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地方生态扶贫内在循环机制的优化——基于贵州省扶贫实践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1 01:16
  生态扶贫并非是若干政策的机械组合,而是多种政策举措、多方社会力量、多个措施对象形成的复杂系统,其内部各环节之间的互动构成了生态扶贫的内在循环机制。生态扶贫内在循环主要由生态资源、经济效益与脱贫成效三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两两之间都存在相应转化机制,提高各部分之间的转换效率将加强生态扶贫内在循环,从而利于生态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推进。基于贵州省多地实践调研的经验总结,本文提出当前可从以下途径优化生态扶贫内生循环机制,提升各部分间转换效率,以期实现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的双赢。第一,提高生态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变现,具体措施包括合理构建主导生态产业体系,以及延长产业价值链与加强产业间协同;第二,创新生态建设参与激励,宏观上结合生态补偿、生态产业发展等措施为参与生态建设的贫困人口提供相应报酬,微观上善于利用正向激励机制提高民众的环保自觉性;第三,推动生态搬迁以腾置资源,抓好"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个环节的要点以保障迁出地生态资源恢复和移民脱贫致富两大目标的实现。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地方生态扶贫内在循环机制的优化——基于贵州省扶贫实践的研究


生态扶贫系统的内生动力循环机制

生态产业,要素结构,生态资源


发展生态产业是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并进一步用于减贫开发的必经之路,地方政府如何选取合理的生态产业是进行生态扶贫内生循环的出发点。首先,地方政府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主导生态产业。主导生态产业的确定不仅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地方生态资源的比较优势、产业的生态性及经济性等,也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外部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对外招商引资企业情况等。由于不同生态资源间的关联性较强,地方往往会有多种具备比较优势的生态资源,因此可围绕一至两种主导生态产业构建起主导生态产业体系。同时在具体实践中,主导生态产业体系的确定往往伴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整体调整(图2)。案例一:贵州省主导生态产业体系选择案例

路线图,生态产业,路线,生态资源


为了提升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需要探索更加多元化的产业发展途径,尽可能挖掘生态资源可能实现的各类价值,延长产业价值链和加强产业间协同是两条重要产业发展途径。一方面,成熟的生态产业体系应当以特色种养业为基础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基于初级农产品的现代化加工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有效的多方合作模式发展,延长产业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并打造品牌、增加配套服务以提升产业的成熟度。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各生态产业间的互相协同、互相促进,形成健康运行的生态产业体系,从对生态资源的低效利用中走出,为生态资源的维护打造经济基础(图3)。案例二:P市及K县基于本地特色种养业延长产业链的案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保护边界、社会资本与贫困县农村收入差异[J]. 宋文飞,韩先锋.  财经科学. 2020(03)
[2]精准扶贫与生态补偿的对接机制及典型途径——基于林业的案例分析[J]. 刘春腊,徐美,周克杨,曾凡超,刘子明.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5)
[3]绿色发展下生态扶贫[J]. 雷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4]生态扶贫研究综述[J]. 陈甲,刘德钦,王昌海.  林业经济. 2017(08)
[5]保护生态与精准脱贫的双赢之策——林业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综述[J]. 焦玉海,杨洁.  经济林研究. 2017(02)
[6]生态补偿式扶贫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 耿翔燕,葛颜祥.  贵州社会科学. 2017(04)
[7]“精准扶贫”背景下重点生态功能区市场化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创新[J]. 赵宁.  行政科学论坛. 2017(02)
[8]中国生态移民效益评估研究综述[J]. 贾耀锋.  资源科学. 2016(08)
[9]生态扶贫内涵及其运行模式研究[J]. 沈茂英,杨萍.  农村经济. 2016(07)
[10]生态文明内在本质的理论阐释——一个基于生态经济视角的分析[J]. 张胜旺.  生态经济. 2016(07)



本文编号:3581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581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6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