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聚落时空演化及其重构 ——以藏北那曲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5-04-18 06:06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自然和人文环境最具鲜明特色的一个高原地区,被誉为“世界第三极”,其生态环境极其敏感且脆弱,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约束性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弱、生产生活方式独特、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低且辐射带动能力弱,特殊的地域环境和发展背景决定了其聚落特征的独特性;但由于基础资料少且难获取,可进入难度大,聚落规模普遍较小且分布零散,以往基于土地类型或计算机遥感解译的数据获取方式难以有效刻画其聚落形态,致使现有研究鲜有涉及此区域,无法为青藏高原地区的聚落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撑。因此,寻找有效的研究手段开展此类区域的聚落研究无论对于学科发展还是现实需求都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命题。本文以青藏高原北部牧区那曲县为研究对象,遵循“认知—评价—建构”这一人类适应改造其生存环境的基本路径,按照“格局—机理—调控”的地理学经典研究范式,基于多时相高清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精确提取的2005年、2010年和2017年三期聚落斑块数据,综合运用GIS分析技术定量测度了那曲县聚落演化的总体特征和空间指向特性,探讨了聚落格局及演化的驱动机制,并从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三方面构建了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内容
        1.2.4 技术路线
        1.2.5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研究评述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案例区选取依据
        3.1.2 地理位置
        3.1.3 自然环境
        3.1.4 社会经济
        3.1.5 交通条件
        3.1.6 草场类型
    3.2 数据来源
4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聚落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
    4.1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聚落时空演化特征
        4.1.1 聚落演化总体特征
        4.1.2 聚落演化的空间指向特性
    4.2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聚落时空演化的驱动机制
        4.2.1 自然环境因素
        4.2.2 社会人文因素
    4.3 本章小结
5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
    5.1 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5.1.1 评价指标体系
        5.1.2 评价方法
    5.2 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5.2.1 聚落用地适宜性分区结果
        5.2.2 那曲县聚落现状用地评价
    5.3 本章小结
6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聚落重构
    6.1 聚落重构的驱动机制
        6.1.1 内核系统
        6.1.2 外缘系统
    6.2 聚落重构路径
        6.2.1 空间重构
        6.2.2 经济重构
        6.2.3 社会重构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讨论
    7.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奖励
致谢



本文编号:4040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4040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2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