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耕地利用监管分区划定与生态补偿测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8 00:20
本文关键词:武穴市耕地利用监管分区划定与生态补偿测算研究
【摘要】:耕地作为宝贵的资产和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围绕着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耕地监管分区和耕地生态补偿的研究,本文在归纳、整理土地利用分区及耕地生态补偿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武穴市耕地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了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因素,运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指标模型系统构建了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和产能四位一体的指标体系,在获取耕地综合质量的基础上,借助空间聚类和耕地评价的方法,把武穴市耕地初步划分成差异明显的耕地利用特征区,再结合区内耕地利用的主导类型将特征区划为耕地利用类型区,并对武穴市进行生态补偿价值的测算,进而为耕地质量管护提供依据或参考,同时针对各分区特征提出相应合理的建议。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在构建了武穴市耕地监管分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得出武穴市的初步耕地监管分区结果。结果把全市的十二个乡镇分为四类区域;并在一级分区的基础上运用生态位限制因子法进行二级分区。在综合的分析方法下,最终形成5个耕地监管分区。(2)受访者对耕地生态服务和相关保护政策的认知程度是有限的。结果表明农民受访者对耕地生态效益的认识程度比市民受访者低。但对于耕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的作用的认识,不管是市民受访者还是农民受访者,对其认知都不深。(3)受访者参与耕地保护意愿的结果。研究表明,对于市民,影响其支付意愿的因素有:年龄、家庭总收入、健康状况、对耕地的感情、周边环境状况和耕地保护政策认知;对于农民,影响其支付意愿的因素在回归系统的统计结果显示:所有变量中,常数项、受教育程度、家庭总收入、对耕地的感情、周边环境状况和耕地保护政策认知等变量与农民是否愿意保护耕地呈负相关,其他变量影响不显著。(4)本文中以研究耕地的正负生态效益为主要对象,运用条件价值法来揭示受访者的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并最终确定基于外部经济的耕地生态补偿市民受偿额度为一弹性区间值:1340.85元/hm~2-1531.2元/hm~2;基于外部不经济的耕地生态补偿市民支付额度的弹性区间值为:1905.4元/hm~2-1933.95元/hm~2。
【关键词】:耕地监管分区 生态补偿 条件价值法 武穴市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21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9
- 1.2.1 土地利用分区的研究进展13-16
- 1.2.2 国内外耕地监管分区的研究进展16-17
- 1.2.3 国内外耕地生态补偿的研究进展17-19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19-20
- 1.3.1 研究目的19
- 1.3.2 研究内容19-20
- 1.4 技术路线20-22
- 2 理论与方法22-31
- 2.1 耕地监管分区相关概念界定22-23
- 2.1.1 分区的概念22
- 2.1.2 地理区划的概念22
- 2.1.3 土地利用分区的概念22
- 2.1.4 耕地监管分区的概念22
- 2.1.5 土地利用分区与耕地监管分区的关系22-23
- 2.2 耕地生态补偿相关概念界定23-25
- 2.2.1 补偿的概念23
- 2.2.2 生态补偿的概念23-24
- 2.2.3 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24
- 2.2.4 耕地生态补偿的概念24
- 2.2.5 耕地价格、农地价值与耕地测算价值的关系24-25
- 2.2.6 非市场价值和额度的关系25
- 2.3 耕地监管分区研究的方法25-27
- 2.3.1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25-26
- 2.3.2 定量的分析方法26-27
- 2.3.3 定性的分析方法27
- 2.4 耕地生态补偿的研究方法27-31
- 2.4.1 问卷抽样调查方法27-28
- 2.4.2 条件价值法(CVM)28-31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31-34
- 3.1 研究区概况31-33
- 3.1.1 自然环境概况31
- 3.1.2 社会经济发展评价31
- 3.1.3 土地资源利用状况31-33
- 3.2 数据来源33-34
- 4 武穴市耕地质量监管分区划定34-56
- 4.1 耕地监管分区划定的原则34
- 4.1.1 发生统一性原则34
- 4.1.2 相对一致性原则34
- 4.1.3 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34
- 4.1.4 因地制宜原则34
- 4.2 耕地监管分区评价指标体系34-39
- 4.2.1 耕地质量监管分区评价模型的选择34-35
- 4.2.2 耕地监管分区指标体系的构建35-39
- 4.3 数据来源及其标准化处理方法39-41
- 4.3.1 数据来源39-40
- 4.3.2 数据标准化40-41
-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41-47
- 4.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42-45
- 4.4.2 熵权法确定权重45
- 4.4.3 指标综合权重值的确定45
- 4.4.4 指标综合得分值45-47
- 4.5 系统聚类分析及分区47-50
- 4.5.1 系统聚类分析47-49
- 4.5.2 系统聚类分区49-50
- 4.6 基于生态位限制因子模型的耕地监管分区50-53
- 4.7 分区结果定量分析与修正53-54
- 4.8 各监管分区特点及发展建议54-56
- 5 武穴市耕地生态补偿测算56-74
- 5.1 武穴市耕地生态补偿额度测算方法及问卷设计56-61
- 5.1.1 问卷设计56-57
- 5.1.2 问卷调查与结果57-61
- 5.2 武穴市耕地生态补偿额度确定61-74
- 5.2.1 居民耕地生态效益认知程度调查分析61-64
- 5.2.2 耕地生态效益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64-69
- 5.2.3 基于外部效益的耕地生态补偿额度CVM测算69-74
- 6 总结与展望74-77
- 6.1 总结74-75
- 6.2 展望75-77
- 参考文献77-83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83-84
- 致谢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波;朱传耿;刘书忠;张学波;;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8期
2 王清军;蔡守秋;;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3 郑度,葛全胜,张雪芹,何凡能,吴绍洪,杨勤业;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研究;2005年03期
4 邹志红,孙靖南,任广平;模糊评价因子的熵权法赋权及其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5 沈满洪,陆菁;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J];浙江学刊;2004年04期
6 王静,程烨,刘康,汪秀莲,黄贤金;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理性分析与实施保障[J];中国土地科学;2003年03期
7 吴殿廷,朱青;区域定量划分方法的初步研究——兼论用断裂点理论进行区域划分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8 段文技;国外土地征用制度的比较及借鉴[J];世界农业;2001年11期
9 王靖,张金锁;综合评价中确定权重向量的几种方法比较[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10 邬建国;生态学范式变迁综论[J];生态学报;1996年05期
,本文编号:637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637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