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承包土地 三权分置 所有权 承包权 经营权
【摘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要“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要“在农村耕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以及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托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随后一系列的土地改革政策的出台及各地的实践都表明,“三权分置”已成为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抓紧研究探索在土地流转中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之间的相互关系,各自权利主体、权利内容、以及实践中三种权利间的冲突及解决途径、保障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第一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作了简要说明。第二部分在说明三权分置的含义及历史发展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论证对三个权利均定性为物权性权利,为后文论述的展开奠定理论基础。文章第三部分是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也是理论核心部分。这一部分在对农地权利体系进行分析梳理之后,分别对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的权利主体及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认为:“1、所有权主体为二元主体,即实质主体与代行主体,其权利内容主要体现在集体成员资格确认、土地征收补偿、土地用途监督等方面的权能。2、承包权主体与所有权的实质主体应该是一致的,仍然以农户为单位,流转之后的土地承包权人所保留的权利通常包括五个主要内容:土地流转收益权、获得征收补偿权及安置权、土地收回权、有偿退出权、继承权和剩余权。3、经营权主体应通过立法适度放开,不应再限制土地经营权的受让主体身份,权利内容必须受到法律保护,主要包括自主经营决策权、获得经营收益权、获得征收补偿权、获得农业补贴权、经营权处分权。”通过对农村承包土地上的权利体系的探析,有效回应当前农村土地改革的现实诉求,对处理好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关系尤为重要,是准确把握“三权分置”改革的逻辑前提。第四部分与第五部分则是对实践中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第四部分从集体所有权与承包权冲突问题、承包权与经营权冲突问题以及相关立法、配套制度不完善四个方面分析了三权分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项权利主体因同一权利对象而产生的利益博弈,以及相关立法不完善,土地确权登记、征收补偿、农业补贴等配套制度的不完善、不合理问题。第五部分,以解决途径和保障措施为落脚点,提出通过所有权实现形式的转变、对承包权主体成员资格、期限、权利内容以及被剥夺或限制后的补偿的法律保障,解决所有权、承包权之间的权利冲突问题;通过合理控制经营权流转期限及价格、建立经营权流转风险保障机制兼顾承包权人与经营权人权利保障;通过应该修改土地基本法、制定农地流转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逐步推出各具体职能的法规、规章来重新构造农村土地权利制度和法律框架,建立主要依靠法制手段管理农地、保护农民权益的新机制;最后通过完善土地承包确权、分离登记制度,构建在所有权人、承包权人、经营权人三者之间合理分配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优化农业补贴政策来完善配套制度,使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这一政策能真正在土地经营权流转实践中发挥作用,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农村承包土地 三权分置 所有权 承包权 经营权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1.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0
- 1 引言10-14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3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13-14
- 1.3.1 研究方法13
- 1.3.2 可能的创新点13-14
- 2 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的一般问题14-20
- 2.1 三权分置的含义及历史演进14-16
- 2.1.1 三权分置的含义14
- 2.1.2 三权分置的历史演进14-16
- 2.2 三权分置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意义16-20
- 2.2.1 理论基础16-18
- 2.2.2 实践意义18-20
- 3 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的权利主体及内容20-30
- 3.1 所有权20-22
- 3.1.1 所有权主体的确定20-21
- 3.1.2 所有权的权利内容21-22
- 3.2 承包权22-27
- 3.2.1 承包权主体的确定22-23
- 3.2.2 承包权的权利内容23-27
- 3.3 经营权27-30
- 3.3.1 经营权主体的确定27
- 3.3.2 经营权的权利内容27-30
- 4 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30-35
- 4.1 集体所有权与承包权冲突问题30-31
- 4.1.1 集体所有权对农户承包权的侵犯问题30
- 4.1.2 承包权对集体所有权的扩张30-31
- 4.2 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冲突问题31-32
- 4.2.1 承包权保障属性受到威胁31
- 4.2.2 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后的利益平衡问题31-32
- 4.3 土地立法及配套制度不完善32-35
- 4.3.1 土地法律法规不健全32
- 4.3.2 土地承包确权登记制度不完善32-33
- 4.3.3 土地征用补偿分配制度问题33
- 4.3.4 农业补贴制度不合理33-35
- 5 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实现中的权利冲突解决及保障35-41
- 5.1 所有权与承包权冲突的协调35-36
- 5.1.1 所有权实现形式的转变35
- 5.1.2 承包权的法律保障35-36
- 5.2 承包权与经营权冲突的协调36-37
- 5.2.1 合理控制经营权流转期限及价格36-37
- 5.2.2 经营权流转风险保障机制37
- 5.3 土地立法及配套制度的完善37-41
- 5.3.1 完善土地法律法规体系37-38
- 5.3.2 完善土地承包确权、分离登记制度38-39
- 5.3.3 健全土地征用补偿制度39
- 5.3.4 优化农业补贴政策39-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5
- 后记45-46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同;;新“五争”纠纷应引起重视[J];乡镇论坛;1992年10期
2 邓大才;农村承包土地的性质、局限与制度规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陈继东;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的思考[J];云南农业;2001年10期
4 杜红艳;;关于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纠纷和争议问题解决办法初探[J];河南农业;2009年15期
5 李伟;于丽芳;侯焕军;徐杰;郭文景;;关于当前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的现状与对策[J];吉林农业;2011年11期
6 张杰刚;;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有关问题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11期
7 胡宏;;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流转[J];农村工作通讯;2008年20期
8 杨群义,茆万东;农村承包土地流转价格的评估[J];上海会计;1996年05期
9 李俊;;对农村承包土地调整制度的反思——基于治理逻辑的视角分析[J];特区经济;2009年01期
10 段成勇;;关于农村承包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J];北京农业;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禹梅先;;陕西省乾县农村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方案及对策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宝健;城市社保换农村承包土地[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2 黄长辉;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有四个问题值得关注[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袁畅 通讯员 陈鹏;力争后年全部农村承包土地获证[N];惠州日报;2014年
4 记者 王莉 通讯员 邓建军;四川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监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5 陶毅烈;规范农村承包土地流转 推进农业规模经营[N];人民政协报;2011年
6 记者 冯丽俐;安宁耕地流转面积达10%[N];昆明日报;2008年
7 陈泳;崇州实践:让农村承包土地都能变资本[N];成都日报;2011年
8 记者 张建芳;我市三成农村承包土地实现流转[N];包头日报;2011年
9 记者 王芬兰;太仓农村承包土地今年力争流转65%[N];苏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唐玮婕;惠农补贴直送“人头”“田头”[N];文汇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文晓霞;甘肃陇南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2 宋伟;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法律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6年
3 赵新潮;我国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14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714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