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与中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发布时间:2022-10-22 17:14
  已有研究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仍有争论,且都忽视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带来的现实影响。以玉米为考察对象,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1978—2018年我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配置效率变化,以此探究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及其区域分异情况。结果表明:我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38%,西南产区和华北产区增长较明显,东北产区增速偏低;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有效推动了配置效率的提升,是促进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源泉";技术进步的作用日益显著,但技术效率改善并不明显;规模效率有所下降,未能有效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1.理论分析
    2.方法与模型
    3.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随机前沿模型
    4.数据及变量说明
三、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测度及其分解
    1.随机前沿模型检验与估计
    2.全国层面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析
    3.区际层面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析
    4.稳健性检验
四、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种植类家庭农场的土地形成及使用特征——基于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2014~2018年监测数据[J]. 郜亮亮.  管理世界. 2020(04)
[2]土地流转、要素配置与农业生产效率改进[J]. 史常亮,占鹏,朱俊峰.  中国土地科学. 2020(03)
[3]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国内外研究综述[J]. 叶璐,王济民.  世界农业. 2020(02)
[4]劳动力配置扭曲与全要素生产率[J]. 邓明,柳玉贵,王劲波.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5]农地确权与农户要素配置的逻辑[J]. 罗必良,洪炜杰.  农村经济. 2020(01)
[6]小农经营、功能转换与策略选择——兼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第三条道路”[J]. 罗必良.  农业经济问题. 2020(01)
[7]农业生产性服务联结机制的演变与创新[J]. 芦千文,高鸣.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8]要素错配与中国农业产出损失[J]. 郑宏运,李谷成,周晓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9]农民流动:70年历史变迁与未来30年展望[J]. 李周.  中国农村观察. 2019(05)
[10]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中央—地方—个体的互动与共演[J]. 丰雷,郑文博,张明辉.  管理世界. 2019(09)



本文编号:36965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6965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a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