考[J]. 葛志华. 中国合作经济. 2018(02)
[2]小农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东坡实践[J]. 王蔷. 当代县域经济. 2018(02)
[3]关于隆回县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思考[J]. 刘祖中. 时代农机. 2017(11)
[4]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施威,孙梦迪,曹成铭. 农机化研究. 2016(11)
[5]高青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建议[J]. 张洪. 当代农机. 2016(10)
[6]湖南西部县域农村土地流转状况、困境及对策——基于隆回县277份调查问卷[J]. 贺文华.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6(03)
[7]农村人力资本、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门槛模型分析[J]. 龙慧,胡志高,龚星文. 北方园艺. 2016(03)
[8]农业产业化与农业机械化关系之我见[J]. 刘晓明.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5(12)
[9]试论加快机耕道建设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J]. 杨义文. 农技服务. 2015(06)
[10]农业机械化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实证分析[J]. 王术,刘一明. 农机化研究. 2015(04)
硕士论文
[1]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D]. 李玉龙.湖南农业大学 2012
[2]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 陈金虎.长江大学 2012
[3]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的研究[D]. 孙福.安徽农业大学 2009
[4]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改革研究[D]. 高健.山东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77502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步入黄金时期
1.2.2 农业机械化是隆回县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1.2.3 农业机械化是农村经济发展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1.2.4 涉农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扶持“三农”政策的有效途径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隆回县农业机械发展历程及现状
2.1 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2.1.1 萌芽发展阶段
2.1.2 徘徊停滞阶段
2.1.3 自主发展阶段
2.1.4 政策扶持发展阶段
2.2 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2.2.1 农机化系统机构及人员
2.2.2 农机化服务组织及人员
2.2.3 农业机械拥有量
2.2.4 农机化作业情况
2.2.5 农机化管理服务与经营效益情况
2.2.6 农业生产燃油消耗情况
第三章 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小农经营
3.1.1 地块零碎
3.1.2 农机装备结构不尽合理
3.1.3 机械化认识不足
3.2 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3.2.1 农机化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3.2.2 农机补贴缺口大
3.3 农机服务一体化建设有待加强
3.3.1 对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认识不足
3.3.2 农机库房建设用地难以解决
3.3.3 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仍显不够
3.3.4 管理机制亟待规范完善
3.3.5 合作社人才普遍匮乏
第四章 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有利因素
4.1.1 政府高度重视已成为隆回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障
4.1.2 农机合作组织的不断壮大已成为隆回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途径
4.1.3 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种粮效益依然低下等因素,成为倒逼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动力
4.1.4 经济条件的显著变化奠定了隆回农业机械化的经济基础
4.1.5 社会的支持与认同奠定了隆回农机化发展的基础
4.2 不利因素
4.2.1 自然环境限制了大中型机械的使用
4.2.2 耕地碎片化制约了农业机械的使用
4.2.3 劳动力因素
4.2.4 农机产品种类不全,适应面窄
4.2.5 农机推广及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期待强化
第五章 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启示-以安徽为例
5.1 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5.1.1 农业机械化装备总量持续增长
5.1.2 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5.1.3 农业机械化发展形成区域化的新格局
5.1.4 农机化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
5.2 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5.2.1 调整了农机装备结构
5.2.2 加强了农机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5.2.3 进一步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5.2.4 健全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体系
第六章 隆回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6.1 确立长期发展目标
6.2 把握基本原则
6.2.1 坚持因地制宜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6.2.2 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协调发展相结合
6.2.3 坚持技术创新与完善机制相结合
6.2.4 坚持市场引导与政府扶持相结合
6.3 明确发展重点
6.3.1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6.3.2 做强优势大宗作物生产机械化
6.3.3 加强农业生产机械化政策扶持
6.3.4 发展特色农业机械产业
6.3.5 完善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模式
6.4 落实具体措施
6.4.1 完善农业机械化法规体系
6.4.2 加大农业劳动者的培训力度
6.4.3 完善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
6.4.4 合理区域布局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思考[J]. 葛志华. 中国合作经济. 2018(02)
[2]小农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东坡实践[J]. 王蔷. 当代县域经济. 2018(02)
[3]关于隆回县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思考[J]. 刘祖中. 时代农机. 2017(11)
[4]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施威,孙梦迪,曹成铭. 农机化研究. 2016(11)
[5]高青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建议[J]. 张洪. 当代农机. 2016(10)
[6]湖南西部县域农村土地流转状况、困境及对策——基于隆回县277份调查问卷[J]. 贺文华.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6(03)
[7]农村人力资本、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门槛模型分析[J]. 龙慧,胡志高,龚星文. 北方园艺. 2016(03)
[8]农业产业化与农业机械化关系之我见[J]. 刘晓明.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5(12)
[9]试论加快机耕道建设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J]. 杨义文. 农技服务. 2015(06)
[10]农业机械化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实证分析[J]. 王术,刘一明. 农机化研究. 2015(04)
硕士论文
[1]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D]. 李玉龙.湖南农业大学 2012
[2]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 陈金虎.长江大学 2012
[3]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的研究[D]. 孙福.安徽农业大学 2009
[4]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改革研究[D]. 高健.山东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77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577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