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承接产业转移的内动力机制分析——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发布时间:2025-02-11 17:08
   提高乡村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通过理论阐释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框架体系,从产业吸引、承载、选择和保障等维度构建乡村承接产业转移的内动力综合评价体系,对黄河三角洲乡村承接产业转移驱动机制及演化规律进行实证检验,并剖析了其空间聚集格局的状态特征以及与城镇化之间的对比关系。研究表明,乡村承接产业转移内动力主要是受经济资本效益驱动、资源与环境效益驱动、网络体系建设驱动公因子等影响,但不同驱动公因子在所含地区之间的表征状态存在差异,其中资源与环境效益驱动公因子和劳动力驱动公因子具有"U"型的时序波动规律;乡村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表现为"四大梯度"空间聚集格局,同时这种空间聚集格局与城镇化水平具有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图3 黄河三角洲乡村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分类结果

图3 黄河三角洲乡村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分类结果

第一类可归为乡村承接产业转移能力领先发展阶段地区,主要涵盖寒亭、莱州、东营、寿光、河口和滨城六个地区,可以看出除了滨城以外,上述其他地区主要是集中在黄河三角洲东部沿边地带,这类地区乡村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综合评价值相对较高。从空间地理上则分别形成了以东营和河口为中心的辐射区;寿光、....


图1 承接产业转移能力驱动力机制

图1 承接产业转移能力驱动力机制

根据前文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框架与内动力分析,可将影响乡村承接产业转移内动力的准则概况成四个方面:产业吸引力、产业承载力、产业选择力和产业保障力。而按照不同准则的内涵,则又可将其进行细分,其中产业吸引力不仅要反映出产业承接地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禀赋固有优势,还要充分体现其市场效益及对....


图2 乡村承接产业转移内动力测度体系

图2 乡村承接产业转移内动力测度体系

图1承接产业转移能力驱动力机制三、实证方法选择



本文编号:4033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4033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b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