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基于新产业区理论的曹妃甸工业区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23 22:15

  本文关键词:新产业区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西大学》 2008年

基于新产业区理论的曹妃甸工业区建设研究

张心盼  

【摘要】: 论文对新产业区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梳理、补充,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完善。结合曹妃甸工业区的建设,运用新产业区理论对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参考建议。 论文将新产业区理论应用到曹妃甸工业区的建设,从网络创新系统、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两方面对曹妃甸工业区发展优势条件、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首先从区域分工、FDI、自然禀赋三个方面,分析了集聚效应的形成条件,然后,对其创新网络系统的构建做出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认为曹妃甸工业区具备建设成一个新产业区的条件。论文对曹妃甸工业区未来产业进行了预测,最后结合曹妃甸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了制约因素,提出了把曹妃甸工业区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新产业区”的政策建议。 论文运用新产业区理论针对曹妃甸工业区建设进行研究,具有一定开创意义。论文丰富了关于新产业区理论应用研究的文献;对新产业区中“循环经济”建设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按照产业链要求进行产业布局,并不一定能够使“循环经济”循环起来,企业的逐利性决定其仅对高利润环节感兴趣,产业链上利润率过低的环节则会出现断链,因而政府通过适当的财政手段进行调控,使低利润环节上的企业能够有利可图,对于产业区的循环经济建设十分必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4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导论9-19
  • 1.1 论文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9-11
  • 1.1.1 论文选题背景9-10
  • 1.1.2 研究的目的10-11
  • 1.1.3 研究的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1-17
  • 1.2.1 国外相关研究12-13
  • 1.2.2 新产业区理论在国内的研究状况13-15
  • 1.2.3 新产业区的概念评述15-16
  • 1.2.4 新产业区理论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主要评述16-17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的主要内容17
  • 1.3.1 研究方法17
  •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17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17-19
  • 第二章 曹妃甸工业区现状及其发展优势19-42
  • 2.1 曹妃甸工业区概况19-23
  • 2.1.1 曹妃甸自然环境状况19-20
  • 2.1.2 曹妃甸工业区的筹备和建设规划20-21
  • 2.1.3 建设进展状况21-23
  • 2.2 曹妃甸工业区发展的优势分析23-41
  • 2.2.1 曹妃甸工业区形成产业集聚的优势条件24-36
  • 2.2.2 曹妃甸工业区形成区域创新系统的优势条件36-41
  • 2.3 小结:曹妃甸工业区具备形成新产业区的条件41-42
  • 第三章 曹妃甸工业区的发展前景42-48
  • 3.1 区域经济定位42
  • 3.2 曹妃甸工业区产业选择的分析42-46
  • 3.2.1 支柱产业——港口物流业42-44
  • 3.2.2 主导产业——钢铁产业44
  • 3.2.3 主导产业——石化产业44-45
  • 3.2.4 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业形成45-46
  • 3.3 曹妃甸工业区的产业布局46-48
  • 第四章 曹妃甸工业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48-53
  • 4.1 产业集聚的制约因素分析48-49
  • 4.1.1 资源的长远储备不足48-49
  • 4.1.2 唐山曹妃甸工业区与京、津同行业的竞争在所难免49
  • 4.2 创新系统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49-52
  • 4.2.1 创新网络节点建设不完善49-51
  • 4.2.2 节点发挥作用的缺位或是越位。51-52
  • 4.2.3 法规制度的缺失和不透明52
  • 4.3 规划布局局部上的不合理52-53
  • 第五章 曹妃甸工业区建设的措施与对策建议53-59
  • 5.1 促进集聚效应53-54
  • 5.1.1 发展物流业和对外贸易,解决资源短缺问题53
  • 5.1.2 加强产业关联和互补性,产业选择与京、津错位发展53-54
  • 5.2 推动创新系统的形成54-57
  • 5.2.1 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服务功能55
  • 5.2.2 完善规章制度,正确把握产业政策方向,增加政策的透明度55-56
  • 5.2.3 健全网络节点建设,正确发挥节点促进网络创新的积极作用56-57
  • 5.3 内部布局合理化57-59
  • 5.3.1 突出物流业在工业区的支柱地位57-58
  • 5.3.2 生活服务区安排的合理化调整58-59
  • 附录一59-62
  • 参考文献62-65
  • 致谢65-6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66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彭良贵;朱伏先;刘相华;;柔性生产策略在热轧带钢控冷过程中的应用[J];钢铁研究;2007年01期

    2 郑风田,唐忠;我国中小企业簇群成长的三维度原则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1期

    3 张元智;产业集聚与区域竞争优势探讨[J];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09期

    4 吕拉昌;魏也华;;新产业区的形成、特征及高级化途径[J];经济地理;2006年03期

    5 陈柳钦,詹花秀;以产业集群促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湖湘论坛;2005年05期

    6 张宏;;产业集群培育的路径与政府作用[J];理论导刊;2006年05期

    7 李新春;企业家协调与企业集群——对珠江三角洲专业镇1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2年03期

    8 苏衡彦;;构建公共创新平台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6年05期

    9 张忠德;;构建多元互动的区域创新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软科学;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明江;产业集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王海盛;郑立群;;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测度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李亦亮;;我国企业集群发展问题及其解决路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于正东;;论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途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5 傅京燕;集群化发展——中小企业出口的新策略[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毛军;;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饶光明;大西南旅游发展战略:创建旅游经济发展圈[J];商业研究;2002年22期

    8 楚天骄,杜德斌;南宁市工业产品竞争力评价及提高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年07期

    9 李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不均衡到均衡之路[J];商业研究;2004年08期

    10 姜皓;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衰退[J];商业研究;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卢昌崇;李宏林;郑文全;;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解析与重构——以辽宁为例[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赵儒煜;刘静;;论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林学明;席斌;米红;;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结构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兴平;;城市企业化与城市战略规划[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李江;;园区整合:产业空间重构的必然选择——资源条件紧约束下的宝安工业布局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沈静;陈烈;;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专业镇可持续发展研究[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致远;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主要因素和产业聚群[D];暨南大学;2001年

    2 邱成利;产业集聚与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 顾新;区域创新系统论[D];四川大学;2002年

    4 姚志坚;技术跨越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郑胜利;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产业集群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方;上海投融资的产业调控与区域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剑锋;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张治河;面向“中国光谷”的产业创新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张华;高技术企业成长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蒋瑛;高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兵;高科技园区创新平台构建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贾春霞;河北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3 宋一淼;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路径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4 宋玉兰;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5 邵桂荣;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6 李大元;企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7 刘成;长三角纺织产业集群的创新系统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8 李国卿;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9 闫凌州;政府主导京津冀科技创新联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10 谢希钢;推进湖南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东,池天河;环境保护与经济计划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2 张晓东,池天河;基于区域资源环境容量的产业结构分析——以北京怀柔县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04期

    3 李文君,杨明川,史培军;唐山市资源型产业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分析[J];地理研究;2002年04期

    4 安江林;西部大开发与现代增长极理论的创新[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5 郭承龙,张承谦,郭慧;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曹利军,王华东;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理与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8年05期

    7 谢贞发;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05年05期

    8 肖莹;冯占民;熊玉;;透视增长极理论及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J];科技与管理;2006年03期

    9 张吉鹏;新经济地理学与中国产业地理集聚——兼评杨宝良的《外部经济与产业地理集聚》[J];世界经济文汇;2004年03期

    10 刘金珠;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第三产业发展——以唐山为例[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陆诤岚;资源约束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与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张冬冬;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钟声;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的培育[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2 姜丹;自然资源约束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3 王丽珍;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极的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袁桂春;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协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姜沙沙;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产业结构高级化[D];西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长虹;区域发展理论: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2 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04期

    3 朱伏先,佘广夫,张中平,李鑫,刘相华;冷却工艺对HP295焊瓶钢板屈强比的影响[J];钢铁;2005年08期

    4 彭良贵;佘广夫;李国强;刘相华;王国栋;;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计算机控制系统[J];钢铁;2005年11期

    5 李新春;专业镇与企业创新网络[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6 杨建梅,冯广森;东莞台资IT企业集群产业结构剖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8期

    7 苏衡彦,许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信息的不对称[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李新春;企业战略网络的生成发展与市场转型[J];经济研究;1998年04期

    9 潘慧明;;搭建创新平台 提高传统产业集群竞争力——以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04期

    10 张忠德;构建园区创新系统 促进高新区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蕙馨;李宁;;基于内部协调机制的新产业区理论评述[J];学术研究;2006年02期

    2 陈玉菁;符晓;薛凌云;;新产业区理论与民营经济的发展[J];经济视角(B版);2005年03期

    3 向清华;倪外;;基于新产业区理论的小商品市场空间集聚特性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4期

    4 慈福义;;中国生态工业园与循环型公司空间扩张模式问题探讨[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年04期

    5 金洪波;;产业集群理论的演进及启示[J];税务与经济;2009年03期

    6 余实;汪慧玲;;基于新产业区理论的区域园区一体化路径选择——以甘肃省酒泉、嘉峪关市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9期

    7 沈璐;朱华友;周青;;泰兴溪桥小提琴产业区的转型升级研究——基于新产业区理论的再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10期

    8 董伟;;论城市新产业区及其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4期

    9 安虎森;新产业区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J];北方论丛;1998年02期

    10 张华;新产业区理论与绵阳科技城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咏飞;邹欣庆;;曹妃甸工业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及对策[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倪外;李娟文;;基于新产业区理论的小商品市场空间集聚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缉慈;[N];中国化工报;2003年

    2 郭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3 王侃;[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4 黄黄;[N];中国审计报;2001年

    5 贾生华 黄洁;[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6 陇东学院政法经管系副教授 张松柏;[N];陇东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春宇;分工、专业化与产业集群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2 刘向东;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心盼;基于新产业区理论的曹妃甸工业区建设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2 伍敏;公共利益及市场经济规律对我国规划控制要素的影响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年

    3 温旺;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集中供热项目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向发敏;工业园区空间整合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傅尤刚;成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曹广伟;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张文娟;我国小城镇工业园区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夏晶晶;菲律宾产业集群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张聚峰;关中高新产业带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10 齐敦品;产业集群的创新特征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新产业区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1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01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1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