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04:38
本文关键词: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共产党 土地 全面深化改革 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利用机制 土地管理体制
【摘要】: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一项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改革。在全面考虑土地问题复杂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历史经验、面临问题和改革路向,对进一步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借鉴已有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比较研究和系统研究、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考察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历史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分析归纳了改革的路向。按照研究的逻辑思路,全文包括绪论和四个章节。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介绍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论文的研究路线和方法等。第一章对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考察,为后文分析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马克思关于土地制度的基本理论;毛泽东的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思想;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土地改革思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土地管理思想。第二章主要对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两个历史阶段的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改革历史进程进行研究,并从中总结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教训。第三章主要探讨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城乡二元结构管理模式,土地难以实现统筹利用;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土地资源闲置浪费严重;耕地资源面积急剧减少,土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土地权益保障不足,社会稳定问题十分突出。第四章主要立足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对中国共产党以何路向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准确把握土地制度改革的原则;二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形成科学高效的土地利用机制;三是以城乡统筹建设为核心,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管理体制。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土地 全面深化改革 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利用机制 土地管理体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01.1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绪论11-17
-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11-12
- (一)选题背景11
- (二)选题意义11-12
-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及分析12-15
- (一)国内研究概述12-14
- (二)国外研究概述14-15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15-17
- (一)研究方法15-16
- (二)研究路线16-17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17-23
- 1.1 马克思的土地与土地制度基本理论17-19
- 1.2 毛泽东的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思想19-20
- 1.3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土地改革思想20-22
- 1.4 江泽民与胡锦涛的土地管理思想22-23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23-29
- 2.1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改革历程23-24
- 2.2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改革历程24-26
- 2.3 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教训26-29
- 第三章 十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土地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29-35
- 3.1 城乡二元结构管理模式,土地难以实现统筹利用29-30
- 3.2 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土地资源闲置浪费严重30-31
- 3.3 耕地资源面积急剧减少,,土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31-32
- 3.4 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2-33
- 3.5 农民土地权益保障不足,社会稳定问题十分突出33-35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向选择35-45
- 4.1 以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准确把握土地制度改革的原则35-39
- 4.1.1 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36-37
- 4.1.2 坚持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37-38
- 4.1.3 维护和发展人民土地权益38
- 4.1.4 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38-39
- 4.2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形成科学高效的土地利用机制39-41
- 4.2.1 健全土地空间开发格局40
- 4.2.2 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40-41
- 4.2.3 加大土壤生态保护力度41
- 4.3 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核心,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管理体制41-45
- 4.3.1 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42
- 4.3.2 健全农村宅基地的管理42-43
- 4.3.3 完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43-45
- 结语45-47
- 参考文献47-51
- 致谢51-53
- 附录A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先贵;;集体土地所有权改革的法理思辨[J];中国土地科学;2013年10期
2 朱会义;;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动力——新疆地区农业生产要素产出效率的变动趋势分析[J];地理学报;2013年08期
3 郭晓鸣;张克俊;;让农民带着“土地财产权”进城[J];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07期
4 陈伟;;国际视野下土地征用的公益审查机制及其策略匹配[J];改革;2013年07期
5 韩德军;朱道林;;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进化博弈论解释[J];中国土地科学;2013年07期
6 蔡继明;;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顶层和系统设计[J];经济纵横;2013年07期
7 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蔡洪滨;李波;林赞;伍戈;徐林;席钰;袁力;周诚君;;土地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J];金融研究;2013年05期
8 杨继瑞;汪锐;;征地制度的来龙去脉及其变革路径找寻[J];改革;2013年04期
9 杨浩然;刘悦;刘合光;;中美农业土地制度比较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02期
10 史进;黄志基;贺灿飞;王伟凯;;中国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13年02期
本文编号:665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665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