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培养途径研究
本文关键词:西南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培养途径研究
【摘要】:农民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关注的基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实践的发展中,农民问题卓然而立,从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到中共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从未忘却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和农民的利益。2016年“三农”问题再次出现在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近十余年来开年即提的经典话题。国家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一语掷地有声,中国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在于农民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新动力。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正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中之重。“三农”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最强的,“新型农民”的潜力也是最大最可贵的。简言之,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民现代化,中国“新型农民”将会造就一个个奇迹,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增添无限动力。目前,我国的农村人口,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思维方式相对单一,生产方式依然是粗犷型的,很难突破地域和土地环境的因素,更不能很好的理解现代化农业的优势和必然趋势,更不用说在农业的“互联网+”方面做出创新。所以,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科教事业,提高中国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解放人的生产力。一方面,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迅速扭转农村,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农民文盲、半文盲大量存在的状态,积极鼓励农村青少年提高科学文化水平,走出大山,开拓视野,拓展思维。思想解放也是生产力的一种解放。同时,精准扶贫更应该是精神文化的扶贫,农业补贴更应该有农业教育补贴,创新基金更应该有农村农业农民创新基金,全社会都要对农业发展项目给予科技指导、人才和资金的支持,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要抓好农民农业生产的教育与培训,让农民建立土地使用的长远意识,以发展的眼光和高科技的手段来进行耕作,注重农业和生态的关系,懂得让土地轮休,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产品的绿色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充分调动和发挥“新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能动性和农耕创新性,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新动力。
【关键词】:新型农民 农业现代化 西南地区 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6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9-11
- 第二节 研究综述11-13
- 一、国内研究综述11-12
- 二、国外研究综述12-13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13-14
- 一、研究目标13
- 二、研究内容13-14
- 三、创新之处14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14-16
- 一、研究思路14
- 二、研究方法14-16
- 第一章 农民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永恒话题16-29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民问题的探索16-21
- 一、在革命实践中认识并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农民问题16-17
- 二、保护农民的利益——解决农民的贫困17-20
- 三、解决农民的贫困——对农民进行教育20-21
- 第二节 列宁关于俄国农民问题的探索21-23
- 一、实践出真知——何种阶级社会的革命都离不开农民21-22
- 二、巩固苏维埃——土地国有化理论22-23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问题的探索23-29
- 一、毛泽东——农民是中国最广大的动力23-25
- 二、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是必然趋势25-27
- 三、习近平——“新型农民”是完成农业现代化的必要基础27-29
- 第二章 西南五省区农民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途径29-45
- 第一节 改变特殊历史地理原因造成的相对落后状况29-38
- 一、提高西南地区农民的思想政治觉悟29-32
- 二、改变西南地区农民的文化思想状态32-36
- 三、培育新型农业产业化,,推进农村现代化36-38
- 第二节 推进城镇化进程,精准脱贫共发展38-45
- 一、健全农民基本医保制度,提高农民身体健康水平38-40
-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民生活状态40-43
- 三、精准脱贫,让农民享受乡情亲情43-45
- 第三章 基于西南地区特征的“新型农民”培养途径45-58
- 第一节 新型农民的定义、特点及形成的时代背景45-49
- 一、“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45-46
- 二、“新型农民”的特点反映了现代农业发展对主体的要求46-47
- 三、“新型农民”的产生显现了农业现代化自身的需求47-49
- 第二节 国外“新型农民”培养途径49-50
- 一、政府大力支持,立法保障培训49
- 二、拓展培训内容,重视职业性和实用性49
- 三、严格教师准入制度,保障培训教育质量49-50
- 第三节 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50-58
- 一、培养会劳动、懂技术、会经营、擅理财的“新型农民”50-53
- 二、提高各级各类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53-55
- 三、“互联网+农业产业技术+农业经济综合经营管理+55-56
- 四、促进农民发展规模农业、特色产业56-58
- 结语58-59
- 参考文献59-6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61-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T3树棉;;西南地区标准设计工作会议简报[J];铁路标准设计通讯;1964年01期
2 ;本刊西北、西南地区部分地市通讯站情况汇总(一)[J];中国集体工业;1992年09期
3 张勇;;明代西南地区文人旅游前的准备、心态和习俗[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张勇;吴海丽;;论文人旅游各阶段的活动及其特点——以明代西南地区为考察中心[J];江苏商论;2009年05期
5 ;《旅游研究》创刊首发式[J];旅游研究;2009年03期
6 汤国彦;;西南地区召开金融研究协作会[J];金融研究;1982年07期
7 阳坚;论西南地区面向东南亚的开放[J];云南社会科学;1991年01期
8 廖显赤;加快西南地区对外开放步伐[J];开放导报;1996年09期
9 文献良;浅论西南地区社会现代化的特征与现状[J];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03期
10 张鸿;樊红柱;任光俊;;西南地区水稻产业技术需求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稻米;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晓微;;文化学视野下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及自新能力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2 范思睿;王维佳;;西南地区春季降水时空变化特征[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8 第16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大气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气象防灾减灾[C];2014年
3 王明国;李社红;郑宝山;;中国西南地区辣椒砷污染状况调查[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奇临;范广洲;周定文;蒋竹将;余君;;西南地区近40年干旱气候特征分析[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C];2014年
5 丁宪光;汤漫;吴洁;刘杰锋;陈孝维;候亮;钱卫东;陈建;刘一;和向红;刘宏;雷青杨;;2011年西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9(2011~2012)[C];2012年
6 李绍明;;民族学近期在西南地区的应用与发展[A];民族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7 于坤;左瑞亭;王丽琼;罗霞;;西南地区降水再分配的数值模拟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8第四届研究生年会[C];2013年
8 王学贵;;建设西南至西北铁路新通道开辟新的欧亚大陆桥[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周荣;程娟;;浅析合理开发利用我国西南地区水资源[A];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283大队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会领;袁道先;覃嘉铭;王华;张美良;;八千年以来西南地区季风气候演化初步研究[A];高分辨记录与同位素技术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晨 实习生 江欣竹;西南地区:抗战大后方的基地[N];重庆日报;2014年
2 黄祖乾邋谭兴元;川九建设公司创立井施工西南地区最好水平[N];经理日报;2007年
3 广西财经学院国贸系 蒙聪惠;促进西南地区外贸协调发展[N];广西日报;2007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苏言;国统股份收购西南地区水泥公司[N];证券时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金桀;聚焦我国西南地区旱情[N];光明日报;2010年
6 记者 文峰;泛西南地区警务合作联席会在渝召开[N];重庆日报;2010年
7 ;农业部:西南地区秋粮再获丰收[N];粮油市场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郑欣;泛西南地区联合破刑案2700余起[N];人民公安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孟凡君;西南地区最大煤炭交易中心正式投运[N];中国工业报;2013年
10 本报数据研究部 顾逸峰;西南地区来水偏丰 水电业绩增长可期[N];上海证券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孝勇;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5年
2 冷洪川;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西南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文涛;民国时期西南地区林业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超超;西南地区县域贫困村空间分布格局及致贫机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2 汪武静;我国西南地区农户种草比较效益和意愿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3 王立冬;西南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农民”培养途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王琴;近代西南地区的慈善事业(1840-1949)[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程东宇;唐代西南地区商业都会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李清清;唐代西南地区盐的产销及其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D];西南大学;2010年
7 吴登靠;苍南县西南地区贫困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何秋菊;西南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张倩;中国西南地区农村小学低成本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杨伟;西南地区农户灌溉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大旱的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84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984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