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昌吉市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17:28

  本文关键词:昌吉市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 牧民专业合作社 “参与式”发展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北疆牧区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昌吉市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在1984年开始实行了牲畜作价归户、草场使用权承包到户的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该乡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民定居政策,开始了大规模的搬迁定居工程。国家的政策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力量推动着牧区社会的变革,哈萨克族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面临着转向市场经济的巨变。在家庭化经营背景下,牧民改善经济状况的内在需求和国家对于合作社的积极扶持,使牧民专业合作社在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出现并发展。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组织的研究,是研究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目前,学术界对于北疆牧区合作社的研究相对缺乏,笔者选取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为田野调查点,采用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对牧民专业合作社出现的背景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合作社发展对于牧区社会的影响。本文能够丰富和充实当前北疆牧区的研究,促使我们对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组织培育产生一些有益思考。基于实地调研,当地合作社主要有畜牧养殖类、民族工艺类、农业种植类三种类型。草畜联营合作社和农业种植合作社通过租赁草场和耕地的方法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使牧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成为了可能。民族工艺类合作社体现出民间工艺由家庭走向市场的拓展态势,为游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载体。总体而言,各类合作社对于牧区社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合作社运行中普遍存在“雇工”现象,有助于部分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合作社中的生产生活对于拓展族际交往有着积极影响。第二,合作社的发展促进了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科技和现代装备的运用为牧区发展现代畜牧业提供了关键支撑。此外,合作社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发展环保型经济方面做着积极尝试,有助于实现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但是,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管理不规范、人才缺乏、牧民入社率低等问题。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合作社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加强规范化管理,争取各类培训资源对相关负责人和各类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将“参与式”发展理念引入牧区合作社发展中来,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合作社自身应该完善利益分配制度,严格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健全合作社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 牧民专业合作社 “参与式”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1.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导论8-16
  • 一、选题背景8
  • 二、研究意义8-9
  • (一)理论意义8-9
  • (二)现实意义9
  •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9-13
  • (一)国外研究状况9-10
  • (二)国内研究状况10-12
  • (三)研究述评12-13
  • 四、主要理论和概念界定13-14
  • (一)自主治理理论13
  • (二)概念界定13-14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4-16
  • (一)研究思路14
  • (二)研究方法14-16
  • 第一章 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概况16-20
  • 一、选点依据16-17
  • 二、自然地理环境17-18
  • (一)地理位置17
  • (二)自然环境17-18
  • 三、历史沿革18
  • 四、人口与经济生活18-20
  • (一)人口情况18
  • (二)经济生活18-20
  • 第二章 阿什里乡牧民专业合作社出现的背景20-28
  • 一、现代畜牧业发展新的需求20-23
  • (一)家庭牧业经营面对市场竞争的不适应20-21
  • (二)合作社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路径选择21-23
  • 二、牧民改善经济状况的内在需求23-25
  • (一)牧业依然是牧民重要的生产活动23-24
  • (二)牧民其他多元化的经济生活24-25
  • 三、政府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25-28
  • (一)法律保障25-26
  • (二)政策支持26-28
  • 第三章 阿什里乡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28-34
  • 一、“奶牛入托”—第一家合作社的出现28-29
  • (一)组建合作社想法的萌芽28
  • (二)“奶牛入托”—新峰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28-29
  • 二、合作社的发展类型29-31
  • (一)畜牧养殖类29-30
  • (二)民族工艺类30-31
  • (三)农作物种植类31
  • 三、合作社的经营模式:畜牧养殖类合作社个案31-34
  • (一)全托管饲养模式32
  • (二)半托管饲养模式32-34
  • 第四章 阿什里乡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土地的影响34-39
  • 一、草场的流转34-36
  • (一)租赁草场扩大养殖合作社发展规模34-35
  • (二)合作社改善草场利用不当的现状35-36
  • 二、耕地流转36-39
  • (一)种植合作社的耕地租赁及技术更新36-37
  • (二)牧民对合作社租赁耕地的态度37-39
  • 第五章 阿什里乡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牧区经济的影响39-45
  • 一、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提高39-40
  • (一)合作社将分散的牧户联合起来39
  • (二)市场化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降低39-40
  • 二、合作社里科技和现代装备的运用40-42
  • (一)运用的领域及效果40-41
  • (二)牧民对现代科技的理解与掌握41-42
  • 三、改善牧区环境的新尝试42-45
  • (一)牧区畜牧业污染的现状42-43
  • (二)合作社对发展环保型牧区经济的尝试43-45
  • 第六章 阿什里乡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游牧文化变迁45-50
  • 一、合作社发展带来阶层变化:“雇主”与“雇工”45-46
  • 二、刺绣合作社:女性技艺与游牧文化传承46-48
  • (一)传统刺绣工艺的发展困境46
  • (二)刺绣合作社对民族传统工艺发展的影响46-48
  • 三、拓展的族际交往48-50
  • (一)工作中的族际交往48-49
  • (二)民族节日中的族际交往49-50
  • 第七章 对牧区专业合作社的思考与讨论50-54
  • 一、当前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50-51
  • (一)合作社发展中管理不规范50-51
  • (二)合作社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的情况51
  • 二、“参与式发展”理念下的合作社51-54
  • (一)“参与式发展”理念52
  • (二)将“参与式发展”理念导入牧区合作社的发展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7
  • 致谢57-58
  • 作者简介58-59
  • 导师评阅表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超;明确合作社的独立法人地位[J];决策探索;2001年06期

2 ;刘少奇指导制定的《合作社法(草案)》[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1年05期

3 张元宗;制定《供销合作社法》势在必行[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1年05期

4 赵洪;合作社法律制度初探[J];中国合作经济;2004年07期

5 本刊编辑部;解读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46期

6 凡实;丹麦的屠宰合作社[J];中国牧业通讯;2005年10期

7 苑鹏;现代合作社理论研究发展评述[J];农村经营管理;2005年04期

8 翟俊武;;泰国合作社法的主要借鉴[J];世界农业;2006年03期

9 王菁;;打假:凤阳小岗村合作社之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08期

10 汤正旗;;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权利[J];襄樊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豆景俊;;合作社治理结构的法律分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2 席晓娟;;合作社制度的和谐理念探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3 李桂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问题[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4 石旭雯;;合作社的法律特征探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5 冯兴俊;;合作社基础法律问题探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6 朱晓娟;;合作社的法律概念——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草案)》[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7 郑曙光;;合作社与其他经济社团组织法律制度之异质性考察[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8 马跃进;;借鉴台湾地区“合作社法”,推进大陆合作社立法[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9 陈荣文;;我国合作社立法中的若干问题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10 郭丹;;各国合作社立法模式比较及对中国立法的借鉴[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供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立法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召开[N];东方城乡报;2007年

2 记者 刘邦德;奉贤农联会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娘家[N];东方城乡报;2007年

3 杨莉 吴春琪 记者 周萱;我市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落户凉水[N];广元日报;2007年

4 郭晓茹;泰国合作社考察散记[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5 记者 孟宝林;三大举措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N];牡丹江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林学富;社员——是合作社真正的“主人”[N];台州日报;2007年

7 市农机局局长 马晓光;合作社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N];驻马店日报;2007年

8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哪些情况下解散?[N];东方城乡报;2007年

9 徐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要让农民得利![N];南京日报;2007年

10 ;万年创办1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N];上饶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仵希亮;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袁丽丽;十月革命前俄国合作社的思想和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陈婉玲;民国《合作社法》的孕育与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梁红卫;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马国巍;中国乳业合作社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6 李旭;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影响因素: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7 吕晨钟;核心社员社会资本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8 孙永珍;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9 许军涛;贫困治理中的合作经济组织参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敏;基于农民组织化视角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杨;贵州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2 赵宇婧;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运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王元军;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4 刘文生;基于文化视角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5 岳茂锐;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6 陈胄;合作社立法源流考察[D];华侨大学;2008年

7 苏向妮;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8 林迪;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9 季湘铭;发达地区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宋芳;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044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8044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8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