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2-12-08 04:41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有限性是生态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在我国城镇化速度飞快跃进和工业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开发范围不断扩大、导致我国的土地生态安全受到了空前的巨大压力。怎样有效解决土地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面临的当务之急,而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土地生态安全相关研究的核心内容。针对传统EF模型自身缺陷及现有改进研究存在的不足,本研究建立并整合了土地生态可持续指数、土地生态产出指数和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三项评价指标及相应的分级标准和判别标准,构建了基于生态足迹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将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临湘市2005-2013年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中,并以2013年为例,对应用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区域生态可持续性判别准则和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三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构建的合理性与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临湘市当前耕地、草地和水域的“社会—经济”生态安全特征均为不同程度的可持续状态,且草地和水域生态安全综合状态均为理想安全,但耕地生态安全综合状态转为不安全(Ⅱ)状态;(2)中部和东部的林地和...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生态足迹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传统EF模型及其改进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基础及模型构建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土地生态安全相关概念
2.1.2 传统生态足迹的基本概念
2.2 传统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
2.3 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2.3.1 可持续承载生态亏损额计算方法
2.3.2 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条件
3.2 土地生态安全问题现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临湘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4.1 计算数据说明
4.1.1 数据来源
4.1.2 生态足迹账户划分
4.1.3 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取值
4.2 2013 年生态足迹相关指标核算及分析
4.2.1 “消费-产出”生态足迹
4.2.2 生态承载力
4.2.3 土地生态可持续指数、生态产出状态类型和生态安全综合指数
4.3 三种生态足迹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4.3.1 2013 年全市总体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4.3.2 2013 年各乡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4.4 2005 -2013 年土地生态安全状态评价结果分析
4.4.1 2005 -2013 年生态足迹相关指标核算
4.4.2 2005 -2013 年土地生态可持续程度及生态产出状态分析
4.4.3 2005 -2013 年土地生态安全综合状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建议
5.1.1 主要研究结论
5.1.2 主要创新点
5.1.3 对策建议
5.2 讨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以延安市为例[J]. 孙艺杰,任志远,郝梦雅,段艺芳. 生态学报. 2019(10)
[2]基于PSR和无偏GM(1,1)模型的云南省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J]. 韩磊,潘玉君,高庆彦,马佳伸. 生态经济. 2019(02)
[3]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滁州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分析[J]. 安静,程秋月.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4]基于PSR模型的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J]. 谢玲,严土强,高一薄.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6)
[5]基于PSR-灰靶模型的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 熊鸿斌,周凌燕.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9)
[6]国内近20年土地生态研究热点及展望——基于Ucinet的知识图谱分析[J]. 谢贤鑫,陈美球,田云,王成量,袁东波,廖小斌,姚冬莲. 中国土地科学. 2018(08)
[7]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初探[J]. 熊建华. 国土资源情报. 2018(04)
[8]基于PSR模型的青铜峡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J]. 王鹏,王亚娟,刘小鹏,陈晓,孔福星.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2)
[9]福建省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J]. 吴慧凤. 安徽农业科学. 2018(02)
[10]生态足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 王丽萍,夏文静. 经济研究参考. 2018(01)
博士论文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研究[D]. 李德胜.中国地质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基于景观格局的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生态安全研究[D]. 何珍珍.新疆大学 2018
[2]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陕南水源区资源承载力与城镇化质量协调发展研究[D]. 张普.西安理工大学 2017
[3]吉林省辽河流域生态安全预警与调控措施研究[D]. 张赢月.吉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713571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生态足迹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传统EF模型及其改进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基础及模型构建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土地生态安全相关概念
2.1.2 传统生态足迹的基本概念
2.2 传统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
2.3 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2.3.1 可持续承载生态亏损额计算方法
2.3.2 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条件
3.2 土地生态安全问题现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临湘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4.1 计算数据说明
4.1.1 数据来源
4.1.2 生态足迹账户划分
4.1.3 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取值
4.2 2013 年生态足迹相关指标核算及分析
4.2.1 “消费-产出”生态足迹
4.2.2 生态承载力
4.2.3 土地生态可持续指数、生态产出状态类型和生态安全综合指数
4.3 三种生态足迹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4.3.1 2013 年全市总体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4.3.2 2013 年各乡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4.4 2005 -2013 年土地生态安全状态评价结果分析
4.4.1 2005 -2013 年生态足迹相关指标核算
4.4.2 2005 -2013 年土地生态可持续程度及生态产出状态分析
4.4.3 2005 -2013 年土地生态安全综合状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建议
5.1.1 主要研究结论
5.1.2 主要创新点
5.1.3 对策建议
5.2 讨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以延安市为例[J]. 孙艺杰,任志远,郝梦雅,段艺芳. 生态学报. 2019(10)
[2]基于PSR和无偏GM(1,1)模型的云南省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J]. 韩磊,潘玉君,高庆彦,马佳伸. 生态经济. 2019(02)
[3]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滁州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分析[J]. 安静,程秋月.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4]基于PSR模型的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J]. 谢玲,严土强,高一薄.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6)
[5]基于PSR-灰靶模型的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 熊鸿斌,周凌燕.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9)
[6]国内近20年土地生态研究热点及展望——基于Ucinet的知识图谱分析[J]. 谢贤鑫,陈美球,田云,王成量,袁东波,廖小斌,姚冬莲. 中国土地科学. 2018(08)
[7]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初探[J]. 熊建华. 国土资源情报. 2018(04)
[8]基于PSR模型的青铜峡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J]. 王鹏,王亚娟,刘小鹏,陈晓,孔福星.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2)
[9]福建省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J]. 吴慧凤. 安徽农业科学. 2018(02)
[10]生态足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 王丽萍,夏文静. 经济研究参考. 2018(01)
博士论文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研究[D]. 李德胜.中国地质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基于景观格局的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生态安全研究[D]. 何珍珍.新疆大学 2018
[2]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陕南水源区资源承载力与城镇化质量协调发展研究[D]. 张普.西安理工大学 2017
[3]吉林省辽河流域生态安全预警与调控措施研究[D]. 张赢月.吉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713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713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