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GIS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5 19:19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于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以及严重缺乏统一的规划管制,使得我国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大多呈现出空间布局散乱、集聚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下,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缓慢。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已经跨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局面,为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落实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目标,迫切需要加强对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能否拟定科学合理的农村居民点优化实施方案,对稳定高效的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伊犁地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简称“察县”)为研究区,在GIS空间分析与统计工具的支持下,综合运用平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算、频率直方图以及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分别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分布、规模分异、形态特征以及与相关影响因子的关联性4个方面出发,深入分析了察县农村居民点分布的规律并且揭示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各因子影响程度的差异,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选取不同的内外影响因子,建立农村居民点现状评价体系及发展阻力评价体系,综合两种评价结果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划分察县农村居民点的优化类型,并结合加权Voronoi图及察县实际情况,初步拟定察县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相关研究及结论:(1)对察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分布整体上为集聚分布,农村居民点总体数量较多,但用地规模差异明显,小规模用地占比较大,分布密度总体上表现为北部高于南部。根据景观指数分析,研究表明全县各个乡镇农村居民点分布很不均匀,且形状规模差异悬殊。(2)对察县农村居民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县农村居民点的分布与地势、河流、公路等因素都具有高度相关性。一般表现为农村居民点集中分布于海拔低于710m且坡度小于6°的北部大部分区域。在距离河流、公路一定的范围内,农村居民点的分布面积随着距离的增加不断减少。(3)对农村居民点的现状评价体系及发展阻力评价体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农村居民点内部潜力等级与发展环境适宜性等级总体分布规律是一致的,总体表现为北部高于南部,究其原因是察县北部区域地势起伏较小、水肥条件优越,加之该区农村居民点较为密集,且靠近中心城区,经济水平较高,区位优势显著,致使其自身现状评价分值较高,环境发展阻力较低,利于农村居民点未来的扩展。(4)对农村居民点发展潜力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察县实际情况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城镇化类、发展扩展类、建议保留类和迁移合并类4种,并通过加权Voronoi图、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确定各类农村居民点的优化范围与方向,最终制定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布局特征 潜力评价 布局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01.2;P208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引言9-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研究动态10-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2.3 农村居民点研究展望13-14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14-18
  • 1.3.1 相关概念14-15
  • 1.3.2 研究内容15
  • 1.3.3 研究思路15-18
  • 第二章 研究区与数据处理18-22
  • 2.1 研究区简介18-20
  • 2.1.1 研究区自然条件19-20
  • 2.1.2 研究区社会经济条件20
  • 2.2 资料来源及数据预处理20-22
  • 2.2.1 数据来源20-21
  • 2.2.2 数据预处理21-22
  • 第三章 农村居民点空间特征分析22-37
  • 3.1 农村居民点现状特征分析22-23
  • 3.2 农村居民点布局模式23-24
  • 3.3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24-31
  • 3.3.1 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分布24-27
  • 3.3.2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分异27-29
  • 3.3.3 农村居民点用地形状特征29-31
  • 3.4 相关因素影响特征分析31-37
  • 3.4.1 分布指数法31-32
  • 3.4.2 高程对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32-33
  • 3.4.3 坡度对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33
  • 3.4.4 坡向对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33-34
  • 3.4.5 道路对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34-35
  • 3.4.6 河流对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35-37
  • 第四章 农村居民点优化类型研究37-54
  • 4.1 评价体系的确定37-44
  • 4.1.1 评价因子的选取37-41
  • 4.1.2 指标因子的量化41
  • 4.1.3 指标权重确定41-43
  • 4.1.4 评价方法确定43-44
  • 4.2 农村居民点现状评价研究44-46
  • 4.2.1 评价体系确定44
  • 4.2.2 农村居民点现状评价44-45
  • 4.2.3 结果分析45-46
  • 4.3 农村居民点发展阻力分析46-49
  • 4.3.1 发展阻力体系确定46-47
  • 4.3.2 发展综合阻力面47-48
  • 4.3.3 结果分析48-49
  • 4.4 两种评价结果对比分析49-50
  • 4.5 农村居民点优化类型确定50-52
  • 4.5.1 类型划分原则50
  • 4.5.2 农村居民点优化类型的提出50-52
  • 4.6 拟定农村居民点类型52-54
  • 第五章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54-64
  • 5.1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原则54-56
  • 5.1.1 农村居民点优化基本要求54-55
  • 5.1.2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原则55-56
  • 5.2 农村居民点撤并范围56-57
  • 5.3 各农村居民点类型优化方案57-62
  • 5.3.1 城镇化类农村居民点的优化58-59
  • 5.3.2 发展扩展类农村居民点的优化59-60
  • 5.3.3 建议保留类农村居民点的优化60-61
  • 5.3.4 迁移合并类农村居民点的优化61-62
  • 5.4 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实施方案62-64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4-67
  • 6.1 研究结论64
  • 6.2 可能的创新点64-65
  • 6.3 存在的不足与期望65-67
  • 参考文献67-72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情况72-73
  • 致谢73-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晏涵;刘觉民;韦林利;陈婷;陈果;霍金炜;;鹤城区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2 徐涛;孙华;石铭;;农村居民点演化特征及整理的思考与建议——以江苏省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年03期

3 姜广辉;张凤荣;韩连盛;谭雪晶;;论城乡互动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年02期

4 周跃云;赵先超;;株洲市辖区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06期

5 刘艳芳;孔雪松;邹亚锋;;不同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下的耕地潜力评价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09期

6 何林艳;吴国平;陈功勋;陈丽;代冬梅;师伟;;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农村居民点的城镇化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年06期

7 周飞;陈士银;吴明发;吴雪彪;;广东省农村居民点整理优先性评价与分区[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01期

8 张长玉;陶振坤;;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11期

9 王建国,胡克;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国土资源;2003年04期

10 周滔,杨庆媛,刘筱非;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难点与对策[J];中国土地科学;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来璐;李世峰;南国良;谭建欣;程昊;;山地经济条件下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探讨——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蔡准;朱忠东;;新农村居民点布局及规划方法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蔡准;朱忠东;;新农村居民点布局及规划方法研究[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4 廖兴勇;王周辉;周佳松;;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及措施研究[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悦;乐亚良;黄锦峰;彭敏;;农村居民点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6 谢磊;;当前农村居民点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7 黄宏亮;;有序建造农民新居 倾力塑造农村新貌——关于农村居民点建设的调查与思考[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8 孙其伟;;农村居民点整理对策与措施探讨[A];“土地整理与城市化”研究文集[C];2003年

9 朱凤凯;张凤荣;;都市山区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郭珍洁;郑新奇;杨玲莉;;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探讨[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孝平;新农村居民点布点规划通过评审[N];芜湖日报;2010年

2 记者 汤小俊;全国政协委员谢德体建议治治农村居民点无序扩张[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3 尹明;构建农村居住新格局[N];中国建设报;2003年

4 程伟虹;农村居民点规划控源截污近尾声[N];江阴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相玉梅;灌南加强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管理[N];连云港日报;2011年

6 郑力;泽普加快农村居民点建设步伐[N];中国建设报;2002年

7 王军 滕庆海;句容八成农村居民点通上客运班车[N];镇江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彭泺;城镇化建设中应做到三个坚持[N];中国建设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叶春风 秦洁;“要为农民建房搞好规划服务”[N];联合日报;2007年

10 秦路;地大教授提出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模式[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敬峰;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2 谭雪兰;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演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张佰林;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与空间分异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4 苏高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李君;农户居住空间演变及区位选择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6 曹银贵;典型矿农城复合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化与管理对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倩;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丹杰;豫北平原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时机时序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3 覃瑜;市域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与模式选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陈莉;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康秀梅;陕西省农村居民点建设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肖君;基于宜居评价的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7 王兵;基于利益主体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决策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8 李盼盼;基于农民视角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张旭;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模式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管伟;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整理模式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3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483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1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