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本文关键词: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产品物流是缓和农产品供需矛盾的关键,与其他物资的物流活动相比较而言,农产品物流是我国物流领域的薄弱环节。农产品由于其自身的生物特性,导致其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买难卖难矛盾突出。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益,减少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不必要损耗对配送中心选址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送中心合理的选址能够产生规模效益,从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本文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在深入考虑区域优势和农产品种植优势的情况下,选取福建省粮食、油料、茶叶、园林水果、肉类和水产品经济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首先研究农产品的供需资源空间分布特性,然后以此为基础,采取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影响农产品供应量与需求量的决定性因素,为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提供有理的科学依据。通过建立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数学模型,在对选址标准进行量化的基础上,选出若干个备选地址,最后结合LINGO 11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确定福建省农产品配送中心的最佳位置,对未来福建省农业、特别是农产品物流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首先,供应量和需求量的界定。本年度的进口量、上年末的库存量和本年度的生产量共同构成了农产品年度供给。农产品的库存量受到仓库总容量的限制和其进口量相对比较小等原因,使得本年产量所占的比重最大,是主要的供给来源。因此,本文中的供应量就是产量。由于现有的统计年鉴中与物流相关的指标只有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其它的指标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研究过程中,有学者直接用货运周转量或者是货运量取代物流需求量,但物流需求量并不等同于货运周转量;也有学者在计算的过程中不同地区采用一样的系数,但这样掩盖了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本文通过恩格尔修正系数对各地市农产品需求量进行计算,更加符合实际。其次,利用趋势分析法研究区域内农产品供需在空间上的趋势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区域内农产品的供需总体上在某个方向上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进而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区域内农产品的供需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的供需在空间上都呈现出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也就是说都呈现出一定的聚集性。为了更好地指导未来农业的有效发展和掌握市场的方向,采用GWR模型分析影响区域内农产品供需条件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农产品生产并不受经济水平的影响,可能更大地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自然条件中的气候、日照时间、降雨量以及温度等因素;②农产品的需求受城镇化水平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其中,城镇化水平对需求的影响是负相关关系的,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起的作用是正相关的。最后,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过程比较繁琐,不可能一步到位。在当前农产品物流供需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其驱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以农产品物流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数学模型。中心思想是以将各个备选配送中心逐步代入目标函数中其结果对目标函数的影响程度为判断标准,最后决定要不要选择该备选配送中心,模型中用整数变量表示各类选择,用连续变量表示工厂的生产能力以及各种资源的分配等等,用约束条件表示物流均衡关系和供需关系等。综合考虑选址的各种因素,充分应用GIS的强大空间分析能力,建立了选址量化的标准,找出了11个备选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采用LINGO 11软件对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代入相关的数据,编写与之相适应的求解程序,运行结果表明在南安市进行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所耗费的建设总成本是最小的。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 配送中心选址 GIS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6.6;F252.1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1 引言11-1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2
- 1.2 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现状12-14
- 1.2.1 农产品物流供应链13
- 1.2.2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研究13-14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4-15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5-16
- 1.4.1 论文的主要内容15
- 1.4.2 论文的技术路线15-16
- 1.5 本文的创新点16-18
- 2 研究区概况18-21
- 2.1 地理区位18
- 2.2 农业发展18-19
- 2.3 交通运输体系19-20
- 2.4 物流业情况20-21
- 3 研究方法21-32
- 3.1 资料收集21-22
- 3.2 农产品物流量计算22-24
- 3.2.1 农产品物流供应量22
- 3.2.2 农产品物流需求量22-24
- 3.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24-27
- 3.3.1 空间趋势分析24
- 3.3.2 空间自相关分析24-27
- 3.4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27
- 3.4.1 GWR模型原理与特点27
- 3.4.2 权重函数与带宽的确定27
- 3.5 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27-32
- 3.5.1 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特点28-29
- 3.5.2 选址基本假设29
- 3.5.3 选址模型的符号说明29-30
- 3.5.4 选址模型的建立30-32
- 4 福建省农产品供应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32-46
- 4.1 福建省农产品供应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32-40
- 4.1.1 空间趋势分析32-35
- 4.1.2 空间分布特征35-36
- 4.1.3 空间自相关分析36-40
- 4.1.3.1 全局空间自相关36
- 4.1.3.2 局部空间自相关36-40
- 4.2 福建省农产品供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40-45
- 4.2.1 变量选取40
- 4.2.2 GWR模型与OLS模型的比较40-41
- 4.2.3 影响因子分析41-45
- 4.3 小结45-46
- 5 福建省农产品需求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46-65
- 5.1 福建省农产品需求的空间分布特征46-54
- 5.1.1 空间趋势分析46-48
- 5.1.2 空间分布特征48-49
- 5.1.3 空间自相关分析49-54
- 5.1.3.1 全局空间自相关49-50
- 5.1.3.2 局部空间自相关50-54
- 5.2 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需求量影响因素分析54-64
- 5.2.1 变量选取54
- 5.2.2 GWR模型与OLS模型的比较54
- 5.2.3 影响因子分析54-64
- 5.3 小结64-65
- 6 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确定65-80
- 6.1 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66
- 6.2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需考虑的因素66-68
- 6.2.1 定性因素67-68
- 6.2.2 定量因素68
- 6.3 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68-79
- 6.3.1 物流配送中心备选地的选取68-69
- 6.3.2 模型的建立69-77
- 6.3.3 模型的计算77-79
- 6.4 小结79-80
- 7 结论与展望80-82
- 7.1 主要结论80-81
- 7.2 研究展望81-82
- 参考文献82-85
- 致谢85-86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意,徐妙郎;入世我国农产品价格面临冲击[J];当代经济;2000年12期
2 ;单纯提高农产品价格不足以使农民增收[J];广西粮食经济;2000年06期
3 ;农民靠农产品增收越来越难[J];内蒙古宣传;2000年03期
4 刘吴;中国古代的几种农产品价格管理思想[J];农业考古;2000年01期
5 曹锟生,邓晶;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价格政策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1年06期
6 ;2001年3月四川农产品价格走低[J];长江蔬菜;2001年06期
7 ;国际农产品价格新走势[J];广西农业科学;2001年05期
8 韩宏华;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目标及措施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9 卢柏山 ,魏金瑞 ,张东 ,王爱华;对未成熟农产品价格鉴证的思考[J];北京物价;2002年03期
10 ;国际农产品价格新动态[J];广西农业科学;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言规;;农产品的株连效应及防范对策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马友华;粱红霞;黄界颍;马成泽;;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其开发[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袁玉坤;;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兼论农民收入增长的第三次高峰[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刘向东;;2010年农产品价格高涨背后的原因及其影响[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5 钱克明;;充分发挥农产品价格政策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调节作用[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6 靳明;李爱喜;赵昶;;绿色农产品的定价策略与博弈分析[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宋国青;;农产品价格与通货膨胀[A];2008年夏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总第14期)[C];2008年
8 方志权;;上海农资、农产品价格与农民收益关联度研究[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温铁军;董筱丹;王位山;;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宏观影响[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10 沈雅琴;陶昌盛;;创建名牌农产品 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峰;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专家分析五大原因[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7年
2 宋伟;农产品价格上涨[N];经济参考报;2007年
3 宋伟;农产品价格继续下跌[N];经济参考报;2007年
4 宋伟;农产品价格上涨[N];经济参考报;2007年
5 经易期货 宋伟;农产品价格上涨[N];经济参考报;2007年
6 宋伟;农产品价格均上涨[N];经济参考报;2007年
7 宋伟;农产品价格下跌[N];经济参考报;2007年
8 宋伟;能源和农产品价格下跌[N];经济参考报;2007年
9 宋伟;农产品价格上涨[N];经济参考报;2007年
10 宋伟;农产品价格上涨[N];经济参考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凯;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综合治理[D];浙江大学;2016年
2 杨万江;安全农产品生产经济效益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朱自平;我国农业产业化历程中农产品物流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陈小霖;供应链环境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马凤才;农产品流通通道与流通效率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6 白宏;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7 张悦;全球农产品体系变革及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郑少锋;农产品成本核算体系及控制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9 罗列;农户经营高附加值农产品的交易成本障碍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0 祁胜媚;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兆奎;唐代农产品价格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刘茂;基于电子商务方式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3 王淑漪;国内外农产品价格传导及贸易关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王勇;我国订单生态农业与农产品质量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朱孟帅;基于时空维度的农产品价格可视化分析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6 顾戈琦;互联网农产品价格汇集系统研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7 徐其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辽宁省农产品物流中心选址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8 欧进锋;内外贸一体化背景下流通体系优化对农产品价格稳定影响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9 李莉;宁夏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10 李晋峰;晋城市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0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70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