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养老保险缴费致贫的低保补贴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4 22:29
  缓解相对贫困将成为扶贫工作新的政策取向。立足于研究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致贫这一新的现象,提出建立缴费致贫的低保补贴联动机制,分析其建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与现实政策的比较优势。通过构建联动机制相关数理模型定量分析发现:测算期内困难户家庭的缴费致贫系数始终保持在0.65左右,缴费压力较大;联动机制的补贴需求约占财政支出的0.77%,需要补贴的人口比重约为5.95%,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很低;联动机制实施后,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率最高将上升4.6%,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长约4.2%,未来将有超过1400万的老年人会摆脱贫困;与方案1相比,联动机制更有助于优化扶贫支出结构,实现长效扶贫和助力供给侧改革。与方案2相比,联动机制能够更有效地实现精准扶贫。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养老保险缴费致贫的低保补贴联动机制理论分析
    2.1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内涵
        2.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2.1.2 缴费收入剩余低于恩格尔系数支出及缴费致贫系数
        2.1.3 缴费致贫的低保补贴联动机制及“双效率”提升
    2.2 联动机制建立的合理性和比较优势分析
        2.2.1 联动机制更符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
        2.2.2 联动机制能够更有效的助力供给侧改革
        2.2.3 联动机制能够更有效的预防老年贫困和增强幸福感
3 养老保险缴费致贫的低保补贴机制模型构建及参数选择
    3.1 联动机制的相关数理模型构建
    3.2 相关参数指标选择与设计
        3.2.1 社会平均工资(w)
        3.2.2 缴费档次(δ)
        3.2.3 人均可支配收入(y)
        3.2.4 恩格尔系数支出(e)
        3.2.5 缴费者的家庭人口数(φ)
        3.2.6 家庭的就业人口数(λ)
4 养老保险缴费致贫的低保补贴联动机制实证分析
    4.1 联动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实证分析
    4.2 联动机制实施的可行性实证分析
        4.2.1 基于联动机制补贴的资金需求
        4.2.2 基于联动机制补贴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重
        4.2.3 基于联动机制的实际可操作性
    4.3 联动机制的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4.3.1 联动机制对优化扶贫专项财政支出的比较优势分析
        4.3.2 联动机制对优化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优势分析
        4.3.3 联动机制对提升扶贫的精准性和长效性的比较优势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20年后中国多维相对贫困标准:国际经验与政策取向[J]. 王小林,冯贺霞.  中国农村经济. 2020(03)
[2]迈向2020后减贫治理: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长效机制[J]. 吕方.  新视野. 2020(02)
[3]老龄化与农村老年人口多维贫困——基于AF方法的贫困测度与分解[J]. 张昭,杨澄宇.  人口与发展. 2020(01)
[4]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治理——制度安排和路径选择[J]. 唐任伍,肖彦博,唐常.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5]北京市贫困结构变化与社会救助改革应对研究[J]. 杨立雄.  广东社会科学. 2020(01)
[6]中国城乡居民养老金缓解老年贫困的效应分析——基于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双重视角[J]. 边恕,宋经翔,孙雅娜.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7]养儿能否防老:代际互动对农村老年人的减贫研究——基于多维贫困视角[J]. 宋嘉豪,郑家喜,汪为.  人口与发展. 2019(06)
[8]中国扶贫战略与2020年后相对贫困线划定——基于理论、政策和数据的分析[J]. 孙久文,夏添.  中国农村经济. 2019(10)
[9]发展型福利理念下支出型贫困的范畴解读与治理路径[J]. 郭劲光,俎邵静,邓韬.  兰州学刊. 2019(07)
[10]支出型贫困家庭的贫困表征、生成机制与治理路径[J]. 田北海,王连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本文编号:3685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685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d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