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指数的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以石羊河流域武威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18 02:55
为评价石羊河流域治理工程实施的成效,本文选用流域重点区域——武威市作为研究区,在综合考虑武威市土地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利用遥感数据,借助GIS和RS技术,选取土壤侵蚀、土壤荒漠化、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盐渍化4个指数,构建武威市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各指数,得到1995、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的土地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数据,并对其时空演变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武威市土地生态敏感性整体呈现西南低、东北高、渐进式的分布格局,随时间推移,部分中、强度敏感性土地转变为轻、微度敏感性土地,总体上敏感性有所降低;(2)武威市50%以上的土地其敏感性变化频次处于较低水平,未发生大规模的高频转化现象,不同地物类型之间频次差异明显,而内部分布相对集中;(3)武威市90%以上的土地变化趋势为稳定不变或波动变化模式,局部地区为波动下降或波动上升模式,整体而言土地恢复面积大于退化面积,土地生态环境趋于良好;(4)武威市土地生态敏感性波动范围在0~1.8,处于不稳定状态,经历了1995—2005年先恶化、2005—2018年逐步恢复的过程,表明石羊河流域治理工程...
【文章来源】:生态学杂志. 2020,39(09)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数据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2 研究方法
2.1 评价体系构建
2.2 评价指数计算
2.2.1 土壤侵蚀
2.2.2 土壤荒漠化
2.2.3 土壤含水量
2.2.4 土壤盐渍化
2.2.5 土地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方法
2.3 土地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评价方法
2.3.1 土地生态敏感性变化频次分析
2.3.2 土地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模式分析
2.3.3 土地生态敏感地带性变化规律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地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格局
3.2 土地生态敏感性变化频次特征
3.3 土地生态敏感性变化模式分析
3.4 土地生态敏感地带性变化评价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标准化流量指数(SDI)的石羊河流域水文干旱特征[J]. 李玲萍,卢泰山,刘明春,胡丽莉,王素萍. 中国沙漠. 2020(04)
[2]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n soil moisture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a meta-analytical approach[J]. Bowei Yu,Gaohuan Liu,Qingsheng Li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20(02)
[3]石羊河流域自然植被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约束效应[J]. 高超,赵军,王玉纯,金贵峻,王建邦,胡秀芳. 生态学报. 2020(09)
[4]基于SRP模型的石羊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J]. 贾晶晶,赵军,王建邦,高超,常若莹.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1)
[5]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以来民勤绿洲生态变化分析[J]. 赵明瑞,彭祥荣,徐天军,李超超.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0)
[6]基于空间距离指数的中国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以石羊河流域为例[J]. 李振亚,魏伟,周亮,郭泽呈,颉斌斌,周俊菊. 生态学报. 2019(20)
[7]2001-2018年石羊河流域植被变化及其对流域管理的启示[J]. 任立清,冉有华,任立新,谭美宝. 冰川冻土. 2019(05)
[8]2005—2015年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分异[J]. 王蓓,赵军,仲俊涛. 干旱区研究. 2019(02)
[9]基于变异系数法的灵宝市土地生态敏感性分析[J]. 吴昆,彭红霞,李江风,陈万旭. 湖北农业科学. 2018(14)
[10]基于NPP的石羊河流域环境治理工程成效评价[J]. 李传华,赵军,师银芳,魏伟. 干旱区研究. 2018(05)
博士论文
[1]吉林西部土地生态环境安全研究[D]. 赵凤琴.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30351
【文章来源】:生态学杂志. 2020,39(09)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数据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2 研究方法
2.1 评价体系构建
2.2 评价指数计算
2.2.1 土壤侵蚀
2.2.2 土壤荒漠化
2.2.3 土壤含水量
2.2.4 土壤盐渍化
2.2.5 土地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方法
2.3 土地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评价方法
2.3.1 土地生态敏感性变化频次分析
2.3.2 土地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模式分析
2.3.3 土地生态敏感地带性变化规律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地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格局
3.2 土地生态敏感性变化频次特征
3.3 土地生态敏感性变化模式分析
3.4 土地生态敏感地带性变化评价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标准化流量指数(SDI)的石羊河流域水文干旱特征[J]. 李玲萍,卢泰山,刘明春,胡丽莉,王素萍. 中国沙漠. 2020(04)
[2]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n soil moisture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a meta-analytical approach[J]. Bowei Yu,Gaohuan Liu,Qingsheng Li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20(02)
[3]石羊河流域自然植被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约束效应[J]. 高超,赵军,王玉纯,金贵峻,王建邦,胡秀芳. 生态学报. 2020(09)
[4]基于SRP模型的石羊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J]. 贾晶晶,赵军,王建邦,高超,常若莹.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1)
[5]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以来民勤绿洲生态变化分析[J]. 赵明瑞,彭祥荣,徐天军,李超超.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0)
[6]基于空间距离指数的中国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敏感性时空演变特征——以石羊河流域为例[J]. 李振亚,魏伟,周亮,郭泽呈,颉斌斌,周俊菊. 生态学报. 2019(20)
[7]2001-2018年石羊河流域植被变化及其对流域管理的启示[J]. 任立清,冉有华,任立新,谭美宝. 冰川冻土. 2019(05)
[8]2005—2015年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分异[J]. 王蓓,赵军,仲俊涛. 干旱区研究. 2019(02)
[9]基于变异系数法的灵宝市土地生态敏感性分析[J]. 吴昆,彭红霞,李江风,陈万旭. 湖北农业科学. 2018(14)
[10]基于NPP的石羊河流域环境治理工程成效评价[J]. 李传华,赵军,师银芳,魏伟. 干旱区研究. 2018(05)
博士论文
[1]吉林西部土地生态环境安全研究[D]. 赵凤琴.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30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630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