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对贵州省粮食波动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自然灾害对贵州省粮食波动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贵州省 粮食产量 自然灾害 波动系数 影响因素
【摘要】:为了探究自然灾害对贵州粮食波动的影响规律,稳定贵州粮食产量,保障区域性粮食安全,选取贵州省1990-2013年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和1978-2013年自然灾害情况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灾害与产量之间关系的特点。并从最常见的四大主要自然灾害入手,结合粮食产量波动基本特征,从时间和空间视角解析了灾害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3年贵州粮食产量波动频率较高、幅度较大,平均周期约为4 a;自然灾害是影响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且呈负相关性;主要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影响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旱灾、水灾、霜冻灾、风雹灾。针对贵州省自然灾害影响粮食波动的特点,提出了要完善自然灾害防控体系,提高自然灾害预警能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注重合理空间布局;重视抗旱农作物的研究与推广的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贵州省 粮食产量 自然灾害 波动系数 影响因素
【基金】:2014年贵州省重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黔科合JZ字[2014]200205) 贵州大学创新团队项目(GDWKT2013002)~~
【分类号】:X43;F326.11
【正文快照】: HONG Ming-yong,ZHOU Huan,LIU Hongand show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The major natural disasters on grain production influence from strong to weak were粮食安全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国务院于2008年颁布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克强;;粮食生产与自然灾害的关联及其对策选择[J];改革;2008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祁毓;秦小莉;姜文婷;;是什么缓解了自然风险对粮食生产的冲击?[J];财贸研究;2011年06期
2 卢李朋;张杰;张胜武;江进德;;甘肃省粮食生产的多尺度及关联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4年02期
3 胡丹;舒晓波;尧波;曹庆安;;江西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演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4期
4 李亚婷;潘少奇;苗长虹;;中国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基于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对比分析[J];地理学报;2014年12期
5 王凤娇;杨延征;上官周平;;近30年西北地区耕地生产力动态演变及能力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年03期
6 李普亮;;财政农业支出与粮食增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殷培红;方修琦;马玉玲;田青;;21世纪初中国粮食短缺地区的空间格局和区域差异[J];地理科学;2007年04期
2 陈百明;未来中国的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食物保障[J];地理研究;2002年03期
3 贺一梅;杨子生;;基于粮食安全的区域人均粮食需求量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龙;李炳军;;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灰色预测[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刘丽军;屈宝香;;中国近20年粮食产量与耕地非农化的相关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年06期
3 宋秀娟;;黑龙江省2008年粮食产量质量双创新高[J];黑龙江粮食;2008年06期
4 徐易;李然;黄朝禧;;湖北省粮食产量与耕地非农化关系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年05期
5 ;国际谷物理事会下调2009年全球粮食产量预估[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年05期
6 ;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力争达到5亿t以上[J];食品工业;2011年05期
7 傅友兰;屈宝香;李刚;张华;屈海;;中国粮食产量变化与年际波动特点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年01期
8 王觉;;国外发达国家粮食产量与包装[J];上海包装;1993年01期
9 李茂松,李章成,王道龙,杨修,钟秀丽,李正,李育慧;50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05年02期
10 赵俊晔;李秀峰;王川;;近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鞠正春;柴兰高;曲召令;徐兆春;曾英松;;改“两早”为“两晚”,提升山东粮食产量水平[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2 袁君;;贵州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封志明;张蓬涛;;西部地区退耕的可能规模及其对粮食产量的直接影响[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甘明鑫;;粮食产量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冯明;刘志雄;;湖北省粮食产量气象模型探讨[A];2007农业环境科学峰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刘宗衡;丁鼎治;;河北省化肥施用量和结构的演变及调整发展的前景分析[A];中国化肥100年回眸——化肥在中国应用100年纪念[C];2002年
7 刘会玉;;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的多尺度分析[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黄晚华;帅细强;;湖南省粮食产量变化及灾损量模拟分析[A];农业生态与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杨玉建;;黄河三角洲粮食产量和典型影响因素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俊菊;王静爱;毛睿;;北方地区近40年人口、粮食产量、降水量和人口生活耗水系数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龙 黄勇 唐钰 泽得康;我州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N];甘孜日报(汉文);2012年
2 统宣 本报记者 姜雪松;粮食产量突破300亿斤[N];哈尔滨日报;2012年
3 韩培培;今年粮食产量有望“九连增”[N];商务时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罗石香;我省今年粮食产量近1080万吨[N];贵州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何平;粮食产量“九连增” 农民增收“九连快”[N];光明日报;2012年
6 孔繁志 记者 郭莹;梨树粮食产量再创新高[N];吉林日报;2012年
7 左右;粮食产量将对通胀产生较大影响[N];证券日报;2013年
8 记者 李子忠;127.4亿公斤,山西粮食产量创新高[N];发展导报;2013年
9 高君 记者 魏立波;粮食产量创新高 一举实现五连增[N];黑河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王彦 吴利红;大种业支撑粮食产量再攀高[N];黑龙江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树涛;区域耕地生产力稳定性评价体系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方舟;湖北省工业化、城镇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2 李响玲;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高卫;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5年
4 杨夏;1978-2007陕西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张育飞;江西省粮食产量预警系统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5年
6 杜洪波;山东省粮食产量和施肥种类及其数量之间的关联度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7 李涛;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粮食产量预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和文超;土地利用规划中粮食产量的预测方法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高甲甲;退耕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蕊;陕西省粮食产量的灰色—马尔可夫预测[D];兰州商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535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535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