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资购销中关系利益与农户议价行为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01:06

  本文关键词:农资购销中关系利益与农户议价行为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资购销 关系利益 信任 文化背景 议价行为


【摘要】:农户向农资零售商购买农资产品的过程中,讨价还价的现象极为常见。并且,这种议价行为在熟人和不熟的人之间有所差异,导致一些地方出现“反差序”现象。即相对于不太熟悉的零售商,农户向熟识的零售商购买农资产品时,议价意愿和议价力度更小,因此获得的价格收益反而较小。那么,为什么农户在向熟悉的零售商购买农资产品时,议价意愿和议价力度要小?影响农户农资购买中议价行为的因素到底有哪些?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农户的议价行为的?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揭示当前市场理性与传统伦理交织和冲突中的农村社区买卖双方的关系形成及购买行为产生的内在机理。本文依据关系利益理论和信任理论,立足于中国乡村社区的特定情境,从关系利益和信任的视角,构建农资购销活动中农户与农资零售商的关系利益对农户议价行为的作用机制模型,并运用湖北省374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究关系利益、顾客信任和文化背景因素对农户农资购买中议价行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揭示“反差序”现象出现的内在原因。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农户与农资零售商间的关系利益可划分为三个维度:信用利益、社会利益和特殊待遇利益。其中,社会利益和特殊待遇利益对于农资购销中的农户议价行为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信用利益的影响则不显著。此外,信用利益、社会利益和特殊待遇利益对于农户信任农资零售商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信任在关系利益与议价行为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具体来说,信任在社会利益影响农户议价行为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特殊待遇利益影响农户议价行为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农户对农资零售商给与的关系利益感知不仅会直接减弱其议价意愿与行为,而且通过强化农户对零售商的信任进一步减弱其议价行为。3.文化背景在关系利益与农户议价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大部分得到了验证。除了对信用利益与农户议价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外,面子观念和人情关系均对社会利益与农户议价行为的负向关系、特殊待遇利益与农户议价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具有强化作用。说明在农户注重面子和与零售商人情关系的情境下,关系利益对农户议价意愿和强度的减弱作用更明显。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文就农资零售商及其它相关市场主体如何更好地调整市场行为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资购销 关系利益 信任 文化背景 议价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5.15;F721
【目录】:
  • 摘要9-10
  • Abstract10-12
  • 1 绪论12-17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12-13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3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意义13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3-14
  • 1.3.1 研究思路13-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14-16
  • 1.4.1 研究内容14-15
  • 1.4.2 研究框架15-16
  • 1.5 可能的创新点16-17
  • 2 文献述评17-27
  • 2.1 关系利益的研究17-19
  • 2.1.1 关系利益的涵义17
  • 2.1.2 关系利益的维度17-18
  • 2.1.3 关系利益的相关变量18-19
  • 2.2 信任理论的研究19-22
  • 2.2.1 信任的涵义19-20
  • 2.2.2 信任的维度20-21
  • 2.2.3 信任与交易变量的研究21-22
  • 2.3 议价行为的研究22-24
  • 2.3.1 议价行为的涵义22
  • 2.3.2 议价行为的不同研究视角22-23
  • 2.3.3 议价行为的维度和测量23
  • 2.3.4 议价行为的相关变量23-24
  • 2.4 文化背景的研究24-27
  • 2.4.1 面子观念24-25
  • 2.4.2 人情关系25-27
  • 3 研究设计27-37
  • 3.1 研究假设27-31
  • 3.1.1 关系利益对议价行为的影响27-28
  • 3.1.2 关系利益对信任的影响28-29
  • 3.1.3 信任对议价行为的影响29
  • 3.1.4 信任在关系利益与议价行为间的中介作用29-30
  • 3.1.5 文化背景对关系利益对议价行为间关系的调节作用30-31
  • 3.2 概念模型31-32
  • 3.3 量表设计32-34
  • 3.3.1 关系利益量表的设计32-33
  • 3.3.2 信任量表33
  • 3.3.3 议价行为量表33-34
  • 3.3.4 面子观念量表34
  • 3.3.5 人情关系量表34
  • 3.4 问卷调查实施与控制34-35
  • 3.4.1 问卷调查的执行35
  • 3.4.2 问卷调查的控制35
  • 3.5 数理统计方法35-37
  • 3.5.1 描述性统计分析35
  • 3.5.2 因子分析35-36
  • 3.5.3 信度与效度分析36
  • 3.5.4 相关分析36
  • 3.5.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36-37
  • 4 数据分析与讨论37-52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37-38
  • 4.2 信度和效度检验38-42
  • 4.2.1 关系利益量表的信效度检验39-40
  • 4.2.2 信任量表的信度检验40-41
  • 4.2.3 议价行为量表的信度检验41
  • 4.2.4 面子观念量表的信度检验41-42
  • 4.2.5 人情关系量表的信度检验42
  • 4.3 相关分析42-43
  • 4.4 假设检验43-49
  • 4.4.1 关系利益与议价行为的关系验证43-44
  • 4.4.2 关系利益与信任的关系验证44-45
  • 4.4.3 信任与议价行为的关系验证45
  • 4.4.4 信任的中介作用验证45-47
  • 4.4.5 文化背景的调节作用验证47-49
  • 4.5 假设验证与模型修正49-52
  • 5 结论、建议与展望52-57
  • 5.1 研究结论与讨论52-54
  • 5.2 建议54-55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55-57
  • 参考文献57-64
  • 附录64-66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66-67
  • 致谢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雨桥;改革:社会利益的增加与调整[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3年02期

2 郑永胜;;从战争看民众的社会利益观[J];中国外资;2011年19期

3 ;社会利益倾斜怎样发展成为腐败[J];行政人事管理;1996年07期

4 羌旭;史文仪;;概念比较视角下社会利益的界定[J];商品与质量;2010年S3期

5 彭人哲;;略论社会利益之失衡:基于收入差距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年12期

6 张宏华;;以正确的利益观引导社会利益追求[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马家驹;关于按劳分配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从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的角度进行的考察[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2年03期

8 赖朝荣;论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J];探索;1987年02期

9 杨雅华;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与效率、公平的社会价值取向[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8年11期

10 汤涛;;我国反倾销的社会利益分解[J];法制与经济;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洪远朋;;社会利益理论与实践十议[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2 吴敏;;构建和谐社会要注重建立调节社会利益的制度体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魏青松;;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几种关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4 王哲;;规则建设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兼谈“潜规则”与反规则[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鲁家峰;;“共建共享”与和谐社会的利益逻辑[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6 刘宗洪;;加强党的纲领建设 巩固党的社会基础[A];峥嵘岁月 磅礴绚丽——上海市党校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7 张学兵;;关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几点探索[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龚恒超;;和谐视野下的社会利益失衡治理法治进路——基于董必武法律思想的精髓[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9 陈海燕;;转型期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A];国家治理: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屹 刘荣升;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N];人民日报;2005年

2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刘瑞川;实现公平正义必须坚持社会利益衡量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6年

3 张立群 马继红 诸兆亮;社会利益调整对职工队伍及工会的影响[N];工人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史晓芳;企业如何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5 李曙光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法律要成为社会利益平衡器[N];法制日报;2006年

6 洪向华 王朋琦;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社会利益的对称[N];青岛日报;2006年

7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深圳委员会;公平调整社会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核心[N];深圳特区报;2006年

8 王彦坤 覃志红;切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N];河北日报;2003年

9 吴敏;建立健全调节各种社会利益的制度体系[N];山西日报;2005年

10 苏报评论员 葛宇;车检新政蕴含社会建设新理念[N];苏州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文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利益整合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丽;试论社会利益[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2 郏扬荻;农资购销中关系利益与农户议价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3 张平;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利益的分化与整合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赵欣;社会利益与公共政策的互动效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张敏;城市更新改造中社会利益的保障与维护[D];同济大学;2008年

6 张玮东;收入差距导致社会利益失衡问题探析[D];吉林大学;2008年

7 辛芝美;中国农民工社会利益诉求有效实现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应红伟;我国社会利益冲突化解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韦礼;当前中国社会的利益困境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59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859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3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