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视角下河北省农业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金融视角下河北省农业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却使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这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农业生态补偿制度逐渐成为专家学者讨论的焦点。河北省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主要依靠财政的支持,缺乏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的参与,难以形成稳定持续的农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鉴于外国农业生态补偿中金融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我省也应将金融纳入到农业生态补偿支持框架中来,使金融与财政相互补充、协同发展,共同促进农业生态补偿可持续。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界定农业生态金融补偿相关概念以及农业生态金融补偿与财政补偿的关系;整理总结国内外农业生态金融补偿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河北省农业生态补偿现状;探究河北省农业生态金融补偿面临的难题;归纳国外农业生态补偿金融手段和特征;对河北省农业生态金融补偿支持提出建议。研究表明,河北省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难以形成持续稳定的长效机制,将金融业纳入到支持体系中来,是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可持续的必然选择。但我省农业生态金融补偿机制仍面临诸多难题,如财政与金融投入不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政策性金融介入不深;环境金融发展缓慢;法律制度缺位等。就此本文提出:提高金融和财政的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坚持环境金融市场化方向;提高金融创新意识;设立绿色投资基金;加强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等。
【关键词】:农业生态补偿 金融 协同 可持续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7;F832;F812.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导论10-15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关系11-12
- 1.3.1 农业生态补偿11
- 1.3.2 农业生态财政补偿11
- 1.3.3 农业生态金融补偿11
- 1.3.4 农业生态财政补偿与金融补偿的关系11-12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2-13
- 1.4.1 研究思路12-13
- 1.4.2 研究方法13
- 1.5 创新点与难点13-15
- 1.5.1 研究的创新点13-14
- 1.5.2 研究的难点14-15
- 2 金融视角中的农业生态补偿:文献综述15-24
- 2.1 国外文献回顾15
- 2.2 国内文献回顾15-24
- 2.2.1 从金融视角观察和审视农业生态补偿:必要性与可行性15-17
- 2.2.2 为什么要为农业生态补偿提供金融支持17-19
- 2.2.3 农业生态金融补偿的现状及制约因素19-21
- 2.2.4 通过什么路径加大农业生态金融补偿力度21-22
- 2.2.5 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22-24
- 3 河北省农业生态补偿现状分析24-35
- 3.1 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状况24-28
- 3.1.1 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24-26
- 3.1.2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后果严重26-28
- 3.2 河北省农业生态财政补偿状况28-31
- 3.2.1 农业生态财政补偿情况28-30
- 3.2.2 农业生态财政补偿效率测算结果30-31
- 3.3 河北省农业生态金融补偿状况31-34
- 3.3.1 绿色金融发展情况31-32
- 3.3.2 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支持32-33
- 3.3.3 商业性金融对农业生态工程的支持33-34
- 3.4 本章小结34-35
- 4 河北省农业生态金融补偿面临的问题35-40
- 4.1 政府财政引导力度不足35-37
- 4.1.1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投入不足35
- 4.1.2 政府财政投入效果受限35-36
- 4.1.3 财政对农业生态金融补偿的导向性较弱36-37
- 4.2 农业生态补偿金融支持有限37-38
- 4.2.1 农村金融资金供给不足37
- 4.2.2 政策性金融介入不深37-38
- 4.2.3 缺乏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单一38
- 4.2.4 环境金融发展缓慢38
- 4.3 农业生态金融补偿保障制度落后38-40
- 4.3.1 法律制度的缺位38
- 4.3.2 科学技术发展滞后38-40
- 5 国外农业生态补偿金融手段及特征40-44
- 5.1 国外农业生态补偿金融手段40-42
- 5.1.1 政府干预的制度贷款与担保40
- 5.1.2 政府主导的农业生态补偿基金制度40-41
- 5.1.3 明确的连带责任归属界定41
- 5.1.4 阶段性的环境金融资助41
- 5.1.5 银行模式的制度创新41-42
- 5.1.6 金融业的服务和产品创新42
- 5.2 国外农业生态金融补偿的特征42-44
- 5.2.1 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42
- 5.2.2 投融资渠道多元化42-43
- 5.2.3 法律法规体系健全43
- 5.2.4 农业生态补偿金融体系清晰明确43-44
- 6 河北省农业生态金融补偿的对策建议44-48
- 6.1 健全农业生态补偿金融体系44-45
- 6.1.1 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参与农业生态补偿的力度44
- 6.1.2 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创新农业生态补偿金融工具和服务44
- 6.1.3 强化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意识,发展绿色金融44-45
- 6.1.4 坚持环境金融市场化45
- 6.2 强化农业生态补偿财政引导作用45-46
- 6.2.1 提高财政对农业环保的支持力度45
- 6.2.2 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开辟多元化投资格局45-46
- 6.3 充分发挥财政金融的协同效应46
- 6.3.1 设立绿色投资基金46
- 6.3.2 发展“政银保”补偿模式46
- 6.4 构建农业生态金融补偿保障机制46-48
- 6.4.1 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强化金融监管46-47
- 6.4.2 建立健全责任共担机制,提高金融支持持续性47
- 6.4.3 发展科技支撑机制,提高金融支持效率47-48
- 参考文献48-52
- 致谢52-5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男;田义文;张明波;;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若干问题探讨[J];特区经济;2013年06期
2 张金艳;;推进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实施建议[J];林业经济;2013年05期
3 严立冬;田苗;何栋材;袁浩;邓远建;;农业生态补偿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17期
4 陌玉;;农业生态补偿如何更叫座[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年21期
5 田苗;邓远建;夏庆利;;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探析[J];金融与经济;2012年06期
6 张金艳;;农业生态补偿呼唤立法完善[J];人大建设;2013年01期
7 林红;张方成;李宝奇;;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农业生态补偿方式问题研究[J];黑河学刊;2013年05期
8 杨小杰;;川滇生态屏障区农业生态补偿额度研究[J];林业经济;2013年10期
9 刘尊梅;;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实现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14年03期
10 刘秀红;王治;;农业生态补偿研究[J];北方经贸;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尊梅;韩学平;;我国农业生态补偿立法探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2 高尚宾;赵玉杰;刘申;居学海;;实施农业生态补偿 促进低碳农业发展[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杜洋洋;中欧农业生态补偿合作试点项目落户宝坻[N];天津日报;2009年
2 姜德兴 陈荣春;今年起推出农业生态补偿[N];常州日报;2014年
3 记者 杨艳玲 通讯员 闵照康;中欧农业合作项目技术研讨会在大理召开[N];大理日报(汉);2009年
4 记者 陆晓华;鼓励农业“环保”苏州的尝试很好[N];苏州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陆晓华;苏州生态农业先从技术找突破口[N];苏州日报;2009年
6 郭奇志 林兰;我市上半年争取财政专款补助6.15亿元[N];镇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京淑;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境欣;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2 刘亚男;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3 赵利;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4 刘璇;金融视角下河北省农业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
5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李宝岚;我国农业生态补偿融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吕刚;绿色农业生态补偿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8 甘芳;西部农业资源开发中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邓滔;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丘煌;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01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601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