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金融发展 农民收入 收入结构 状态空间模型 VAR模型
【摘要】: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都以“三农”问题作为主题,以“农民增收”为关键词。“三农”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保持社会稳定,进而推动社会经济整体的向前进步。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诸多,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血脉,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利用重庆市1997-2014年农村金融及农民收入的相关数据,分别对重庆市农村金融及农民收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从农村金融角度总结了重庆市农民收入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就农村储蓄率、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效率、农村金融结构对重庆市农民收入及其各项来源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首先运用状态空间模型进行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动态分析;接着运用VAR模型的Johansen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对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各项来源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及其各项来源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具有负向影响。其中农村储蓄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平均为正,但并不显著,且有减小的趋势;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农村金融效率及农村金融结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除个别年份为正向之外,其余均为负向。VAR模型分析中的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各项收入只存在一种互动关系,即农村储蓄率与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农村金融结构是农民工资性收入及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根据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的预测,农村储蓄率的提高从长期看会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农村金融结构的改变也即农业贷款的增加将会使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减少。在上述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四个点建议:一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强金融创新;二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完善资金配置功能;三是优化农村金融结构,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四是加大政策支农力度,创造良好金融环境。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 农民收入 收入结构 状态空间模型 VAR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35;F323.8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文献综述11-13
- 1.2.1 农村金融相关研究11
- 1.2.2 农民收入相关研究11-12
- 1.2.3 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12
- 1.2.4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12-13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3-15
- 1.3.1 研究思路13-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15-23
- 2.1 相关概念界定15-17
- 2.1.1 农村金融概念15
- 2.1.2 农民收入概念15-16
- 2.1.3 农村金融发展16
- 2.1.4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16-17
- 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17-19
- 2.2.1 农业信贷补贴论18
- 2.2.2 农村金融市场论18
-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18-19
- 2.3 二元金融结构论19
- 2.4 贫困的恶性循环论19-20
- 2.5 农村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20-23
- 2.5.1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机制20-21
- 2.5.2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21-23
- 第3章 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23-34
- 3.1 重庆市农民收入状况23-28
- 3.1.1 重庆市农民收入变化情况23-24
- 3.1.2 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变化情况24
- 3.1.3 重庆市农民收入结构变化趋势24-26
- 3.1.4 重庆市农民收入的区域比较26-28
- 3.2 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状况28-33
- 3.2.1 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历程28-29
- 3.2.2 重庆市农村金融组织体系29-30
- 3.2.3 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规模30-31
- 3.2.4 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效率31-32
- 3.2.5 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结构32-33
- 3.3 总结33-34
- 第4章 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34-51
- 4.1 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动态分析34-42
- 4.1.1 模型及方法34-36
- 4.1.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36-37
- 4.1.3 平稳性及协整检验37-38
- 4.1.4 实证模型及结果分析38-41
- 4.1.5 小结41-42
- 4.2 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来源影响实证分析42-51
- 4.2.1 计量方法与模型42
- 4.2.2 平稳性及协整检验42-44
- 4.2.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44-46
- 4.2.4 脉冲响应函数46-48
- 4.2.5 方差分解48-50
- 4.2.6 小结50-51
- 第5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51-56
- 5.1 结论51-52
- 5.1.1 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未使农民收入提高51-52
- 5.1.2 农村金融效率低下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52
- 5.1.3 农村储蓄率增加带动了农民工资性收入52
- 5.1.4 农业贷款增加未使工资性及财产性收入提高52
- 5.2 对策建议52-55
- 5.2.1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强农村金融创新52-53
- 5.2.2 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完善资金配置功能53-54
- 5.2.3 优化农村金融结构,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54
- 5.2.4 加大政策支农力度,创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54-55
- 5.3 研究展望与不足55-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涛;农村金融离不开你[J];中国监察;2003年17期
2 冯;系统推进农村金融改革[J];南方农村;2003年05期
3 李伟;统筹考虑农村金融体制改革[J];领导之友;2004年01期
4 焦瑾璞,周诚君;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八大理论争论[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李升高;当前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难点与对策[J];南方金融;2004年08期
6 王清生,张国良;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政策建议[J];武汉金融;2004年08期
7 谢平;农村金融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J];金融信息参考;2004年11期
8 池小萍;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9 李琼;美、印多元农村金融制度及其启示[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胡滨;;浅析我国农村金融系统及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安;赵涟泓;;农村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探讨[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苏亚拉图;;改革和完善我国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的思考[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方中;;20世纪30年代农村金融濒临枯竭问题初探[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4 孟春;高伟;;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需要破解的几个难题[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5 蔡力峰;;农村金融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郭明兰;;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7 何广文;李莉莉;;从系统论视角看农村金融改革[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王蕾;谭东明;王静;;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定;;山西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及对策[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黄明;苏晓凤;胡舒予;;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长云;政府支持农村金融 由机构优先向功能优先过渡[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2 主持人 邹民生 乐嘉春;新农村建设需要怎样的农村金融[N];上海证券报;2006年
3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讲师 博士 张亚平;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还远未开发[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4 谷秀军;农村金融服务前景可期[N];金融时报;2008年
5 记者 杜斌 李庶民;天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大力发展村镇银行[N];金融时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王巷扉;农村金融改革看丽水[N];丽水日报;2012年
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钟钰;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经验及启示[N];农民日报;2013年
8 中国农业银行江西省余干县支行 周锋荣;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联络员模式[N];上海金融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田洋;调研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工作[N];贵州日报;2013年
10 平书;调研农村金融改革发展[N];黄山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紫娟;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完善及财政支持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2 吴蕴韬;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3 谢琼;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与机制改进[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卞靖;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深层机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吴斌;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梁邦海;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及其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李喜梅;基于功能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桑瑜;基于组织创新的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9 李U,
本文编号:879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879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