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7 01:34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民生不断得到改善,但与此同时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突出,我国还有一定规模的人口处在贫困状态,亟待扶贫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一直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因此减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国的减贫事业仍面临着挑战。尽管总体上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降低到了1.7%,但依然还有1000多万的贫困人口没有摆脱绝对贫困,深度贫困地区、特殊贫困群体问题依然突出,这是接下来减贫的重点对象。在政府的减贫工作中,财政一直都是优化资源配置并减少贫困的有效手段,在我国公共支出结构中,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贫困最为紧密,一直为“三农”问题提供及其重要的资金保障,对农村贫困的减少起着十分重要的保障和支持作用。因此,本文以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贫困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应,即政府的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贫困的作用效果及影响。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财政支农支出和减贫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发现国内外学者已经对财政支农支出和减贫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些文献中仍然存在着可以继续探讨和改善的地方,因此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几个创新点;再...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减贫机理分析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财政支农支出减贫的作用机制
第三章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减贫现状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支农支出现状分析
第二节 农村减贫现状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财政支农支出减贫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变量说明及统计特征
第三节 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财政支农和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检验[J]. 王烜,张扬. 统计与决策. 2019(06)
[2]制度环境、社会资本与财政支农减贫效应分析[J]. 张红丽,孙明雪. 北方园艺. 2018(18)
[3]谁更有利于中国的农村减贫——基于财政支农、城镇化两类途径的实证研究[J]. 段龙龙,王林梅.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8(05)
[4]贫困的测度:不同标准与不同指标[J]. 杨彦欣. 中国统计. 2018(09)
[5]财政支农资金的减贫增收效应分析[J]. 陈鹏,李建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6]农村金融发展、财政支农与西部地区减贫效应分析——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研究[J]. 刘宏霞,汪慧玲,谢宗棠.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8(03)
[7]区域异质性:财政支农与农村居民消费——基于泰尔指数和区域面板的经验数据分析[J]. 张东玲,陈景帅,王保贵.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8(01)
[8]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区域减贫效应研究[J]. 王谦,王秋苏.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7(05)
[9]财政精准减贫:内在逻辑与保障架构[J]. 刘明慧,侯雅楠. 财政研究. 2017(07)
[10]特色农业发展的减贫效应——基于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渠道的对比[J]. 张卫国,田逸飘,刘明月.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7(06)
本文编号:3711995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减贫机理分析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财政支农支出减贫的作用机制
第三章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减贫现状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支农支出现状分析
第二节 农村减贫现状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财政支农支出减贫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变量说明及统计特征
第三节 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财政支农和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检验[J]. 王烜,张扬. 统计与决策. 2019(06)
[2]制度环境、社会资本与财政支农减贫效应分析[J]. 张红丽,孙明雪. 北方园艺. 2018(18)
[3]谁更有利于中国的农村减贫——基于财政支农、城镇化两类途径的实证研究[J]. 段龙龙,王林梅.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8(05)
[4]贫困的测度:不同标准与不同指标[J]. 杨彦欣. 中国统计. 2018(09)
[5]财政支农资金的减贫增收效应分析[J]. 陈鹏,李建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6]农村金融发展、财政支农与西部地区减贫效应分析——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研究[J]. 刘宏霞,汪慧玲,谢宗棠.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8(03)
[7]区域异质性:财政支农与农村居民消费——基于泰尔指数和区域面板的经验数据分析[J]. 张东玲,陈景帅,王保贵.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8(01)
[8]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区域减贫效应研究[J]. 王谦,王秋苏.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7(05)
[9]财政精准减贫:内在逻辑与保障架构[J]. 刘明慧,侯雅楠. 财政研究. 2017(07)
[10]特色农业发展的减贫效应——基于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渠道的对比[J]. 张卫国,田逸飘,刘明月.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7(06)
本文编号:3711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711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