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民国时期江南农民家庭的“新耕织结构”初探

发布时间:2022-01-13 08:34
  江南地区是近代工业化发展较迅速的地区,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农民务工潮和一个初步的、有一定层级的劳动力市场。本文通过分析30-40年代农家抽样调查的资料,发现江南地区农户职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男耕女工”的劳动力使用方式成为一种新现象,但并不意味着农户脱离了家庭和农业生产,它只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过渡性特征,笔者概括为区域工业化下的“新耕织结构”。笔者重点分析了这种新耕织结构的产生原因和内在机理。城市工业的扩张程度和劳动力使用的性别结构是影响劳动力需求的重要一方。而对于江南地区,后者更为重要,轻工业倚重、劳动密集型的工业结构直接导致工厂集中使用女工,农妇进厂做工已相当普遍。可以想象在工业部门,入城的男性劳动力预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虽说城市其他部门有对男性劳动力有较为充裕的需求,但城市其他正规部门远不及新式工业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而数量庞大的非正规行业的待遇和福利远不及城市的正规部门,江南人很少在城市的非正规行业入职。这种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实际上依赖农村劳动力对于城乡收益的比较。男性在江南的城市里面临这样的雇佣市场状况时,更有可能留在农村务农。由于所涉及的数据组无连续且相互对应的,笔...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民国时期江南农民家庭的“新耕织结构”初探


928-1934年上海市轻重工业劳动力使用性别结构变化

分布图,性别结构,吴县,工厂


图 3.2 吴县城区工厂工人性别结构分布图①根据 40 年代满铁上海事务所的调查②,常州(武进)的 21 个纺织工厂中男工总 1868 人,女工总计 6528 人,个别工厂存在男工多于女工的情况。以常州地区的业结构判断,本地妇女应比农村中男性更多地转变为工厂工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乡村社会小农家庭女性的经济贡献及其决定因素[J]. 李楠,李亚婧.  社会. 2017(04)
[2]民国中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算及区域差异研究——基于卜凯的中国农家调查数据[J]. 胡浩,郑微微.  中国农史. 2014(03)
[3]近代上海人力资本市场的分割与流动[J]. 曾凡.  经济研究导刊. 2013(30)
[4]近代农民离村决定因素的再讨论:一个历史计量学的视角[J]. 李楠.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3 (02)
[5]中国近代工业与城乡人口流动[J]. 戴鞍钢.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6]农民家庭行为、产量选择与中国经济史上的谜题——一个考察中国未能发生工业革命的微观视角[J]. 赵红军.  社会科学. 2010(01)
[7]近代江南地区劳动力市场层次与劳动力循环[J]. 马俊亚.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2(03)
[8]近代苏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整体评价(1912─1937)[J]. 周中建.  中国农史. 2001(03)
[9]20世纪20~30年代苏南农村结构性社会流动探析——以无锡县为例[J]. 许晓青.  近代中国. 2001(00)
[10]也论近代农民离村原因——兼与王文昌同志商榷[J]. 彭南生.  历史研究. 1999(06)

博士论文
[1]江南乡村社会的近代转型研究[D]. 汪效驷.苏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860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5860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3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