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10:25
本文关键词:呼伦贝尔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广大农民群众在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之上,对农业经营组织制度的创新,也是农村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的重大转变。为了能够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根据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实际情况,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战略发展,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然而,我国西部地区各个省份是农业大省,而不是农业强省,农业基础相对较薄弱,竞争力较弱。因此,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党、政府、农民关注的重点问题,同时也是党与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村发展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推动农业体制创新、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呼伦贝尔市为例,研究我国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以呼伦贝尔市为研究对象,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原则,综合利用文献研究法、实地分析法及比较分析法,了解呼伦贝尔市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原因,进而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首先,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研究现状,并阐述了所涉及到的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产业、外部效应理论、农业弱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然后,通过实地分析得到:呼伦贝尔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管理体制分割、发展资金不充足、重点产品不突出、龙头企业数量少、原料地建设落后、农畜产品科技含量低等;探讨了所存在问题的原因:水资源短缺及浪费、劳动力资源难以维系、经济基础薄弱等。最后,重点研究了呼伦贝尔市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途径:转变发展思想、发展主导产业、做强龙头企业、创建绿色品牌、搞好基地建设、提高科技含量、加大扶持力度等。在论文结尾处对本次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提出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工作,望对今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的呼伦贝尔市农业发展途径,旨在增加农民收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发展问题 战略 呼伦贝尔市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目的9-10
- 1.1.3 研究意义10
- 1.2 研究现状10-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2.3 文献述评12-13
- 1.3 研究方法13
- 1.4 基本概念13-15
- 1.4.1 农业产业化概念13-14
- 1.4.2 龙头产业概念14-15
- 1.5 理论依据15-17
- 1.5.1 外部效应理论15
- 1.5.2 农业弱质性理论15-16
- 1.5.3 可持续发展理论16
- 1.5.4 创新之处16-17
- 第2章 呼伦贝尔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成效17-30
- 2.1 呼伦贝尔市经济的概况17-18
- 2.2 呼伦贝尔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18-26
- 2.2.1 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18-23
- 2.2.2 龙头企业有了较快发展23-24
- 2.2.3 区域特色初步显现24-25
- 2.2.4 新的经济增长点日益形成25-26
- 2.3 呼伦贝尔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效26-27
- 2.3.1 主导产业得到发展26
- 2.3.2 优势区域布局形成26-27
- 2.3.3 原料基地得到建设27
- 2.4 农业产业化意义27-30
- 2.4.1 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27-28
- 2.4.2 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28
- 2.4.3 有利于创新农业经营体制28
- 2.4.4 有利于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28-30
- 第3章 呼伦贝尔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0-35
- 3.1 呼伦贝尔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30-32
- 3.1.1 龙头企业数量少,重点产品不突出30
- 3.1.2 农畜产品科技含量低30-31
- 3.1.3 发展资金不充足31-32
- 3.1.4 利益机制不健全32
- 3.2 呼伦贝尔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32-35
- 3.2.1 水资源短缺及浪费32
- 3.2.2 劳动力资源难以维系32
- 3.2.3 农业经济基础薄弱32-33
- 3.2.4 利益驱动因素33-35
- 第4章 促进呼伦贝尔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35-39
- 4.1 转变发展思想,做强龙头企业35
- 4.2 发展主导产业,实现产业现代化35-36
- 4.3 搞好基地建设,提升科技含量36
- 4.4 创建绿色品牌36-37
- 4.5 加大扶持力度37
- 4.6 建立利益联结37-39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39-40
- 5.1 本研究总结39
- 5.2 论文的不足及需要改进之处39-40
- 参考文献40-43
- 致谢43-44
- 作者简介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静;王玉斌;;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04期
2 张辰光;;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初级发展模式探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3 王昕彤;李宏;;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31期
4 鲍春兰;;举农业产业化大旗 创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呼伦贝尔市大力推进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J];农产品加工;2014年10期
5 李淑茁;;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4年09期
6 蒋和平;蒋辉;白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兼并重组的主要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09期
7 郭润宇;寇敏婕;赵景峰;;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探析[J];理论导刊;2014年08期
8 肖智;周江菊;许瑞芳;孟立霞;;从江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与启示[J];贵州农业科学;2014年07期
9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七大课题[J];养殖与饲料;2014年06期
10 王梅娟;梁山;杨香合;;基于因子分析的保定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4年05期
,本文编号:982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982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